《善于追问收获多》 (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善于追问收获多》 (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善于追问收获多》 教学设计
(一) 课程标准:
小学中年级要 初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树立自信,乐于学习;引 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学会体验情绪并表达自己的情绪。
(二) 辅导理念:
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而提问、质疑能 力是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基础。爱因斯坦说:“有时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 题更加困难。”在我国,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善于发现问题和 提出问题成了许多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的“通病”,他们习惯于被动接受 “喂食”,而不是主动地“觅食”。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了解提问题的一般方法, 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发展提出问题的能力;激发探究问题的兴趣,初步 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良好习惯。
(三)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年龄小,对生活充满好奇,感兴趣的事情也很多,对生活中的 许多现象事物比较容易产生疑惑,并且他们想了解,想知道的欲望也很浓厚。虽 然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但三年级的学生还不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或选 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不会针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学会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 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养成提问的好习惯。
(四) 活动目标:
1、 知道什么是追问,以及追问的重要性;
2、 在活动中,掌握追问的方法;
3、 初步养成善于追问的学习习惯,体验在追问中收获的乐趣!
(五) 活动重难点:
在活动中,掌握追问的方法;初步养成善于追问的学习习惯,体验在追问中 收获的乐趣!
(六) 活动准备:纸张、课件
(七) 活动策略:游戏体验、头脑风暴
(八) 活动过程:
同学们,快乐的心灵之旅即将开始,开始之前我们先来达成一个共同的约定, 这节课我会做到:积极参与、用心倾听、真诚分享。能做到吗?来,能做到的同 学伸出你的两个大拇指和左右的小伙伴盖个章吧。
一、 暖身活动一一大脑预热
接下来,我们先来热热身吧。全体起立。同学们,我们上三年级已经半年多 T,那你了解咱们班的每个同学吗?如果你非常了解每个同学,请走到这边来; 如果你不太了解每个同学请走到这边来;如果你一点儿也不了解,就请走到中间 来。(大家不用看别的同学,就听从自己的内心。
哇,你了解每个同学? !你是怎么做到的?
来,为什么你们觉得是有些了解呢?
你为什么觉得不太了解每个同学呢?你呢?
噢,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真诚地分享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大家请静悄悄 地回到座位上。大家看,因为我看到大家所站的位置,感到好奇,通过多次地问, 就了解到不同程度的原因了。同学们,像我刚才这样多次、不断的查问,我们就 叫它追问!(板书)那怎样来追问才能让我们获取我们更多的的信息呢?
【设计意图:认知学派创始人皮亚杰认为,游戏是思考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游戏中,参与者的身心是处于放松状态的,积极性高涨,其思维也最活跃, 最大限度地发掘、展示自我。在社会计量的活动中引导学生进入准备运作阶段, 通过肢体的动,思维的动,学生了解到什么是追问,从而创设了师生、生生之 间安全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 脑洞大开
1、脑波提速:
刚才在暖身游戏中,大家都说到想进一步地了解同学们。那接下来我们从今 天开始咱们班每周进行一期人物访谈”的活动。今天是第一期,从谁开始呢?
看游戏规则:脑波提速
一位同学从“大脑司令部”里随机抽取一张卡片,这张卡息背面有一位同 学的名字,其他同学进行猜,抽取的同学只能用“是”和“不是”来提示。明白 了吗?(全班同学的名字都在这里哦)
谁来提取?你来。
大家暂停一下,大家已经猜了 7次,大家这是用的什么方法呢?(排除法 追问)
那我们能不能试着改进一下追问的方法,让我们找到这位同学的速度再快 些?
此时此刻,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
像刚才同学这样提出的问题直指男生和女生,哪个位置,这样指向性明确, 帮助我们做出合理的判断,这就是有效地追问。它能够刺激和引发我们的大脑活 动,帮助我们迅速转动大脑,从而解决问题。
2、脑洞大开:
现在,我们人物访谈活动正式开始,请看游戏规则:
全班同学静悄悄围成一个大圆圈,被采访的同学走到这个大圆圈的中间,外 圈的每个同学可以任意提问你想了解这位同学的信息,每提问一个问题可以向前 走一步,而被采访的同学进行回答问题。对于不愿公开的隐私可以不作回答。认 真倾听,每人提出的问题不能重复! 10分钟的时间。
生活动。
谁第一个来提问?继续!来,向前迈一步!没追问的同学快些了哈,时间要 到了。
谁来追问?
时间到。
哇,你距离陈则荥同学最近,来告诉大家,你追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追问 这几个问题?
对,追问时,不仅要有效,还可以追问我们不明白、想知道、或者是有错误 的内容,这就是追问要有针对性,从而我们获得更准确的信息。
你现在了解这位同学的哪些信息?你怎么知道的?(依次采访第二层、第三 层一直到最外层)
刚才我发现你还没来得及追问,那你是怎么了解到这些信息的?嗯,你做了 认真倾听这个约定!
我们能够这样深入了解陈则荥同学的外貌、性格、爱好、品质等多方而的信 息,得益的是什么?嗯,你问一个方而,我问另一个方面,大家这样从不同的角 度进行追问,可以让我们获取更多的信息。
请大家回到座位。
大家回想刚才访谈的过程,此时此刻对于追问,你还想对同学们说点什么 呢?(有那么几句话……)
同学们,瞧,这就是头脑风暴的力量!追问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要有效、 有针对性、多角度,这3点,相信不仅能让我们对每个同学会有个全新的认识, 而且对所有的事物都会有新的发现与思考!善于追问收获多!
当然,在刚才的游戏中,有的同学也许还不善于追问,没关系,在平时的生 活和学习中,用上我们今天追问的窍门,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追问意识,帮助我 们大脑进行思考,相信你的头脑将更加灵活,思维更加丰富。
课后大家可以把对陈则荥同学的了解,写在“人物访谈小档案”中,送给陈 则荥,对于想知道的、不明白的地方还可以继续追问哦。
【设计意图:活动和体验是一节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核心。继续运用社会计 量体验活动,创设的人物访谈游戏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原理,把问题巧妙地 隐含在富有启发性的情境中,通过学生一问一答,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 诀问题,伴随这种认知内驱力所产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将成为促使学生主动参与 的巨大力量。如此一来,在师生、生生双方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本节课的目标也 就水到渠成地实现了。】
三、最强大脑
来吧,让我们的大脑来做做运动,现在我们开启极速追问模式!大家从信封 里找出一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红色大脑的小组在这里,白色大脑在这里, 黄色大脑的在这里,绿色大脑的在这里,蓝色大脑的同学在这里。来,快速推选 出小组长。
大家根据自己所选感兴趣的内容,小组同学进行追问,最后由小组长汇总岀 本组提出的问题,写在“大脑存储器”里,哪个小组的“大脑存储器”完成了 就可以贴在黑板上。燃烧吧,我们的大脑!
纸1:作文: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年龄不大,长得很瘦,穿得也很差。
纸2:数学:圆形是最美图形。
纸3:科学:热胀冷缩。
纸4:体育:体育课上小A —分钟做了 76个仰卧起坐。
纸5:综合实践:寒假中我和妈妈做了五谷豆浆。
小组活动。
来,这一小组来介绍一下,你们小组针对这个内容共提出了几个问题,来, 给大家读读。你们小组?
哇,同学们了不起,每个小组不仅敢追问,而且善于追问,发挥共同的智慧 与力量,针对语文、数学、科学、体育等不同学科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是呀, 只要我们在追问时能够做到有效性,多角度,有针对性,就能引发我们不断思考, 释放无限潜能,坚持下去,你也可以拥有最强大脑!
那么对于我们提出的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呢?
对,我们可以主动实践探究,查找一些资料,问问身边的相关专家,不断地 追问都有可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怎么办呢?
对,学习可不能满足一知半解,对于不太懂的问题不能装懂,这时我们就不 能停止学习的脚步,要不断去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通过不断的追问、思考和澄 清,用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把每节课的收获拓展到日常生活中,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 动课的根本目的。通过在游戏中体验到的追问的方法,引导学生向各个学科更 广更深的范围拓展和链接,从而使学生将活动的意义联系到自身的学习与生活, 并能够在课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加以运用。】
四、 脑力达人
美国著名发明家爱迪生经历试验了 7000多次的失败,才发明出电灯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历经上千次的的实验失败,终于研制成功。
12岁广西南宁逸夫小学六年级学生卢结轲历时6个多月,改装了 2版,终 于发明了智能晴雨篷
嗯?怎么了?看!这位同学马上就针对不明白的地方提出问题。你从多角度 进行有效追问。
大家再看!来,静静地读一一
此时你有什么发现?这几个事例有什么共同点?每次失败了,他们会想什么 呢?不断追问为什么失败?大家看,其实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发明家也好,科 学家也罢,还是和你们一样同齡人,他们都是一件貌似平常的事情中看出问题, 然后紧紧抓住问号不放,反复地实验和研究,最终有了新的发现。同学们,这节 课就要接近尾声了,此时此刻对自己,或同学们想说些什么?
同学们,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课堂。为什么”里有知识,“怎么样”中有思 考。当提问有困难时,不要怕,因为我们有了追问的策略。从现在开始,我们的 寻“问”之旅已经启程,只要我们时刻坚持持追问的意识,让追问成为一种习惯, 相信在未来成长的道路上,借助“追问”的力量,每个人都会成为脑力达人!善 于追问收获多!
【设计意图:通过提供对学生熟悉的不同人群的事例引导学生进行恰当的 归纳总结,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课堂上感悟到的知识,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 升到理性,并形成积极的思维和价值观,以达到进一步内化、强化学以致用的 目的,从而进一步锻炼和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心理素质o ]
五、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