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摆的秘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有哪些因素作出假设;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验证;能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 据。科学知识:知道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及之则快。与摆锤的轻重、摆角的大小无关。认识到“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知道可以用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及复实验获取科学的测试结果的重要性;体验到对待科学研究要持严谨的态度;体验合作、发现摆的规律的乐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教学难点:能对问题作出假设性的解释,能做控制变量的实验并作记录。【教具、学具】学具准备:每组:铁架台、钩码(两个重量相同)、毛线、直尺、秒表、量角器、实验记录表等。 教师准备:摆的装置、实验表格,收集、整理与摆有关的文字、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观看视频,提出问题。老师提问海盗船,秋千,钟摆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预设:学生说出,结构相似,固定点,重物,线或杆组成。 引出摆的定义,出示摆的概念。二、 小组学习,自主探究(—)画一画1.根据摆的概念,画一个摆的简图,找一名学生到黑板上画,其他学生画在自己 的本子上(教师总结:摆是由摆线和摆锤组成的。有一个固定点。摆动的角度称为摆幅)(二) 做一做1.教师:知道了摆的定义,画完了摆的组成,下面,我们就亲自制作一个摆,研 究摆还隐藏着哪些秘密。2.小组内设计制作一个简单的摆。材料准备:铁架台,细线,钩码,量角器,秒表,直尺。(三) 看一看1.让学生玩一玩自己制作的摆,并思考:摆的运动怎么样是摆动一次?学生自由回答。2.教师总结:摆在摆动时,摆出去,再摆回来,叫摆动一次。(摆在摆动的时候,有时 摆动的幅度大,有时摆动的幅度小,我们把摆动的幅度叫做摆幅<)(四) 数一数15秒你的摆能摆动多少次?(教师提醒:预设:在操作时要正对着摆,拿起摆锤, 摆线要拉直,摆幅不要太大,手要轻轻松开,不要用力推。至少测三次)学生起来展示测量结果。教师总结: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不同的摆摆动的快慢不一样,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是什么?学生说。(老师板书:摆线,摆幅,摆锤重量)接下来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 测。(五) 验一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学生说教师总结:控制变量法:每次只让一个因素改变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就 叫做控制变量法。实验注意事项:量角器的使用附:实验记录单实验一我们的猜测:摆摆动的快慢可能与摆幅的大小有关系相同条件 不同条件时 间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摆锤重量 摆幅角度摆线长度 摆动次数我们的实验结论:摆摆动的快慢与摆幅的大小 ,实验二我们的猜测:摆摆动的快慢可能与摆锤的重量有关系相同条件 不同条件时 间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摆幅角度 摆锤重量摆线长度 摆动次数我们的实验结论: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 ,实验三我们的猜测:摆摆动的快慢可能与摆线的长短有关系相同条件 不同条件时 间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摆锤重量 摆线长度摆幅角度 摆动次数我们的实验结论: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 ,汇报实验结果(实物投影展示小组的表格)。(3)观察根据实验数据,发现问题。(五)记一记1、摆摆动的快慢与摆幅的大小,摆锤的重量无关。2、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摆线长,摆摆动的慢;摆线短,摆摆动的快。(六)练一练一 .填空。1、 摆是由 和 组成的,摆在摆动时,摆出去,再回来,叫做 。2、 同一个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 是相同的。3、 摆的摆动快慢与 有关。二.判断。1、 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锤有关。 ( )2、 秋千摆动的速度于在上面的人的重量有关系。 ( )选择题:1、 同一个摆,要让它摆得快( ).A、把摆线变长B、加重摆锤的重量C、把摆线变短D减轻摆锤重量2、 摆的摆动快慢与( )有关。A、摆线B、摆锤C、摆幅引导:摆的长度并不等同于摆绳的长度,真正的摆长是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学生汇报交流: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 快。(六)想一想问:为什么我们制作的摆会慢慢地停下来?而摆钟的摆可以摆很长很长时间呢?答:普通的摆由于受到摩擦力以及空气阻力的作用,能量损耗,因此摆会慢慢停下来; 而摆钟的摆虽然也受到摩擦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但是我们定期上发条,储存了势能(弹性 势能)补充了摆的能量损耗,因此摆钟的摆可以摆动很长时间。(七)扩一扩傅科(Jean-Bernard-L 6 on Foucault, 1819 1868)法国物理学家。他最著名的发明是 显示地球自转的傅科摆。【板书设计】6摆的秘密1摆的概念2摆的组成:摆线,摆锤3同一个摆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4影响摆摆动的快慢的因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