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和沉》(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二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浮和沉》(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二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小学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浮和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能根据生活经验预测常见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状态。
2、 能用实验的方法判断物体的浮沉,并根据浮沉状态 将物体分类。
3、 能设计实验证实沉入水中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
4、 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激趣,观察、探究感知沉浮的存在, 初步了解哪些物体放入水中可能沉或浮,哪些物体放入水中 可能悬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敢于提出猜想与假设,养 成自主合作与交流的实践态度,并体验动手操作乐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尝试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物体在 水中的浮沉。
教学难点:验证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
教学方法:采用“探究一研讨”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 生对水中物体的沉浮进行观察、研讨、推测、验证,引领学 生自主探究,进一步验证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本课 综合运用了发现法、实验法、演示法、讨论交流等多种教学 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
学法指导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共同合作是学生学习 本课的主要方式。
器具准备:
学生准备直尺、乒乓球、气球、木块、螺丝钉,皮筋、 橡皮等
教师准备:课件、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实践课吗?
生:喜欢
师:上实践课,需要同学们要善于思考,勤于动脑,大 胆发言,你们能做到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问题,看谁能 帮老师解决一下。
出示水杯,师演示放进一个乒乓球。同时投影。
师:杯子里放了一个乒乓球,由于杯口太小,无法用手 拿出乒乓球,你能在不动杯子的情况下,拿出乒乓球吗?
生:把杯子里倒进水,乒乓球就浮上来了,就能拿到球 To
生演示到进水,取出球。
师:(拿出石头)投影。如果这块石头也在这个杯子里, 还是刚才的要求,那还能用这种方法拿到石头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石头会沉到水底。(师演示石头沉到水底)
浮和沉是在水中非常普遍的现象,这节课我们一起来 学习浮和沉。(板书课题浮和沉)
(二)探究实验
师: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浮什么是沉?
生交流
课件出示:
小帆船漂浮在水面上,叫做浮,石头沉到水底,就叫做
、T
汎。
师:那请你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在水中会浮, 哪些物品在水中会沉?
生回答。
1、师:小组准备了许多在学习生活中常见的物体。
出示准备的材料(请同学们对照大屏幕,检查实验材料, 同时把自己准备的材料拿出来)
我们先来猜一猜它们在水中是浮还是沉。请同学们把猜 测的结果记录下来,不能确定的,用问号表示,把猜想用打 “丿”的方法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一上。同时根据浮和沉把物 体分一分。
学生猜测(猜测的同时,要鼓励学生说出预测的根据。) 猜测后提问:我们怎样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呢? 生:做实验
师:对,实践是严谨的,不能只凭我们的主观猜想,还 要用实践的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
师:在做实验之前,先想一下,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 题?
生交流。
我们先看一下实验要求:(齐读)
按照顺序一个一个测试材料;
做实验时,轻拿轻放,防止水弄到桌面上。
做好实验记录(用“V”表示)。
可以把自己手边的材料实验一下,同时记录在记 录表上。
请同学们按照课前的分工进行实验。
学生实验时,教师巡视指导,可根据各小组的实验情况, 适时提出一些有关浮沉的问题,如:是不是所有浮在水面上 的物体都比较大?沉下去的物体都比较小?引导学生在小 组内交流,让学生对于物体的浮沉有更深入的认识,并把发 现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
实验结束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并分析预 测是否正确,初步体会实验的重要性。
师:谁的猜测结果与实验结果不一样?
生:我猜测木头是下沉的,实验结果是上浮的。
师:如果你用的木块不一样,结果就不一样,因为不同 的木头密度不同,密度大的木块会沉入水底,像红木、楠木 等,密度小的木块会上浮,像黄杨木、柳木。
做实验时,你们还用了哪些材料?(生交流)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验证了气球、泡沫、皮筋、 木块是上浮的,螺丝钉、橡皮、曲别针、钩码是下沉的。
2 泡沫、气球、木块是上浮的,是什么力量使物体浮在 水面上?
感受:用手往下压浮在水面上的气球,有什么感觉?
生分组实验,再试试其他浮着的物体,然后总结。
请同学们轮流体验,学生体验后交流。
小结:物体在水中受到竖直向上托起的力,这种力就是 水的浮力。(板书:浮力)
3、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沉入水中 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吗?为什么这样想?
生①没有受到浮力,因为如果是受到浮力的话它应该也 能浮在水面上或是水中;
生②可能受到了浮力。
师:现在出现了两种猜测,哪一种是正确的呢?如果以 钩码为研究对象,利用水槽、水、钩码、皮筋、直尺,你可 以怎么设计实验?
生:用皮筋钩住钩码,先测量一下钩码在空气中皮筋的 长度,然后将钩码放入水中,再测量皮筋的长度,如果皮筋 的长度相同,说明沉到水底的物体没有受到浮力,如果在空 气中皮筋的长度比放入水中的长度长,说明沉到水底的物体 受到了浮力。
实验测量,分析数据:
出示实验步骤:
用皮筋钩住钩码,竖直悬在空中,用直尺测量皮筋 的长度;
再把钩码竖直悬在水中,再用直尺测量皮筋的长度;
整个过程中眼睛要平视,并及时记录实验结果。
学生根据实验要求分组测量,并且把实验结果记录在实 验记录表二中。
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指导,钩码放到水 中的时候,不能让它沉到水底后测量皮筋的长度。
学生汇报:根据我们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现象? 浸入水前的皮筋的长度大于浸入水后的皮筋的长度,说明在 水中下沉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
师:所以说在水中不论是上浮还是下沉的物体都会受到 水的浮力。(板书)
联系生活,说说浮力的应用。
师:浮力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听小故事:阿基米德辨别真假王冠
师:听了这个故事,我才知道原来浮力有这么大的作用。 其实,聪明的中国人也很早就把浮力应用于我们的生产生活 的。出示曹冲称象图片,这是在古代发生的故事,曹冲就是 利用浮力的原理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师:浮力在现在有什么应用呢?也许你不知道,在2019 年12月17日下午4时,是一个激动人心、万众瞩目的时刻, 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在海南省三亚市某军港正式加入海军 服役,经中央军委批准,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 舰”,作为山东人我是骄傲的,作为中国人我是自豪的。浮 力在海军山东舰上的应用,使我国的军事力量进一步强大。
在生活中浮力又有哪些应用呢?出示淘小麦图片,小麦 磨成面粉前,先利用水的浮力去除其中的杂物,同样,做米 饭前先用水淘大米,也是利用浮力的作用去除杂质,所以在 生活中可以用浮力淘粮食。在娱乐方面浮力有哪些作用呢? 这是漂亮的游泳圈,水上漫步球,可以让不会游泳的小朋友 尽情的在水上玩耍。还有救生物品,比如救生圈、救生衣、 救生手环,都可以让在水中发生危险的人们脱离险境。
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在课下继续 搜集浮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四)课堂达标题
愉快的一节课快要结束了,同学们对这节课的知识掌握 的怎么样了?请同学们看课堂达标题。
一、填空题:
1、 物体在水中受到竖直向上托起的力,这种力就是
2、 石头在水中比拿出水面要 o
二、判断题:
1、 乒乓球在水中浮起,所以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
2、 石头在水中下沉,所以不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3、 人在游泳时会感到有一种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叫浮 力。()
(五) 谈收获。
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物体在水中的浮和沉,请同学们说 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六) 课外拓展
通过这节课的探究,我们发现物体在水中有的是上浮的, 有的是下沉的,我们还发现尺子既可以上浮又可以下沉的物 体。通常我们把既能上浮又能下沉的物体叫做浮沉子。浮沉 子又名“浮沉玩偶”、“潜水娃娃"。请你课下查阅资料自己 制作一个浮沉子,下节课我们接着来研究。
附: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一
我的猜想 实验结果
浮 r 汎 浮 、T 汎
气球
螺丝钉
橡皮
泡沫
皮筋
曲别针
钩码
木块
实验记录表二
物体名称 浸入水中前皮筋的长度 浸入水中后皮筋的长 度
钩码
我观察到的现象是:
我得到的结论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