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折形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四种形状:圆形、柱形、锥形、台形。2.知道物体折叠或弯曲的形状不同,其承受力也不同。3.把纸用不同的方式折叠或弯曲,可以提高材料的承受力。4.不同形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运用。5.能动手折叠不同形状的纸。6.能通过实验研究不同形状的纸,其承受力不同;其中圆柱形纸筒承受力最大。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实践技术在生产生活中重大作用。2、能与他人合作,体验成功带来的乐趣。二、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改变纸的形状后,其承受力会发生变化,及了解圆柱形的承受力最大。 难点:把握实验的公平性,做出标准的纸筒。三、 教学准备半张A4纸、双面胶、平衡板、实践课本、记录单、课件。四、 教学设计1、激趣导入师:过关斩将:今天我们来比一比谁是我们班的聪明智多星。 这里有半张A4纸,谁能让它站立起来?谁能让站立起来的纸托起一本实践书呢? 学生尝试让纸立起来,并站立的纸托起一本实践书。师:一张薄薄的纸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力量托起一本实践书呢?是什么原因呢?学生思考回答,如果学生没有想到是因为改变了纸的形状,可以拿另一半张A4纸作对比, 提问:这半张A4纸承重前后有什么变化呢?师:原来改变纸的形状,纸的承受力就会发生变化。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不同形状纸的承受力 的大小。2、探究纸的形状与承受力大小的关系师:这半张A4纸,你还能折出哪些形状呢?学生说不同形状的纸: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圆形等。师:因为课堂时间的有限,今天我们重点研究三边形、四边形、六边形、圆形纸筒的承受力。 哪种形状纸的承受力最好呢?你们先给它们排个队吧。学生预测四种形状纸的承受力。师:你们的预测是否正确呢?怎么才能知道呢?做实验。师:你准备怎么做实验?实验中要考虑哪些问题?怎么控制变量?保持不变的条件有哪些? 学生交流,讨论实验方案。师:实验中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实验的注意事项。小结:纸的大小规格要一样,纸筒的高度要一样。一张纸只能做一次实验;选择同一规格的 重物(实践书);一本一本轻轻地放;计数要准确(当最后一本书房放上去,纸筒倒了,要在 总数上减一。)。师:小组合作,每人做不同的形状,然后依次做承重实验,并及时记录实验的结果。学生实验。师:汇报你们的实验结果。学生汇报实验结果。(随机板书,把学生的实验结果记录在黑板上,计算全班数据的平均值。) 师:根据你们的实验数据,你有什么发现呢?学生结合实验数据回答:圆柱形的承受力最好。承受力大小依次是三边形、四边形、六边形、 圆形。柱形的便越多,承受力越好。师:为什么圆柱形的承受力最好呢?学生解释。3、 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四种形状师:除了今天我们认识的形状外,你还知道哪些形状呢?学生说常见的形状。师:生活中的形状很多,实践家把它们归为了四种:锥、台、柱、球。(课件出示)出示各种不形状的物体,辨一辨:它们是什么形状?学生看图辨形状。4、 拓展师:(出示鸡蛋)鸡蛋碰石头,肯定要破的。你能用单手握的方式,弄破鸡蛋吗?学生尝试。师:小小的鸡蛋真有那么大本领吗?下面再让你们领教一下,鸡蛋承承重实验:鸡蛋立人。 实验:鸡蛋载人。五、板书设计折形状1、 形状改变,承受力改变。2、 圆柱形的纸筒,承受力最大。3、 四种形状:球形、柱形、锥形、台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