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上册《可怕的自然灾害》优质视频实录+说课+点评+课件教案(王老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上册《可怕的自然灾害》优质视频实录+说课+点评+课件教案(王老师)

资源简介

(共50张PPT)
《可怕的自然灾害》
四年级上册
双林小学 王成英
2010年8月7日夜22点左右,一场泥石流自然灾害来到了这个美丽的小山村……
我们看到的又是怎么样的场景呢………
可怕的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
对自然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人类及其生命财产造成破坏和危害的自然现象。
小组交流要求:
1、汇报资料时,声音洪亮,口齿清楚,组员认真倾听。
2、筛出重复资料,选出自己感兴趣的资料做为全班交流。
3、选出你们小组的小博士,由他代表小组在全班交流。
我是百科小博士,请你听听
我了解到的可怕自然灾害吧!







大海很美丽,我们都很喜欢它
大海也是我们的旅游天堂
可是,海啸来了。。。。
风卷起巨浪,大海开始咆哮
海浪可以高达几十米,如同几十层的高楼向我们扑过来。
浪卷起的漩涡可以淹没一切
海啸过后,一片狼藉,满目仓夷
建筑物被摧毁,只剩下一片片的废墟
人们的生命也在瞬间消失,留下的只有一声声的哭泣
这就是可怕的海啸
返回
什么是旱灾
旱灾指因气侯严酷或不正常的干旱而形成的气象灾害。一般指因土壤水分不足,农作物水分平衡遭到破坏而减产或歉收从而带来粮食问题,甚至引发饥荒。同时,旱灾亦可令人类及动物因缺乏足够的饮用水而致死。此外,旱灾后则容易发生蝗灾,进而引发更严重的饥荒,导致社会动荡。
干旱危害严重
返回
洪水造成的最严重的破坏莫过于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而这些主要是由纯粹的流水力量导致的。在洪水中,15厘米高的水流就可以将人冲倒,60多厘米高的水流所产生的力量则足以冲走汽车。
洪水的危害
火山爆发给我们
带来了什么危害
双林小学四年级一班 刘芷芊
1、火山的形成
火山的形成是地表下面,越深的地方,温度就越高,大约在20英里深处,温度之高足以熔化大部分岩石。岩石熔化时,就会膨胀而需要更多更大的空间。这种被高温熔化的物质便会沿着隆起造成的裂缝上升。当熔岩槽里的压力大于它上面的岩石的压力时,便向外爆发而形成一座火山。
2、火山带来的危害
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火山气体,火山喷发的有毒气体中含有硫磺和氯(lu)气,严重的将导致物种灭绝。
位于西印度马提尼克岛的培雷火山于1902年喷发,灼热的火山云笼罩空中,大量毒气四处蔓延,无数火山灰从斜坡疾速滚下。据悉,当时火山灰以每小时100英里(约合每小时160公里)的速度席卷圣皮埃尔市,全市百姓要么被烧死,要么窒息而亡,整个过程仅有几分钟时间。
  圣皮埃尔市当时有3万人口,只有两人(也可能是4个)活了下来
3、火山爆发后的惨状
火山爆发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暴雨结合形成的泥石流能冲毁道路和桥梁,淹没附近的乡村和城市,使得无数人无家可归。
公元79年8月24日下午,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突然喷发,这也是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火山喷发之一
1961年,人们在火山灰掩埋下的遇难者尸骨孔洞内灌注石膏,以此呈现这些被封闭在石块和泥土中长达19个世纪的不幸者死前最后的挣扎模样。
世界上著名的火山爆发
1.印度尼西亚松巴哇坦博拉火山
坦博拉火山于1815年以一种极其壮观的方式爆发,改变了当时全球的气候模式,导致意大利6月霜冻和弗吉尼亚州7月下雪,并在欧洲和美洲造成大片农作物的绝收,超过7.1万人丧生,随后饥荒和疾病困扰着更多的人。
2.冰岛卡特拉火山
如果卡特拉火山再次爆发,强度将是冰岛艾雅法拉火山爆发的10倍。卡特拉火山将喷发更多的火山灰,波及范围更广,持续时间更长,对空中旅行和经济贸易有着更大的破坏性影响。一次喷发可能会毁灭欧洲的经济,也许甚至使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和萧条期。
3.加那利群岛拉帕尔马别哈火山
美国和英国科学家警告说,别哈火山大喷发可能导致整个火山西侧落入海中,在大西洋造成一次“超级海啸”。海浪以每小时805公里速度翻滚,海浪高达48.7米,这将颠(dian)覆(fu)美国佛罗里达州、巴西沿海和欧洲部分地区。
4.美国黄石公园“超级火山”
如果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超级火山”再次爆发,整个北美洲都将受到影响,都将变得不再适合人们居住,造成不可估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7万3千年前在苏门答腊岛的那场同样程度的火山喷发,将整个地球陷入了长达十年的冰冻期,人类几乎灭绝。
返回
台风的危害
返回
只愿灾难不再重现
悲剧不再重演!!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课程名称: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设计
主题五 天有不测风云
课题1 可怕的自然灾害
成都市双林小学 王成英 联系方式:13982226358
学生实态:
1、我们班的孩子基本是大都市的孩子,家庭条件比较好,视野开阔,知识面比较广,能够通过电脑,书籍等等工具收集自己需要的材料。而且通过四年的小组合作训练,孩子们的合作能力比较强,团结分工都十分的协调。
2、对于成都本地小学的孩子们自然灾害对他们并不陌生,因为08年的汶川大地震,他们至今记忆犹新,为了躲地震天天睡在车里或者户外,而且还连续几天没有上课。他们也从电视上报纸上,班上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是亲自去灾区现场参观了,所以多多少少了解了关于大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性毁灭。但是,又由于孩子们没有处在灾区,自己的家园没有被破坏掉,有个别孩子甚至觉得地震来了整日不上课,而且还可以和爸爸妈妈在户外住,觉得新奇好玩。所以,对于所谓的灾难性毁灭并没有感同身受的感受。
3、四年级7班的个别孩子知识面还是比较广的,通过电视、书籍、报刊都知道洪水、海啸、台风等等。特别是近几年来的美国灾难片给了孩子非常深刻的印象,他们多多少少都知道自然灾害是可怕而且不可能抗拒的。但是,仅仅停留在感性,觉得那只是电影虚构的。大多数孩子对于大自然的认识主要是看到大自然的美好,感受到大自然的无比美妙。对于为什么会发生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的种类危害性只是有一种感性认识,而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科书分析:
《可怕的自然灾害》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大自然发怒的时候”下设主题《天有不测风云》第一部分的内容。本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灾害时常可能发生,而且有着突发性和不可抗拒性;为了预测、减少和防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人们一直在向自然灾害挑战,努力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和互助的方法;体会在灾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内容环环相扣,紧密相连。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特点及其危害性、破坏性,形成对自然灾害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自主活动,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自然灾害,调查发生在家乡的自然灾害及给家乡人民带来的危害。认识到自然灾害时常可能发生,而且有着突发性和不可抗拒性。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学生生活为起点,以他们已经有的知识为基础,通过体验,交流,探讨等学习方式帮助学生亲身感受自然灾害的可怕。教师充分利用教科书上的知识点,挖掘这些知识点,拓展相关联的知识内容。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特点及其危害性、破坏性,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
2.学会用上网、调查、访问等方法搜集资料,学会归纳整理资料。

[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知道自然灾害的可怕性,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
2. 教学难点:沟通学生的心灵与生活,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震撼——自然灾害太可怕了。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出示舟曲美丽的图片)
师:孩子们,这个地方美吗?你看到了什么?
生:观察描述
师:就是这个地方,却在一场泥石流以后变了。(出示灾后图片)你又看到了什么?
生:观察描述
师:看到这一张张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2、师:是啊,多么可怕的自然灾害。灾害一旦发生,人类的家园可能在瞬间被毁灭,生命可能被无情地夺走……(板书课题:可怕的自然灾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可怕的自然灾害》。
二、 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
1、 孩子,你们知道什么是自然灾害吗?
2、教师出示“旱灾、台风、雪灾、火山”自然灾害图片。孩子们,你们知道这个是什么自然灾害吗?(旱灾、台风、雪灾、火山)
除了以上四种自然灾害,你还知道哪些呢?(让孩子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它可能是由恶劣的天气引起的,也可能是由地球内部的剧烈运动引起的,有些自然灾害甚至可能源自天空。(板书:种类多。)
过渡:看到这么多的自然灾害,你最想了解什么呢?(孩子回答:这些自然灾害的危害是什么呢?在什么地方发生呢?什么时候发生的呢?等等)
勤学好问的孩子们有这么多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自然灾害百科全书”吧!
1、 “自然灾害百科全书”具体了解各种灾害
2、 课前,我们分成了八个小组收集了有关自然灾害的资料,我先来了解一下,你们组收集的是哪一类自然灾害呢?通过什么途径收集资料的呢?
3、 小组交流课前资料
组内交流要求:
A、 汇报自己的资料时,声音洪亮,口齿清楚,组员认真倾听。
B、 筛出重复的内容,选出你们最感兴趣的资料。
C、 选出你们小组的小博士,由他代表小组在全班交流。
2、 全班交流汇报。(根据时间情况选择4到5个组进行汇报。)
汇报形式:
洪灾(台风)小组:a、首先播放一段 VCR。
b、可以用表格形式列出2010年中国发生的洪灾情况。
旱灾小组:a、ppt展示旱灾触目惊心的画面。
b、一个学生上台用中国地图放在投影仪下,用彩色笔圈出遭受过旱灾的地名。
(教师补充公益广告的一幅图,人类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
冰雹小组:a、用实物图片呈现冰雹状态。b、小实验:用一个石头替代冰雹,用它从一米高的地方扔下,白纸破碎,若是几千米的高空落下来,它的重量将变成如一个铅球,可以让孩子来抱抱铅球,若是这个东西砸下来,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这个实验也可以由老师来完成,让孩子感受。)
海啸小组:(ppt展示:风平浪静的海边,海啸到来时的海边、海啸过后的海边。)
火山小组:(ppt展示:火山的形成、危害、火山后的惨状、历史上重大的火山情况。)
雷电小组:a、听声音猜测这是什么自然灾害?
b、现场调查:害怕打雷的孩子举手,你为什么害怕呢?
C、小朋友读文字资料,展现雷电的真实危害。
雪灾:ppt:让学生自己播放一段雪花飞舞的美丽场景对比雪灾给人们带来的不方便。(教师补充雪灾给各个地方的人们带来的经济损失。用表格形式呈现。通过触目惊心的数字告诉孩子,雪不仅仅是漂亮的,而且还是恐怖的。)
四、亲身体验、感受灾害
(1)、过渡:我们的家乡四川是一个气候脆弱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分布广、损失大,是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还记得在2008,曾经在我们的家乡也发生过一次刻骨民心的灾难,那就是512汶川大地震,让我们打开记忆的大门,一起回到2008年的5月12日。(播发512地震VCR)
(3)、(引导孩子回忆当时的情景,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适当的配一点音乐。)预设引导问题:a、5月12日两点48分,正在教室里面学习的你,面对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撼,你想到了什么?b、那几天你是怎么过的呢?看到了些什么?c、去过重灾区的孩子,你又看到了些什么呢?(如果孩子能自己说出来,这些问题不一定全部问。)
五、总结全文
在大地震面前,我们是多么的无助啊,我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来,我们只能躲在户外、温暖的家不能回去;我们怕失去爸爸妈妈、怕大地再次震撼。多可怕啊!突然觉得人是多么渺小的啊!
我们只愿“灾害不再重现,悲剧不再重演”。面对灾害,人类做了些什么?难道一切就束手无策了吗?我们下节课一起交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