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三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课件(19张PPT)+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综合探究三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课件(19张PPT)+素材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综合探究: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必修4:哲学与文化
探究目标:
理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继承革命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01
02
发展中华文化为什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如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中华文化
目 录
CONTENTS
总议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
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中华文化为什么坚持以
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01
必修4:哲学与文化
中体西用与西体中用
容闳:“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
冯桂芬:“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 《校庐抗议》
郑观应:“中学其体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盛世危言》
张之洞:“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 ——《劝学篇》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中体西用”和“西体中用”都走不通。
沈寿康:“中西学问本自互有得失,为华人计,宜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中体西用与西体中用
无论是“中体西用”还是“西体中用”都走不通,只有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对西方文化进行批判性吸收,辩证地综合创造,才能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坦途。
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
2020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
2020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
2020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
结论:
今天,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主权在民、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并没有真正实现,资本主义制度本质上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为资产阶级服务,具有阶级性和虚伪性。
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
——1979年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
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成为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
——195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讲话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
——中共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讲话
马克思主义与“双百”方针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文化应允许有不同的学派和流派,鼓励人们勇敢地和自由地探索客观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坚持”双百”方针是高度统一的.
马克思主义与“双百”方针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义
有利于我们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
有利于得到正确的方法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伟大认识工具。
有利于坚定“四个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都与马克思主义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和历史渊源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基本原理和规律,对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党的建设规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如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
指导发展中华文化
02
必修4:哲学与文化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结合视频,谈谈水下舞蹈为什么能火?给我们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带来哪些启示?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必须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必须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
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