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3《数以万计的河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称及分布,知道内流区、外流区的划分;通过读“中国主要河流平均流量与降水量及其季节分配”图,理解内流河和外流河的水文特征;了解长江、黄河的源流概况和各段的自然特征;熟练地在地图上查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并归纳出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理解长江在水能资源、航运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及其开发利用的现状;理解黄河忧患的成因、黄河的治理和开发。【过程与方法】通过上网查找和搜集有关我国河湖的材料,说明我国河湖的概况;运用地图和统计资料分析讨论长江各河段开发利用的方案和措施;通过分析地图、图片及有关资料,能够解释黄河中下游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疗黄河忧患的措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长江和黄河对人类做出的贡献,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关系协调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通过学习我国众多的河流、举世闻名的京杭运河,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外流河与内流河【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湖泊,归纳我国内流河、外流河的分布特征。2.知道内流区和外流区的概念。3.阅读图文资料,比较内流河与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4.了解家乡的河流,感受河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主学习一】1.读教材第42页第一自然段,了解我国众多的河流及其作用。2.读教材第42页的“信息传递”,知道分水岭、流域、流域面积的概念。3.读教材第43页第一自然段,知道外流河、内流河的概念。4.读教材第43页第二自然段,了解我国内流区、外流区的概念,面积和水量占全国总面积和河流总水量的比例。5.读教材第43页的“信息传递”,完成下列要求。(1)说出我国最大淡水湖、最大咸水湖的名称。(2)说出我国密度最大的平原湖泊群分布区、高原湖泊群分布区的名称。【合作学习一】1.从图2.15中找出我国外流区、内流区的界线。2.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3.归纳我国内流河、外流河的分布特征。【读图提示】(1)读出图名。(2)读图例,结合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明确外流区、内流区的界线。(3)观察外流区主要的湖泊、从北向南主要河流的分布,以及河流流向和注入的海洋。(4)观察内流区的主要河流和湖泊,以及河流的流向和注入的地区。(5)根据内、外流区的分界线,从河流数量、流域面积,再结合教材文字,判断出此线两侧外流河和内流河的分布特征。【概括总结】(1)外流区、内流区的界线:北起大兴安岭西麓,经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念青唐古拉山和冈底斯山,向西直抵国界,该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的界线位置基本一致。(2)外流河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地区,内流河多分布在西北地区。中国最北的河流——黑龙江中国的“母亲河”——黄河中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合作学习二】从图中比较出内流河和外流河的水文特征。【读图提示】(1)读出图名。(2)读坐标。横坐标代表月份, 纵坐标分上、下两段:上段代表当地不同月份的降水量(可以反映降水的季节分配),下段代表对应的河流流量。(3)判断出图中三条河流哪些是外流河(分属南方还是北方),哪些是内流河。(4)观察流量与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关系。长江武汉站的汛期为5—10月,黄河花园口站的汛期为7、8月,塔里木河阿拉尔站的汛期为7—9月。(外流河的流量与降水量有密切关系 ,内流河的流量与气温有密切关系。)(5)结合中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判断三条河流有无结冰期。(6)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三条河流含沙量的大小。【知识链接】——河流的水文特征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横截面的水量。(丰富、大、小)汛期:江河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水或冰雪融化,引起的定时性的水位上涨时期。(枯水期、丰水期、长、短、春汛、夏汛、凌汛)含沙量:水的单位体积内所含悬浮的泥沙重量。(大、小)结冰期:河流在冬季的结冰现象。(有、无、长、短)【概括总结】分布地区 主要河流 汛期长短 流量大小 季节变化 含沙量多少 有无结冰期外流河 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内流河 西北地区【自主学习二】读教材第46页的“信息传递”,完成下列要求。1.说出京杭运河的起止城市名称。2.京杭运河沟通了哪几条水系?3.京杭运河经过了哪几个省市?【板书】【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河流中,属于外流河的是 ( )A.塔里木河 B.额尔齐斯河 C.黑龙江 D.黄河2.关于我国外流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气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 B.受季风影响,河流水位变化大,多为季节性河流C.高山冰雪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 D.北方地区的河流冬季冰期较长,但含沙量很小3.影响我国外流河汛期长短的气候条件是( )A.气温的高低 B.雨季的长短 C.温差的大小 D.降水量的大小4.秦岭—淮河以南河流的水文特征是( )A.水量大,汛期较短 B.水量丰富,汛期长,冰期长C.汛期短,含沙量大 D.水量丰富,汛期长5.我国外、内流区的河流丰水期都在夏季,其主要原因是( )A.受气温的影响,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B.受季风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雨热同期C.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 D.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西部受高温的影响6.黑龙江和松花江水量丰富而含沙量小,主要原因是( )A.气温低,降水多 B.地形平坦,水流平稳 C.气候湿润,森林茂密 D.大陆性气候强【拓展探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河水,自然之流,是生命的源泉,产生和孕育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基本条件之一。从四大文明古国的起源可以看出人类文明与河流有着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的密切关系:东半球的古埃及、巴比伦(今伊拉克一带)、古印度和古代中国,均有大河流经其境内,都位于大河之滨的平原上。这一共同的地理特征,被称为“大河文明”。请说出孕育了四大文明古国的河流名称。尼罗河—埃及,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巴比伦,印度河—印度,黄河、长江—中国。请简述河流的作用。冲积平原,为众多动植物提供栖息环境、提供淡水资源,灌溉、航运、养殖、旅游、水能发电等。长江【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长江的发源地、流经地区、主要支流和注入的海洋。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各河段的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自主学习】读教材第46页第一自然段,完成下列要求。1.知道长江的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2.用数字说明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合作学习一】1.在图2.17中找到长江的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描出长江的干流。2.描出长江的主要支流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读图提示】(1)读出图名。(2)再读图例。注意蓝色曲线表示河流,红色曲线表示长江流域界。(3)长江干流从发源地(唐古拉山脉的各拉丹冬峰)的沱沱河开始,大致自西向东延伸到入海口(东海)。(4)长江的一级支流指直接汇入长江而没有直接入海的河流。从源头顺流而下,分别从北岸、南岸找出这些支流。(5)利用图例找到长江的上、中、下游分界点的位置。【合作学习二】在图2.17中找出长江流经的省区和主要地形区的名称。【读图提示】(1)参照中国政区图,长江的干流形状像英文字母“V”+ “W” 。结合此图,从源头依次读出长江干流流经的主要省区的名称。(2)结合中国地形图,从源头依次读出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名称。【活动一】结合图文资料,比较长江上、中、下游各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读图提示】(1)分别读出上、下图的图名。(2)读图例。(3)对比观察上、下图。上图是分层设色地形图,根据图中所附的等高线分层设色表,观察长江上、中、下游各河段的海拔高度差异。(4)下图是地形剖面图,横坐标代表水平方向上长江各点到入海口的垂直距离,纵坐标代表长江各点的海拔高度,观察长江上、中、下游各河段的海拔高度差异(即长江在各河段的落差)。(5)阅读教材图2.17边框所给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总结长江各河段的水文特征。【概括总结】上游: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中游:水流平缓,河道弯曲,多湖泊。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活动二】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 为什么长江被誉为中华儿女的“母亲河”?2.目前,长江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造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湖北农民在插秧浙江渔民在网捕大白鱼三峡水电站年均发电量约为1000亿千瓦 时,成为“西电东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华中、华东和华南地区输送清洁的能源。除发电外,三峡工程还具有防洪、航运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有利于三峡库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重点知识讲解】河流对人类活动的贡献一般从以下方面分析:(1)提供灌溉水源,发展农业;(2) 提供生活用水;(3)发展水能发电、航运、渔业、旅游业等。【概括总结】(1)长江支流众多,水量丰富,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和渔业资源,在长江流域形成了著名的“天府之国”和“鱼米之乡”。长江流域也成为中国人口最密集、经济最繁荣的地区之一。(2)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支流纵贯南北,四季可通航,被誉为中国的“黄金水道”。(3)长江上游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被称为我国的“水能宝库”。【重点知识讲解】分析河流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角度分析:(1)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问题,如洪涝灾害、决口泛滥等。(2)影响人类经济发展的问题,如航道开发、断流等。(3)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问题,如河流污染等。(4)影响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水土流失、局部地区气候变化等。【概括总结】由于长江支流众多,流经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流量大,因此防洪工作尤为重要。另外,在开发利用长江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有: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中下游地区湖泊的蓄水能力减小,易发生洪涝灾害;下游地区水污染严重等。【重点知识讲解】(1)分析某地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一般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分析。(2)自然原因一般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资源、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的角度分析。(3)人为原因一般从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对环境的破坏等方面分析。(4)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后,有针对性地采取解决措施。【概括总结】【板书】【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我国目前最大的水电站是 ( )A.三峡水电站 B.葛洲坝水电站 C.隔河岩水电站 D.龚嘴水电站2.长江水能资源最集中的河段是 ( )A.下游河段 B.中游河段 C.上游河段 D.全部3.长江的长度在世界上位于 (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二、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长江发源地A (山脉),注入B 。2.图中C表示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 。3.长江水能资源集中在 游河段。长江水能资源丰富,被誉为“ ”。4.写出长江流经的四大地形区: 高原、 高原、盆地、 平原。【拓展探究】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长江蜿蜒流淌在祖国大地上,为我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有人总结:“三峡滚滚水东流,天天一亿赚到手。大小船只满江面,能顶十四京广线。开发提高GDP,三分之一我贡献。”(1)下列河流中,与长江在自然地理方面有较大的相似性,也形成了重要航运水道的是 ( )A.尼罗河 B.密西西比河 C.鄂毕河 D.黄河(2)简要分析长江形成“黄金水道”的原因。自然条件优越:长江干流横贯东西,南北支流众多,全年流量大,江阔水深,终年不冻。经济条件优越:流域内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航运量大。三、黄河【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黄河的发源地、流经地区、主要支流和注入的海洋。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黄河各河段的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自主学习一】读教材第51页第一自然段,完成下列要求。1.知道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干流流经的省区。2.用数据说明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合作学习】从图2.21中了解黄河的概况。【读图提示】(1)读出图名。(2)读图例。(3)观察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和干流的形状。(4)找出黄河干流流经的省区和地形区。(5)根据图例找到黄河的上、中、下游分界点的位置。(6)结合图边框内容,说出黄河上、中、下游河段的主要水文特征。(7)从源头顺流而下,依次描出黄河的主要支流。【读图提示】(1)在中国政区图中,从源头到入海口依次读出黄河干流流经的省区。(2) 在中国地形图中,从源头到入海口依次读出黄河干流流经的地形区。【自主学习二】读教材第52页“信息传递”,完成下列要求。1.知道凌汛的概念、发生的时间。2.知道黄河干流凌汛的多发河段及其带来的危害。读教材第53页“信息传递”,完成下列要求。1.结合地图,找出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位置。2.举例说明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综合效益。3.简述小浪底水库制造“人造洪峰”的意义。【活动一】读图2.22,并阅读教材第52页至第54页内容,说说你的看法。【读图提示】(1)读出图名。(2)读图例。(3)在图中找出主要的水电站和水利枢纽,并观察水电站和水利枢纽集中分布的河段。为什么黄河的这一河段集中分布了这么多水电站呢 黄河上游的龙羊峡至青铜峡段,全长918千米,天然落差1324米,可安排25个大中型梯级水电站,年发电量500亿千瓦·时以上。被称为水电站资源“富矿”。【重点知识讲解】河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般从利、弊两方面分析。利:(1)提供灌溉水源,发展农业;(2)提供生活用水;(3)发展水能发电、航运、渔业、旅游业等;……弊:(1)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问题,如洪涝灾害、决口泛滥等;(2)影响人类经济发展的问题,如断流等;(3)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问题,如河流污染等;(4)影响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水土流失、局部地区气候变化等;……【概括总结】利 弊华夏文明之源 上游荒漠化水能资源 断流问题灌溉资源 凌汛问题塑造平原 污染问题【活动二】读教材第55页图文资料,了解综合开发治理黄河的措施。【重点知识讲解】河流的综合开发与治理一般结合流域地形、气候等特点,从两个角度分析:(1)分析该河流的有利要素有哪些,从而探寻开发利用的方向和措施。如不同河段的开发利用(上游流速快,有利于水能开发;中下游流速缓,利于发展航运、灌溉等)、养殖、旅游、供水等。(2)分析该河流的制约要素有哪些,从而探寻综合治理对策。如不同河段的问题(上中游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下游洪水、泥沙淤积、断流、污染等)、大坝建设中产生的生态问题、泥沙问题等。【板书】【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河流中,流经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是 ( )A.黄河 B.珠江 C.雅鲁藏布江 D.塔里木河2.黄河的泥沙主要来源于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华北平原3.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 )A.修堤筑坝 B.增加灌溉面积C.做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D.修建水利枢纽4.下列水电站,位于黄河上游的是 ( )A.龙羊峡 B.三门峡 C.三峡 D.小浪底二、读图题1.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A________、B________。2.支流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3.目前黄河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③_________________;著名的水电站④是________________。【拓展探究】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13年5月5日,受持续低温、江道卡塞等影响,中俄界江黑龙江上游漠河县段所属兴安、大河西等村屯冰排开始堆积,水位急剧上涨,半小时内水位上涨了1.3米,已经淹没了江边的道路和田地。边防民警迅速将情况上报给漠河县防汛指挥部,并按要求紧急疏散了危险地段大河西村的171名群众。1.材料中俗称的“冰排”指的是 。2.除黑龙江外,请列举我国可能发生凌汛的河流名称。黄河、松花江、嫩江、辽河等【自主学习】读教材第56页第一、二自然段,完成下列要求。1.知道塔里木河流经的地形区和主要支流名称。2.通过数据说明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3.知道塔里木河的水源补给形式。4.了解塔里木河对新疆各族人民的贡献。【合作学习】从图2.23 中了解塔里木河的概况。【读图提示】(1)读出图名。(2)读图例。(3)观察塔里木河干流的主要流向、流经的地区和注入的湖泊。塔里木河流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北部。四、塔里木河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塔里木河每年的7—9月为汛期,10月以后中、下游断流。想一想,这是为什么?说出塔里木河的水文特征。2.分析塔里木盆地的农业、人口和城市最有可能分布在哪里。【重点知识讲解】(1)地理位置影响气候,气候特点影响河流水文特征。塔里木河位于亚欧大陆中部,流域距海遥远,降水量少,蒸发强烈,因而河流的补给水源以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为主,流量大小主要受气温的影响,每当进入酷热的夏季,积雪、冰川融化,河水流量急剧增长。(2)自然环境影响人类活动,人类活动也一定程度反作用于自然环境。本区地貌以沙漠为主,水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塔里木河成为沙漠地区重要的灌溉水源,沿河的绿洲成为当地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但两岸的人口和农业、工业耗水量过大也影响了河流的流量。【概括总结】(1)受气温影响,塔里木河每年夏季会有短暂的汛期,10月以后气温下降,流量减少,加上沿岸用水量大,往往造成中、下游断流。塔里木河属于内流河、时令河,汛期短、流量小,有结冰期。(2)塔里木盆地的农业、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河沿岸以及昆仑山山麓的绿洲。【板书】【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一年中,塔里木河的汛期一般出现在( )A.6—8月 B.7—9月 C.8—10月 D.9—11月2.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下列方案较为合理的是( )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合理分配使用水资源二、读图分析题1.塔里木河主要依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补给,其流量主要随___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2.20世纪50年代,在塔里木河的下游修建了大西海子水库,到了90年代,塔里木河下游流量锐减,现已断流320千米。造成河流断流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加,工农业用水增加,导致水资源短缺。3.简述干旱区水资源合理利用的主要措施。统筹上、中、下游用水,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关系;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和资源开发规模,调整产业结构,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等。【拓展探究】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罗布泊,在塔里木盆地东部,罗布泊盆地中的河流如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疏勒河等汇集于此,曾经形成了巨大的湖泊,为中国第二大咸水湖。西北侧的楼兰城为著名的“丝绸之路”咽喉。后来湖水减少,楼兰城成为废墟,现仅为大片盐壳。1942年测量时湖水面积达3000平方千米,1962年湖水面积减少到660平方千米,1970年以后干涸。主要原因是塔里木河两岸人口突然增多,不断向塔里木河要水,使其长度急剧萎缩至不足1000千米,使300多千米的河道干涸,导致罗布泊最终干涸。著名的古城敦煌、哈密、鄯善、吐鲁番、库尔勒、若羌等都处于罗布泊周边地区。1.罗布泊面积急剧缩减的人为原因有哪些?塔里木河两岸人口突然增多,不断向塔里木河要水,如饮用水、灌溉用水、工业用水等。2.你的家乡有什么著名的河流?说一说该河流目前在开发利用中的价值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能为家乡的河流做些什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