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 水资源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资源的定义及我国主要淡水资源的存在形式。2.能运用各种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时间分布特点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文字和图表分析,培养学生的图像思维能力;学会与别人交流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我国水资源特点的学习,增强忧患意识,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2.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途径。(二)教学难点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与气候、河流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读图分析法等。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讲授新课一、时空分布不均1.水资源的定义及作用设置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作用?学生回答:生活所需、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等2.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设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状况是怎样的吗?多媒体展示“中国水资源分布图”“中国主要河流径流量分布示意图”。问题设置: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均匀吗?有什么特点呢?水资源分布不均,南丰北缺。(2)根据我国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匹配情况,你发现哪里缺水更为严重?华北、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教师小结:我国水资源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南丰北缺,东多西少。3.水资源的时间分配承转过渡:明确了我国水资源空间分配的特点,再来了解一下在时间上是怎么分配的。设置问题:同学们,联系在第二章第二节里所学的中国的气候知识,我们生活的地方在一年中降水的季节分配均匀吗?如果不均匀,那么,什么季节降雨多,什么季节降雨少呢?(1)我们生活的地方位于季风区内,一年中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匀。夏秋季节降水多,冬春季降水少。(2)水资源的丰富程度与降水量的多少有很大关系。我国大部分地区夏秋季降水多,所以,夏秋季的水资源也最为丰富。(3)每年的降水量并不一样多,变化很大。说明了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大。教师小结: 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也不均匀,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4.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影响思考: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有何影响?影响: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影响:造成水旱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不稳定;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二、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承转过渡:同学们,我们知道了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很不均匀,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吗?教师总结:针对这种水资源特点,就要建设一些水利工程,对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进行人为的调节,从而实现合理利用。1.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和年际变化变化大——修建水库。在我国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的中上游,水能资源丰富,因此,修建了许多水库和水电站(引导学生读图掌握)。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防水,从而调节河流水量的时间变化。三峡工程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对长江和黄河的防洪以及水资源调配发挥重要作用。2.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目前,中国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规划有西线、中线和东线三条线路,分别从长江上游、中游和下游引水到我国缺水最严重的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已建成输水的东线和中线工程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除此之外,还有引滦入津,引黄入晋等跨流域调水工程。三、保护水资源承转:通过跨流域调水和修建水库等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但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水资源所面临的问题。问题设置:我国水资源的特点除了时空分布不均匀,年际变化大之外,总量和人均占有水平如何?是否存在水资源总量日益减少的现象?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资源水平低,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水资源虽是可再生资源,但如果超过它循环更新的速度,也会存在可用的水资源的总量越来越少的现象。读图:说出我国水资源在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水资源供应紧张,缺水严重;(2)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惊人;(3)水污染严重。有效途径或措施: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建设节水型社会,科学用水,防止水污染,等等。承转过渡:节水其实比调水更重要,在生活中,你有哪些节水秘诀吗?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针对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的特点,有哪些解决途径。还有我国水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认识到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缓解缺水问题。板书设计一、时空分布不均1.空间分布:南丰北缺、东多西少2.时间分配: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3.缺水地区:西北、华北最严重4.时空分布不均的影响二、合理利用水资源1.季节变化大:兴建水库2.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三、保护水资源1.水资源供应紧张2.水资源浪费和污染3.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