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地理(上)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天气和天气预报》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理解它们的概念。2、学会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3、学会读卫星云图和看天气预报。4、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天气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通过形象记忆法,识别天气预报符号2、通过收听、分析天气预报活动,培养地理思维能力,提取有效地理信息,并初步进行加工、判断及推理,通过活动体会天气变化和生产、生活的关系,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和生活。3、通过小组游戏及学做播音员的活动,培养分工协作、团体意识及表达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认识人类生产生活与天气的关系。2、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以辩证发展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教学重点难点1、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天气符号,学会收听或播报天气预报2、学会阅读卫星云图和简单的天气预报图三、教法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举例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本周到校前,家长有没有嘱咐过大家多带衣服?为了防止狂风暴雨等恶劣天气的出现,还嘱咐大家要注意什么?(从学生自己上学带什么衣服入手,引入天气和天气预报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吸引学生兴趣,调动积极性)天气和天气预报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四章第一节 《天气和天气预报》(二)讲授新课:天气与气候的区别1、图片展示,了解什么是天气。⑴天气的概念:是一个地方短时段内的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大气状态。⑵怎样描述天气:举例得胜今天天气晴,明天天气阴,后天天气雨[过渡]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又会提到“气候”这个名词,同学们了解气候的概念和特点么?图片展示课本54页中间的表4-2(1951-2011年北京市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了解什么是气候。气候的概念: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怎样描述气候:(例:巴中市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⑶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天气的特点:短时段,多变气候的特点:长时段,稳定活动一:学以致用,知识抢答根据天气和气候的特点,思考:下面哪些是描述天气的?哪些是描述气候的?狂风暴雨 多云转晴 乌云密布 四季如春冬冷夏热 终年炎热 风雨交加 阳光明媚判断下列诗句哪些描述“天气”,哪些描述“气候”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2、天气与生活既然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究竟有什么联系呢?天气好的时候例如晴天,我们可以晾晒衣物,进行一些户外运动,心情美滋滋,当天气不好的时候,例如台风和暴雨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活动二“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对天气的了解,可以发现天气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生产生活。就各行各业而言,天气会带来哪些影响呢?让我们一起说说假如我是……哪些天气有利?哪些天气不利?第一组:我是飞行员 第二组:我是快递员第三组:我是农民 第四组:我是渔民过渡:既然天气对人们这么重要,那么怎样才能预知近期天气呢?3、天气预报⑴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气象卫星拍摄地球大气图像 后台数据处理和分析气象专家做出判断和预测 最后向公众发布天气预报⑵卫星云图 —颜色判读绿色:陆地 白色:云区 蓝色:海洋对比分层设色地形图颜色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差异绿色:一般指平原 白色:积雪和冰川 蓝色:海洋过渡:观看一则天气预报提问:天气预报中有哪些内容?⑶一分钟速记常见天气符号教师加以点拨,区分小雨、中雨、大雨等讲授风的天气符号(风力和风向)活动三 :“争做小小天气预报员,播报天气预报”认真观看、收听天气预报后,让我们也走进央视直播间,做一回天气预报员。播报课本56页活动2中我国主要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海口的天气状况。4、课堂巩固练习⑴、下列词语中表示气候的是( )A.风雨交加 B.风和日丽 C.冬暖夏热 D.阴转多云⑵、卫星云图中,表示云区的颜色是( )A、蓝色 B、绿色 C、红色 D、白色⑶、9月2日,巴中:多云转阵雨,26℃- 20℃,微风。这是描述罗江9月2日的( ).A、季节 B、降水 C、气温 D、天气5、课堂小结: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回答我们今天学到那些知识,同时使学生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五、板书设计:天气和天气预报一、天气和气候的区别1、概念区别2、描述语言区别二、天气与生活:不同的天气对生活的影响三、天气预报1、卫星云图2、常见天气符号六、教学反思:1、设问应适当简单一些,答题方向要适当点拨;2、学生思维活跃积极但要注意对课堂的把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