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会跳舞的洋娃娃》教案【教材分析】:《会跳舞的洋娃娃》的产生有着不平常的经力,它出自两位作曲家的手,匈牙利作曲家波尔蒂尼和奥地利小提琴家克莱斯勒。 这是一首有浓郁的儿童情趣的钢琴小品,最初是波尔蒂尼为了教学写的练习曲。开始时他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一个偶然的机会奥地利小提琴家克莱斯勒发现了它,这首曲子的情调引起了他的兴趣,就将它编成了一首小提琴独奏曲。从此《会跳舞的洋娃娃》就成为了小提琴家喜爱的一首名曲。 乐曲是三部曲式,D大调3/8,快板。乐曲开始是一个短小的引子,有钢琴演奏。前5小节后,小提琴从弱拍进入,用弹跳式的弓法演奏,取得了美妙的效果,把洋娃娃那可爱活泼又有几分笨拙,机械的动作描绘的活灵活现。【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不久,对欣赏课的学习还不熟悉。它们活泼好动的个性,及心理和生理的发展都处于一个萌芽阶段。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抓了学生的年龄特性和学生行为习惯上来“作文章”。让学生在游戏,模仿、体验中学会聆听音乐,关注音乐。充分展开学生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使其在欣赏教学课堂中学会“欣赏”,学生表达。【教学目标】:1、感受乐曲轻快、活动的情绪,并能在活动参与中,使学生学会静静聆听音乐。2、通过聆听乐曲《会跳舞的洋娃娃》,在认识、模仿、听辨、表演等活动中感受音乐活泼欢快与优美抒情的不同情绪。3、能合着音乐的节拍,用图线谱及身体的律动感受,并进行表演。【教学重难点】:1、重点:初步感知小提琴的音色。2、难点:能听辨和表演乐曲欢快活泼和优美抒情的不同情绪。【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观看视频并总结小提琴的特点介绍小提琴的演奏姿势并观看视频《会跳舞的洋娃娃》,请同学们一起随着演奏家演奏。引出课题《会跳舞的洋娃娃》二、新课新授1、初次聆听并思考:乐曲的情绪、乐曲描绘的画面2、聆听A乐段并为它选择适合的旋律线条,跟着钢琴模唱并用手指画旋律线。3、聆听B乐段并为B乐段选择适合的旋律线,思考它与A乐段情绪上的不同。4、聆听A’乐段并思考它与哪一段相同。5、完整聆听并加上律动。三、拓展探究1、分成两组,一组为小小演奏家,另一组为小小舞蹈家。2、完整聆听,请两组同学为舞会演出。3、两组交换。四、课堂总结这首《会跳舞的洋娃娃》是一个适合舞蹈的乐曲,说起这首曲子还有个小故事呢!想听吗 最早这首曲子是匈牙利作曲家波尔蒂尼创作的一首钢琴曲,开始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奥地利小提琴家克莱斯勒听到了这个曲子,并且特别喜欢这首曲子,因为他觉得这首曲子惟妙惟肖地表现了洋娃娃跳舞时可爱的形象,于是克莱斯勒就把这首曲子改编成了一首小提琴独奏曲。从此以后,《 会跳舞的洋娃娃》就成了小提琴演奏家喜爱的一首名曲了!我们这场洋娃娃舞会就要结束了,同学们课后多搜集一些好听的音乐,下节课带来跟我们的耳朵分享一下,一起再来办一场舞会吧!师:同学们,再见!(共18张PPT)欢 迎 来 到 音 乐 课 堂小提琴是弓弦乐器的一种,被称为“乐器皇后”。小提琴的琴身是用各种木材制成。小提琴总共有4根琴弦。一起跟随视频模仿演奏吧!会 跳 舞 的 洋 娃 娃1年级上册第8单元第3课时初次聆听1、乐曲的情绪如何?轻巧地、欢快地2、乐曲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洋娃娃在快乐地跳舞聆听A乐段并思考,哪一幅图的线条配上这一乐段更合适 用“la”模唱旋律,并伸出手指画一画。聆听B乐段并思考,哪一幅图的线条配上这一乐段更合适 聆听B乐段1、B乐段的情绪与A乐段相比有什么不同?旋律优美、优雅2、请再次聆听B乐段,跟随音乐一起画波浪线舞动。聆听A’乐段并随音乐律动A’乐段与之前听的哪个乐段相似?A乐段完整聆听PART 01 A乐段PART 02 B乐段PART 03 A'乐段用手指画圈用手指画波浪线把手指当做洋娃娃,手掌当做舞台一起来参加舞会吧!请 柬小朋友们,一起来参加舞会吧!舞会要求:分成两组第一组小小演奏家第二组小小舞蹈家小小演奏家小小舞蹈家谢谢指正卓同教育艺术部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年级上册第8单元第3课时《会跳舞的洋娃娃》PPT.pptx 1年级上册第8单元第3课时《会跳舞的洋娃娃》教案.doc 演奏家演奏视频.mp4 会跳舞的洋娃娃.mp3 音频1.m4a 音频2.m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