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图2011课标版七年级地理第二章第三节 多民族的国家课程标准要求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学习目标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的民族构成概况和主要的少数民族。2、运用民族分布图,指出我国主要民族的分布,说出我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分布特征,总结我国民族分布特点。3、运用资料联系实际说出我国少数民族政策。4、查阅图文资料,说出我国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重点: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难点: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政策。教学方法问题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学法指导自学、分组合作学习教学过程1、情景创设,导入新课播放“爱我中华” flash动画,引入新课“多民族的国家”,初步感受我国不同民族的文化。2、展示目标,自主学习(1)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根据学习目标,自学课本,勾画重点。(2)展示问题,检验民族构成部分的学习效果。3、精讲多练,掌握重点环节一、“看歌词,找民族”。利用歌词中给的信息,在民族分布图中找到鄂伦春族、赫哲族、苗族、佤族等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总结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征。实事链接:两会赫哲族代表刘蕾和赫哲族的鱼皮文化。感受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体会民族平等、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民族政策。环节二、班级民族构成小调查。结合班级民族调查的结果和民族分布图,分析我国汉族分布的特征。并总结出我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环节三、辨认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文字。由我国的五个自治区引入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辨认人民币上的四种少数民族文字(分别对应除宁夏回族自治区外的另外四个自治区的主要民族的文字)。再次感受我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平等、尊重。4、小组合作,体验之旅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民族风情体验之旅”。环节一、教师选取一个民族,进行体验活动的示范。环节二、小组合作学习。展示活动要求:各小组从蒙古族、藏族、傣族、朝鲜族、维吾尔族、回族六个民族风情体验项目中任选一个,设计出体验计划,包括体验目的地、美食、音乐(乐器)、舞蹈体育活动、传统节日等。环节三、分享各组体验计划。5、归纳总结、延伸探究结合板书回顾本节学习目标,并根据目标设计习题当堂检测学习效果。拓展作业:课上未能展示体验计划的小组,自制民族风情之旅小报或PPT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