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复杂多变的关系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复杂多变的关系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九年级下册导学案9-1-1-2
课题 1.2复杂多变的关系 课型 新授课 课时:1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多极化的发展进程,认识多极化的意义,理解国际竞争的实质 能力目标:学会用全面的、辩证的观点看问题,理解整个世界的复杂多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国际交往中,要积极深化合作,逐渐摒弃你输我赢的旧思维,树立合作过的新理念
重点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难点 竞争与合作的国际关系
课前案
(一)自主预习
参照《知识清单》,(铅笔)标划出重点段、核心句、关键词,落实在课本上。
(二)活动准备
(小组承包责任制)
编号 主题 内容 流程 展示方式
小组展示 1 介绍一个国家 P10“探究与分享” 情境创设 活动体验 问题设定 观点生成 评价引领 记者调查 视频回放 情境再现 小品表演 ……… 以大家最喜欢的方式来展示
2
3 新兴经济体 P11“探究与分享”
4
5 国家间合作 P13“探究与分享”
6
课堂案
(一)春---生(问题引领→自主生成) 5分钟
1.世界格局发生变化的表现和影响。(P10)
(1)表现:①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②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③一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推动世界多极化
★(2)影响:世界多极化使多种国际力量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这有利于各国通过协商解决各种问题,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2.国家关系的调整的表现?(P12~14)
(1)各国在经济、政治、安全、文化等领域深化合作,寻求发展。
(2)国家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
(3)世界不断发生变化,各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利益关系也在改变。
★3.面对国家关系的变化,我国的做法。(P14)
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为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作着不懈的努力。
(二)夏---长(交流合作→共享共长) 5分钟
组内交流,达到共识;
组际合作,夯实基础
(三)秋---收(特色展示→深度探究) 20分钟
特色展示
小组课堂特色展示活动
【活动主题】
【展示方式】
【人员及分工】
【过程设计】
1、开场白:(介绍活动主题,导入情境):
2、简要流程
3、问题设计(明理,析意,践行)
(1)
(2)
4、结束语(微点评):(回扣主题,亮明观点):
深度探究
(四)冬---藏(归纳凝练→内化升华) 5分钟
核心观点:
1.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2.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4.任何国家都难以单独主宰世界事务。
5.国家间既有合作, 又有竞争。国际竞争需要各方共同遵循一定的国际规则。
6.当今世界, 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7.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为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作着不懈的努力。
内化运用:
1.在某学校“时事政闻”社团活动中,围绕“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话题,同学们众说纷纭。下列同学的观点正确的是( )
①小雯: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
②小林: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③小斌:合作与竞争已成为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
④小雪: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今年是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50年来,中国是始终奉行和维护多边主义的国家。倡导和践行多边主义。不仅是中国的坚定选择,也是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选择。这说明了( )
①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多极化中最重要的力量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多边主义是人间正道
③世界多极化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④新的世界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已经建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影响深远,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我国要( )
①坚持中国优先原则,反对经济全球化
②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
③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④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的新型国际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去年以来,美国特朗普政府挥舞制裁大棒,企图通过制裁我国华为等高科技公司,打压我国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华为公司推出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高科技产品——5G芯片,有力地反击了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制裁。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国家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
②国际竞争需要各方共同遵循一定的国际规则
③只要商品生产和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完成,就能消除国家间存在的恶性竞争
④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课后案
(一)布置作业:
1.画本节的思维导图;
2.背默本节的核心观点和核心考点。(与在作业本上)
(二)学习评价
姓名 课前 课堂参与 课后 总分
预习 提评 春生 夏长 秋收 冬藏 作业 检测
10分 10分 40分 10分 30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