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九年级下册导学案9-2-4-1
课题 4.1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课型 新授课 课时:1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对中国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不惧怕,勇于担当 ②看到中国面临的机遇,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能力目标: ①通过分析有利于发展的因素,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②通过了解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做敢于担当,勇于担当的中国人 知识目标: ①了解有利于发展的内部条件 ②清楚中国发展有利的外部环境 ③看到国家发展中面临的挑战,理解这些挑战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重点 新的发展契机
难点 新风险 新挑战
课前案
(一)自主预习
参照《知识清单》,(铅笔)标划出重点段、核心句、关键词,落实在课本上。
(二)活动准备
(小组承包责任制)
编号 主题 内容 流程 展示方式
小组展示 1 我国已具备的发展条件 P41“探究与分享” 情境创设 活动体验 问题设定 观点生成 评价引领 记者调查 视频回放 情境再现 小品表演 ……… 以大家最喜欢的方式来展示
2
3 中国制造 P44“探究与分享”
4
5 利比亚撤侨 P44“探究与分享”
6
课堂案
(一)春---生(问题引领→自主生成) 5分钟
★1.中国面临新的发展契机有哪些?(P41-P42)
(1)国内:中国已具备良好的积累,为经济发展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国际: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中国发展面临的新的风险与挑战有哪些?(P43-P45)
(1)国内:①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②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制造”需要转型升级。
(2)国际: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带来了各种挑战。
★3.面对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国应该怎样做?(积极应对)(P45)
(新教材:我们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路定力,办好自己的事,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二)夏---长(交流合作→共享共长) 5分钟
组内交流,达到共识;
组际合作,夯实基础
(三)秋---收(特色展示→深度探究) 20分钟
特色展示
小组课堂特色展示活动
【活动主题】
【展示方式】
【人员及分工】
【过程设计】
1、开场白:(介绍活动主题,导入情境):
2、简要流程
3、问题设计(明理,析意,践行)
(1)
(2)
4、结束语(微点评):(回扣主题,亮明观点):
深度探究
(四)冬---藏(归纳凝练→内化升华) 5分钟
核心观点:
1.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机遇稍纵即逝。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发展就能再上新台阶;坐等观望,犹豫懈怠,往往错失良机,陷于被动。
3.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综观国际国内形势,我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4.我们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路定力,办好自己的事,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内化运用:
1.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要加强对国际经济形势的研判分析,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保持国际供应链畅通,保障各类经贸活动正常开展。面对经济全球化,我国要( )
A.积极顺应历史潮流,主动迎接挑战和机遇
B.有力有序地推动复工复产,主导世界经济
C.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确保只赚不赔
D.制定相关规则,保障我国外贸世界第一位
2.如果我国能够抓住新工业革命的宝贵机遇,在关系核心竞争力的一些领域取得突破,就可以实现经济发展动力转换,解决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从而迈向制造强国。我国能够实现这一转型的良好基础是( )
A.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
B.许多国家为谋求经济的稳定与增长,需要与中国开展深入合作
C.今日中国民富国强,政通人和,社会稳定,综合国力跃居全球首位
D.中国已经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经验、基础设施等领域具备良好的积累
3.中国的发展之路,是一个不断迎接挑战、步步向前的过程。下列属于我国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是( )
①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制造”需要转型升级
②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③一些国家因政府更迭而导致政策法规发生变化
④中国提出的发展理念,在国际上得不到响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在复杂形势下,中国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备受瞩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下面古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5.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仍待创造。中国的未来将会更美好,但是前面的道路依然漫长。走在发展的道路上,机遇与挑战并存。下列属于我国面临的新的发展契机的是( )
①我国百业俱兴,政通人和 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③劳动力成本上升 ④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有人认为,国际第四次产业转移正在进行,大量低端制造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从中国转移到越南、印尼等东南亚国家。第三次产业转移发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亚洲四小龙把纺织、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的沿海,除了香港外,新加坡、台湾、韩国都保留了高端制造业。这对“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启示是( )
①中国不再需要传统制造业
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关键技术
③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服务好中端产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④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推进世界经济一体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课后案
(一)布置作业:
1.画本节的思维导图;
2.背默本节的核心观点和核心考点。(与在作业本上)
(二)学习评价
姓名 课前 课堂参与 课后 总分
预习 提评 春生 夏长 秋收 冬藏 作业 检测
10分 10分 40分 10分 30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