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备考:结合思想政治知识点学习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高考备考:结合思想政治知识点学习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资源简介

结合思想政治知识点学习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2021年10月13日至14日,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在我国政治发展史乃至世界政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全新政治制度。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个概念的提出有一个过程。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时,第一次提出“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2021年3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修正草案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修正草案中,“全过程民主”被明确写入这“一法一规则”。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又特别提出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其中加入了“人民”二字。
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的旗帜。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集中概括了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深刻阐明了我国人民民主的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为新时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供了指引和遵循。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人民民主,就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形成了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构建了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全体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要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更好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国家各项工作都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凝聚起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要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保证人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利,民主选举产生人大代表,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确保党和国家在决策、执行、监督落实各个环节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的声音;完善人大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推进人大协商、立法协商,把各方面社情民意统一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中。
  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是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中成长,也必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不断发展。前进道路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质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我们就一定能不断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作出充满中国智慧的贡献。
文字资料选自人民网

知识点:
1.公民参与政治生活
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国家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和依法实施处罚方面,对任何公民一律平等。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根据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另一方面,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③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④我国公民要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有序参与的要求:遵循宪法、法律、规则和程序参与;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推进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措施
国家:
①完善法律、规则、程序,为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提供制度保障。
②加强管理和服务,引导公民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维护公民的政治权利。
党:
①坚持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引导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自觉维护公民的政治权利。
②坚持走群众路线,引导广大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公民:
①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政治生活。
②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3.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需要与民主监督进行区分),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②专家咨询制度,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③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④社会听证制度,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4.民主管理
在农村,村民委员会(在城市,居民委员会)是村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没有自我组织)。注意:村委会和居委会的性质不是基层政府,不具有行政功能。
①村民自治的内容:
村民选举:直接选举村干部。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村民决策:凡是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都由村民会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讨论决定。
村民管理:通过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等形式,规范村民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村里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事情自己办、自己难题自己解决”的有效途径。
村民监督:通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等形式,保证村民能切实监督村委会的工作和村干部的行为,使村民自治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②意义: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实行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5.民主监督
①意义:实行民主监督,既有利于被监督者改进工作。也有助于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②措施:公民要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一方面,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行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另一方面,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6.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①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②民主集中制的具体表现:
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法律制定和重大决策少数服从多数民主决定。
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其他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

7.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①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②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和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完善各种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中共坚持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公民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人大严格依法立法,民主立法,科学立法。

8.为什么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协商民主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更好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②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③它有利于充分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④有利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⑤有利于发挥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维护社会团结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9.如何把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①坚持完善中国共产党对协商民主的政治领导,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优势,加强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巩固发展和谐的政党关系。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各级人大在重大决策之前应进行充分协商,广泛听取民意,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③各级政府应有效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加强政府协商,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切实解决人民关心的利益问题。
④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机构的作用,通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不断提高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⑤建立健全基层协商民主制度,稳步开展基层协商,更好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9.怎样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①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
②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⑤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就要健全民主制度,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就要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就要激发民主活力。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⑧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就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⑩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发挥人民政协的重要作用。
PAGE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