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3 2.1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课件+教学设计+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3 2.1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课件+教学设计+视频)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2.1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第二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课标要求
引述党章规定, 明确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相信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定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念。
科学精神:理解衡量一个政党的先进性,就是看它在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等方面所具有的优于其他政党的特质,看它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不同阶段所起的引领作用。
法治意识:了解党章,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
公共参与: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立足实践、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
巾 帼 英 雄
(一九一四年十月)
寂寂荒郊,茫茫旷野。时则晨星隐隐,晓雾沉冗。几处烟云,一湾流水。凉风吹帽,细雨沾衣。茹茵碧草,回旋路左。一似狼野犬,狂吠道旁。遥望一带丛林、尽是苍苍古柏,间有桃杏数株,亦已凋零殆尽。四围丘墓,杳无人烟。当此时际,远远有一少年,踟蹰长堤,一青衣女子及龙钟苍头,负一巨簏随其后。其行趔趄不前,眉宇间一似重有忧者。平原十里,一望无垠。行行重行行,烟雨迷茫,不知去路……
不过,这个小说写到一半,“飞飞”就断更了,通过周恩来纪念网上的一段文字,可以一窥当年时代的动荡,“1915年1月19日,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向袁世凯提出中日密约‘二十一条’……袁世凯卖国的消息一经传出,遭到了全国各界人民的强烈反对。反袁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在神州大地激荡,南开校园顿时失去平静。”
“周恩来为了反对‘二十一条’和后来袁世凯称帝,鼓动同学把南开学校礼堂门楣上用袁世凯的号‘慰廷’题的‘慰廷堂’的横匾摘下来砸掉。6月6日,他在敬业乐群会上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愤怒声讨日本侵略者和袁世凯的卖国罪行,大声疾呼:‘要求废除二十一条的卖国条约!’”
显然,这个世界上,出现了比写武侠小说更迫切的事,等待着周恩来去实现!
周总理“弃坑”小说被翻出,网友:作者去拯救中华民族了!
“作者前去拯救中华民族了
小说自此无限期停更”
“今生已报国,来世再填坑”
“拖更理由:对不起,读者们
我要去拯救天下苍生了”
……
共和国
就是他的作品
新中国
就是他续写的结局
主议题: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
子议题1:追忆往昔,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拯救中华民族,续写伟大结局?
子议题2:放眼今朝,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以人民为中心的?
子议题3:畅享未来,从脱贫攻坚到共同富裕,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你有何愿景?
议题1: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拯救中华民族,续写伟大结局?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1、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就是清楚地向世人表明了党的鲜明的阶级性。
中国共产党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则进一步强调了党的广泛的群众性。我们党从来就不仅代表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同时也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党的阶级性、先进性,离不开党的群众性。党的阶级性、先进性是建立在广泛的代表性基础上的。
一、党的性质和宗旨
(1)是什么
根本立场:人民立场。
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根本立场和根本宗旨
(2)具体要求
A、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B、在任何时候,党都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同甘共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更不允许任何党员凌驾于群众之上。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内涵
立党为公,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 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
执政为民,就是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党的执政理念
①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2、原因
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央视网消息:为巩固疫情防控成果,鼓励人们就地过年,近日,全国多地都发布了保障人民群众就地过年的措施,涉及群众出行、生活保障、货运物流、安全生产等方面。
江苏:发布通知做好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
上海:高校暖心后勤为学生在校过年提供保障;
河南洛阳:向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免费食宿免费游园;
四川成都:就地过年 半成品年夜饭热销……
国家主席习近平6日中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的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
习近平说:“我知道你去参观了中国的党史馆,我们现在做的工作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让大家不忘初心,为人民服务,我们没有自己的利益。我觉得你是一个非常有理想的人,有理念的人,你专门去看我们的党史(展览)馆,我们愿意和你进一步加强党际交流。”
议题2:放眼今朝,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以人民为中心的?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到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总会深入基层,走到群众中间,拉家常、问冷暖、听民声。这份不变的牵挂,温暖人心。
(1)为人民: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牢记执政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坚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3、具体要求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29日对执行防疫政策明确提出“五不得”。根据要求,各地既要科学精准落实防疫措施,又要对群众饱含温情,解决实际困难,坚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
国家卫健委官网开设春节返乡路留言板,可在这里反映返乡途中遇到的“层层加码”等问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将进行核实、督促整改。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春节期间及节后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说,春节期间,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整体平稳,但仍有局部聚集性疫情的发生和扩散,要采取坚决果断措施快速控制疫情。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1月29日开通“春节返乡路”公众留言板,各地积极与留言群众沟通,认真核实。有的地方及时调整政策、发布公告,有的地方开通本地留言板,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让群众的返乡之路更顺畅、更温暖。当前正值春运返程高峰,各地要继续按照相关要求,分地区、分人群科学精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保障人员安全有序流动。
(2)靠人民:就是要坚持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切实做到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这个春节
新华社“寻找中国之美”
第16季“幸福中国年”
拍摄地:
江苏·无锡
拍摄地:
辽宁·沈阳
拍摄地:
陕西·西安
拍摄地:
河北·廊坊
拍摄地:
湖北·十堰
拍摄地:
上海
拍摄地:
陕西·咸阳
拍摄地:
北京
拍摄地:
江西·赣州
(3)领导人民:必须坚持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1978年
1990年
2020年
2050年
2000年
2035年
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使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议题3:畅享未来,从脱贫攻坚到共同富裕,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你有何愿景?
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对于美好生活,人们联想到的词汇主要包括:
家庭层面
国家层面
团圆、温馨、恩爱、亲情、爱情、陪伴等内容,以及事业、工作和理想等内容。
稳定、小康、国泰民安、安居乐业、公平、和平、社会保障、安全、丰衣足食等。
有车、有房、财富、富有等和经济有关的内容,也包括阳光、绿色、环保等。
个人层面
到21世纪中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新时代的美好愿景
课堂总结
党的性质和宗旨
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的执政理念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性质:先锋队性质
内涵:
原因:
具体要求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试金石、人民地位
坚持党的宗旨
坚持基本路线
根本立场:人民的立场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
统编版必修3《政治与法治》
课题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政治 年级 高一
课标要求 引述党章规定, 明确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
学习 目标 必备知识:党的性质、根本立场和根本宗旨;党的执政理念。 关键能力:通过对课本的梳理,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分析和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核心 素养 政治认同:相信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定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念。 科学精神:理解衡量一个政党的先进性,就是看它在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等方面所具有的优于其他政党的特质,看它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不同阶段所起的引领作用。 法治意识:了解党章,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 公共参与: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立足实践、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
重点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
难点 1、贯彻落实党的执政理念的具体要求 2、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
议题 主议题: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 子议题:1、追忆往昔,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拯救中华民族,续写伟大结局? 2、放眼今朝,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以人民为中心的? 3、畅享未来,从脱贫攻坚到共同富裕,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你有何愿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视频:作者停更小说去拯救天下苍生! 观看视频 思考议题 感受以周总理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拯救中华民族。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结合视频,引导学生学习掌握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根本立场和根本宗旨。 通过怀念周总理,感受党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探究1: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拯救中华民族,续写伟大结局? 探究成果: 一、党的性质和宗旨 1、性质 2、根本立场和根本宗旨 通过回顾过去和对课本的梳理,了解党章,了解党章,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相信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念。 通过对知识的整合梳理,提高综合思维能力。
结合习总书记深入基层,理解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内容,结合疫情防控下在群众出行、生活保障、货运物流、安全生产等方面保障人民群众就地过年的措施,理解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原因。 通过国务院对于返乡过年防疫禁止层层加码,以及年后返程保障人员有序流动,新华社“寻找中国之美”,党的基本路线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理解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要求。 探究2:放眼今朝,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以人民为中心的? 探究成果: 二、党的执政理念 1、内涵 2、原因 3、具体要求 (1)为人民 (2)靠人民 (3)领导人民 通过教学,相信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解衡量一个政党的先进性,就是看它在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等方面所具有的优于其他政党的特质,看它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不同阶段所起的引领作用。
通过教学,引导学生畅享未来,了解中国共产党在脱贫攻坚中的取得的伟大成就,并进一步为了共同富裕,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奋斗。 憧憬未来,从个人层面、家庭层面,国家层面畅享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探究3:畅享未来,从脱贫攻坚到共同富裕,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你有何愿景? 探究成果: 4、新时代的美好愿景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立足实践、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
课堂小结 本课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展开分析。通过教学,让学生三个子议题,理解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憧憬未来,提出对新时代的美好愿景,并积极投身于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