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认识经济全球化 课件(31张PPT)+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认识经济全球化 课件(31张PPT)+素材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选择性必修1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6.1 认识经济全球化
第六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
第三单元 经济全球化
导入新课:
视频:《与世界对话:习近平怎么看经济全球化》
目 录
CONTENTS
内涵及主要表现
客观必然性及成因
重要载体——跨国公司
01
02
03
第一部分
经济全球化
的内涵及主要表现
感受经济全球化
世界商品走向中国
中国商品走向世界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第一节 认识经济全球化
含义:商品、服务及技术、资金、劳务等要素,通过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和广泛配置,世界经济出现了高度融合的局面,这就是经济全球化。
要素快速流动:商品、服务及技术、资金、劳务等要素快速跨国、跨地区流动。
活动超越国界: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使各国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成为紧密整体: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整体,世界经济高度融合。
经济全球化最主要、最鲜明的特征:
各国经济高度对外开放、深度相互依赖、全面相互融合。
华为P50配件厂商
芯片:麒麟9000 4G,高通骁龙888 4G处理器
系统:鸿蒙 传感器:日本索尼IMX800
镜头:德国徕卡 屏幕:维信诺
下列材料分别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哪一表现?
华为在1996年确立了对外投资战略:
1997年,华为在巴西投入3000多万美元建立了资企业。
2003年,华为与埃塞俄比亚电信公司签署金额超2000万美元的交换产品合同。
2017年11月,华为与英国电信宣布合作计划,投资2500万英镑成立剑桥研发小组。
2020年2月,华为提出将在法国建厂生产5G设备,项目预计带来10亿欧元的年产值。
华为在海外市场的表现一直十分抢眼。2019年上半年,我的高端智能机(P&Mate系列)在德国、波兰、日本等20多个大国市场,发货量同比增长超过100%,创下了发布28天全球销量超150万台的成绩。
生产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
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协作不断深化、加强。
原因:
世界各国的生产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各国的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表现:
充分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节约社会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
作用:
(1)生产全球化
如果一国生产某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另一个国家,我们就可以说相对于另一个国家,该国生产某产品存在比较优势。比较优势不仅存在于国家之间,也存在于地区之间、个人之间。比较优势的存在是形成分工的重要基础。
——大卫 李嘉图
甲国
每人的劳动生产率
生产


800千克
或生产
600千克
乙国
每人的劳动生产率
生产


1000千克
或生产
1200千克
根据两国的比较优势,思考:
⑴甲乙两国存在的比较优势各是什么? ⑵甲国和乙国应该如何进行贸易?
探究与分享
提示:根据比较优势理论,甲国应该生产粮食,乙国应该生产肉类,甲国向乙国出口粮食,从乙国进口肉;乙国向甲国出口肉,从甲国进口粮食。
“两利相权取其重, 两弊相衡取其轻。”
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2)贸易全球化
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国际分工的深化。
原因:
世界各国都被卷入国际市场交换之中,对国际贸易的依赖度不断提高。国际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参与交换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交易范围越来越大。
表现:
商品、服务、资本、技术、劳务。
交易范围:
相关链接:
国际贸易的形式
出口贸易
将本国所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输往国外市场进行销售。
进口贸易
将外国商品输入本国市场进行销售。
转口贸易
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不直接买卖商品,而是通过第三国进行商品买卖。
过境贸易
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进行的商品买卖活动,其运输如果必须通过第三国国境,对第三国而言,就构成了该国的过境贸易。
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货币不同,怎么进行交易呢?
(3)金融全球化
原因:
伴随着生产和贸易全球化,国际金融市场迅速扩张。
表现:
形成了以国际金融中心为依托,通过信息网络运行的、全球统一的、不受时空限制的、国内外金融市场相互贯通的、无国界的全球性金融市场。
包括:
资本流动全球化、金融机构全球化 、金融市场全球化。
例如:银行、保险、信托、证券、租赁等。
【方法点拨】如何区别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表现 侧重点 关键词
生产全球化 强调在生产领域的全球合作,产品制造的全球化 分工生产
贸易全球化 强调在交换领域全球销售,即产品销售的全球化 世界市场
金融全球化 强调在投资领域的资本流动,资本投资的全球化 跨国投资、兼并、收购
第二部分
经济全球化
的客观必然性及成因
工业革命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运输业出现了轮船和蒸汽机车,把以前“潜在”的世界市场变为现实的世界市场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轮船和铁路更大范围使用,出现了汽车和飞机,电报的发明是信息传递速度提升。世界各国的联系比以往提高一步
第三次工业革命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到现在,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飞机、电脑和卫星的运用,便利了无形商品和要素的流动,使世界真正变成一个“地球村”
物质技术基础
新的科技革命
运输和通信手段发生革命性变化
发达国家物质生产能力达新高度
生产力不断扩大
国内市场狭小
扩张国外市场
全球性的、低成本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网络
经济全球化
新的科技革命
运输和通信手段发生革命性变化
发达国家物质生产能力达新高度
1.客观必然性: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根本动力)
2.根本动因: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
当利润达到10%的时候,他们(资本)将蠢蠢欲动;
当利润达到50%的时候,他们将铤而走险;
当利润达到100%的时候,他们敢于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
当利润达到300%的时候,他们敢于冒绞刑的危险。
———《资本论》
对利益的不断追求,驱使资本不断突破疆域的限制,在全球到处落户,到处投资,到处开发,使得商品、服务、技术、资金、劳务等在全球范围自由流动。
3.体制基础: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经济全球化,没有市场经济的全球化,也就没有真正的经济全球化。
市场经济也是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量,正是市场竞争打破了经济运行的国家和地域限制, 把世界经济联结成一个整体的全球经济,形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
双循环格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是国际分工的产物,是市场交换关系突破国家和地区界限而扩展到整个世界的结果。狭义上的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相互间进行交换的场所或领域。广义上的世界市场是指国际流通领域包括商品、服务、资本、技术、劳务等各种交换关系与交换机制的总和。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就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
世界市场形成对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国际关系的加强产生了推动作用。首先促进了世界各国生产力的发展,其次,进一步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促使东方国家新的社会经济结构发展壮大,最后,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推动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相关链接:
在全球的生产、贸易、资本流通中,谁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呢?
跨国公司
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第三部分
经济全球化
的重要载体——跨国公司
目前全球大约有8万家跨国公司,它们大约控制着世界生产总值的30%、世界贸易的60%、技术研究开发及技术转移的70%、以及海外直接投资的9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于1987年在中国深圳正式注册成立,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华为约有18万名员工,业务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华为自创立以来,基于研发、运营、销售等业务的需求,先后在170个国家投资成立了240余家子公司。
1.跨国公司的含义
跨国公司是指以母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大型企业。
跨国公司的大规模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相关链接:跨国公司的三要素
2.跨国公司的生产与经营
01
目的:实现最大利益
02
03
投资动机:收入动机,如追求规模经济效益、开拓新市场和克服贸易壁垒;成本动机,如降低生产成本或交易成本、从国外获取稳定廉价的生产资源、享有东道国的比较优势和优惠政策、充分利用本企业的垄断优势。(相关链接)
投资方式:对外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创立新企业,或并购现有企业,或扩张原有企业,利用世界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经营。
材料:华为经过10多年的努力拓展,华为已经初步成长为一个全球化公司。在海外设立了22个地区部,100多个分支机构。
在美国、印度、瑞典、俄罗斯及中国等地设立了17个研究所,每个研发中心的研究侧重点及方向不同。采用国际化的全球同步研发体系,聚集全球的技术、经验和人才来进行产品研究开发,使华为的产品一上市,技术就与全球同步。
华为还在全球设立了36个培训中心,为当地培养技术人员,并大力推行员工的本地化。全球范围内的本地化经营,不仅加深了华为对当地市场的了解,也为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思考:结合材料,谈谈跨国经营积极和消极影响?
3.跨国公司的影响
影响
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到处奔走,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国际分工的深化
形成了以公司内部分工和贸易为基础的国际经济体系,促进了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全球的科技合作与进步;
积极:
如不考虑母国或东道国的国家利益,实行跨国行业垄断、破坏国际市场的公平竞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落后产能和环境污染等。
各国必须制定相应政策,尽可能减少跨国公司的负面影响。
消极:
影响因素 经济全球化
根本因素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物质技术基础 新的科技革命,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网络的发展
根本动因 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
体制基础 市场经济体制
直接动因 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主要载体 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的迅速扩张,起了推动作用
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知识整合:
知识框架
课堂巩固
1.“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想人为切断各国经济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产业流、人员流,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这段话旨在强调经济全球化( )。
①符合世界经济发展规律,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趋势不可逆转
②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③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在一起
④应包括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等多个方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课堂巩固
2.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提出,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要健全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反垄断审查、国家技术安全清单管理、不可靠实体清单等制度,我国这样做旨在( )
①提高民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②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国家安全
③限制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
④减少跨国公司对我国的负面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