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考热点】时政解读及原创模拟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中考热点】时政解读及原创模拟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2中考热点】时政解读及原创模拟试题
政治、经济版块
1
1、.近日,据国家医保局最新消息,截至2021年末,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6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全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2.8万亿元,总支出2.4万亿元。
考点链接: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民生为本。
2
2、1月14日,中国外贸再次迈上了新台阶。海关总署14日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以美元计价,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6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数据显示,在2013年首次达到4万亿美元后,我国外贸在2021年内连续跨过5万亿、6万亿美元两大台阶,达到6.05万亿美元。这一年的外贸增量达到了1.4万亿美元,相当于2005年全年外贸规模。
考点链接:改革开放;对外开放;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的引擎;共享理念;中国经济助力抗疫
3
3、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刘宏武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考点链接:反腐永远在路上;违法犯罪;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监察机关是防止职务违法犯罪的机关;。
社会、法律版块
4
4、近三年,广东、江西、浙江等地均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穿山甲的新鲜洞穴,并拍摄到活动影像。
考点链接:我国生态环境进一步好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物多样性。
5

5、浙江杭州一老人落水,路过的市民魏凯看到后,毫不犹豫跳入水中将老人救起。
考点链接: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关爱社会;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22年中考时政原创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浙江杭州一老人落水,路过的市民魏凯看到后,毫不犹豫跳入水中将老人救起。魏凯的事迹深深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是因为( )
①在他人需要救助时,能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②在面对危机时,能够珍爱和善待他人的生命
③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演绎生命的美丽和价值
④对自己的生命健康负责,不要轻易救人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近三年,广东、江西、浙江等地均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穿山甲的新鲜洞穴,并拍摄到活动影像。这一现象反映了我国( )
A.生态修复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
B.已经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C.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全体人民共识
D.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重大成就
3.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刘宏武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以上的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属于( )
A.监察机关 B.行政机关 C.法机关 D.权力机关
4.2022年1月14日,中国外贸再次迈上了新台阶。海关总署14日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以美元计价,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6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我国与世界各国贸易进一步增强。这说明了( )
①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②经济全球化让国家之间的联系更紧密
③我国经济的发展领先世界的发展
④当今世界是开放互动的世界
A. ③④ B. ①② C.②④ D.①③
5.近日,据国家医保局最新消息,截至2021年末,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6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全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2.8万亿元,总支出2.4万亿元,建立了世界最大的全民医疗保障网。这说明了( )
A.我国已赶超发达国家,居世界第一
B.医疗保障是我国的中心工作
C.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根本目的
D.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二.2022年广东新型中考试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月14日,中国外贸再次迈上了新台阶。海关总署14日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以美元计价,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6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数据显示,在2013年首次达到4万亿美元后,我国外贸在2021年内连续跨过5万亿、6万亿美元两大台阶,达到6.05万亿美元。这一年的外贸增量达到了1.4万亿美元,相当于2005年全年外贸规模。
材料二: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1)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怎样的新常态
(2)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材料一、二体现了哪些发展理念 并阐述这些理念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
CDABD
(1)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的新常态:第一,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的经济体量已经今非昔比。2013年一年中国经济的增量就相当于1994年全年的经济总量,可以在全世界排到第17位。即使是7%左右的增长,无论是速度还是体量,在全球也是名列前茅的。第二,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有人担心,中国经济增速会不会进一步回落,能不能爬坡过坎 风险确实有,但没有那么可怕。中国经济的强韧性是防范风险的最有力支撑。我们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以确定的战略和所拥有的政策储备,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我们正在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这有利于化解各种成长的烦恼。中国经济更多依赖国内消费需求拉动,避免依赖出口的外部风险。第三,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2014年前三个季度,中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5%,超过了投资。服务业增加值占比46.7%,继续超过第二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分别为12.3%和11.1%,明显高于工业平均增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6%。这些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质量更好、结构更优。第四,新常态下,中国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简言之,就是要放开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用好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比如我们改革了企业登记制度,前三个季度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920万户,新增企业数量较2013年增长了60%以上。
(2)我国的发展理念及这些理念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国发展全局发生历史性变革。新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新的发展阶段基本特征的深刻洞察和科学把握,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创新,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构建发展新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税收制度,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协调,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绿色,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开放,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必须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共享,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