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3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 教学设计---人教版(人文地理)下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危害。
能力目标:能结合具体的环境问题,从不同角度分析造成我国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的原因,认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学时重点 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形成的原因。
学时难点 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
2.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2021世界十大环境问题
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越来越迅速,但是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环境问题,也使得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现在巴拉排行榜网小编为大家说说2021世界十大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排榜首,想了解更多的朋友们一起往下看吧!
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生产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向大气释放的温室气体,温室气体不断增加,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对全球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较高的温度可使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每10年将升高6厘米,因而将使一些海岸地区被淹没。全球变暖也可能影响到降雨和大气环流的变化,使气候反常,易造成旱涝灾害,这些都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和破坏,全球气候变化将对人类生活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
2、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
在离地球表面10~50千米的大气平流层中集中了地球上90%的臭氧气体,在离地面25千米处臭氧浓度最大,形成了厚度约为3毫米的臭氧集中层,称为臭氧层。它能吸收太阳的紫外线,以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并将能量贮存在上层大气,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但臭氧层是一个很脆弱的大气层,如果进入一些破坏臭氧的气体,它们就会和臭氧发生化学作用,臭氧层就会遭到破坏。臭氧层被破坏,将使地面受到紫外线辐射的强度增加,给地球上的生命带来很大的危害。研究表明,紫外线辐射能破坏生物蛋白质和基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造成细胞死亡;使人类皮肤癌发病率增高;伤害眼睛,导致白内障而使眼睛失明。
《生物多样性公约》指出,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的生物体,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它包括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新的物种,同时,随着生态环境条件的变化,也会使一些物种消失。所以说,生物多样性是在不断变化的。 近百年来,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和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加之环境污染等原因,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及其生态系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生物多样性也受到了很大的损害。有关学者估计,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万种生物物种灭绝,平均每天灭绝的物种达140个,估计到21世纪初,全世界野生生物的损失可达其总数的15%~30%。在中国,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压力,对生物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坏,生物多样性所遭受的损失也非常严重,大约已有200个物种已经灭绝;估计约有5000种植物已处于濒危状态,这些约占中国高等植物总数的20%;大约还有398种脊椎动物也处在濒危状态,约占中国脊椎动物总数的7.7%左右。因此,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以及这些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活条件,同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3、生物多样性减少
1、全球气候变暖
2015年2月28日,前央视记者柴静推出了她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引发网友热议。柴的女儿,这个在2013年1月那场侵袭25个省市的大雾霾中被怀上的小生命,居然一出生就被诊断为肿瘤。柴静随即辞职,展开历时一年、自费上百万的深度调查,去寻找雾霾元凶。正如她所说,这是一个母亲和雾霾之间的私人恩怨。
(师)柴静在纪录片中提出了三个疑问:雾霾是什么?怎么来的?该怎么办?这也正是我们今天这堂课要学习的——直面中国的环境问题
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一、中国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
(师)结合你的身边实际或所了解的信息,说一说你知道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学生回答)
出示图片,让学生判断属于环境问题的哪一种,并归纳出
生态环境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
环境污染: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污染
1、生态破坏——以荒漠化为例
让学生观察图8—29,思考:我国荒漠化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西北地区)
出示《正在荒漠化的呼伦贝尔草原草原》,
(1)结合七年级所学内容,从位置、气候、降水几个方面说明呼伦贝尔地区的自然条件。
●位置:大兴安岭以西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北风盛行。
●降水:年降水量230-350毫米,多集中在7-9月
(2)结合图8-30,分析呼伦贝尔草原的荒漠化,除了自然原因,还有哪些人为因素?(过度开垦和放牧)
(3)荒漠化会给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哪些负面影响?
●生态:使土地退化,土壤结构破坏,土壤养分流失。
●人口:带来饥荒,使很多人陷入贫困。
●经济:影响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影响牧草的生长,使适于牲畜食用的草种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消失,草场载畜能力大为下降。
2、环境污染——以黄河水污染为例
(1)出示图8-34,说出受到污染的黄河河段和支流。
(黄河中下游的水体不同程度的受到污染,其支流大黑河、渭河、洛河、湟水和汾河污染严重。)
(2)活动: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黄河遭受污染的报道?
(3)结合图8-35,分析黄河水污染的原因。
(黄河流域工业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沿袭低投入、高消耗、重污染的发展模式,小造纸厂、小化工厂、小制革厂等严重污染企业发展很快,数量不断增多,防治污染能力差。此外,黄河流域的生活污水也处于治理不佳的状态。)
(师)综合前面的内容,我们来概括一下我国环境问题的成因。
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和人口持续增长的阶段。
2、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较低的技术、管理水平,都使人与环境的关系渐趋紧张。
(承转)近年来,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由环境问题导致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巨大。
三、环境问题的危害
出示一组图片,分析说明环境问题的危害: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危害人们的健康,影响社会安定,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师)正如柴静所说,每一天我们都在呼吸,每一天我们都被伤害,我们又岂能等待?——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我们该怎么办?
四、解决环境问题的对策
(问)针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你认为国家、企业、公民个人分别应当怎么做?
学生各抒己见,最后归纳总结。
国家: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立法,打击破坏环境行为,及时治理环境问题,倡导全民保护环境。
企业:遵守国家保护环境的法规,在生产中注重环保,利用科技减少生产中的废气废水等的排放。
个人:宣传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树立环保意识;遵守环境保护的法规,与破坏环境行为作斗争;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保护环境,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
活动3【活动】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让学生再次体验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珍惜、爱护,我们要与自然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