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师长情谊—冲刺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讲练测(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03 师长情谊—冲刺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讲练测(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冲刺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03 师长情谊
【中考考情】
考点 课程标准 2022年命题预测
师生之间 了解教师的工作,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感情 1.背景:名人尊师故事、2020年教师节表彰大会、国家领导人关于尊师重教的讲话、学生与老师交往的生活情境等。2.角度:教师职业的特点、正确对待不同风格的老师、教学相长、良好师生关系的内涵和要求等
亲情之爱 1.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2.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3.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1.背景:最美孝心少年或孝老爱亲模范的事迹、母亲节或父亲节等开展的相关活动、中学生与父母产生冲突的现象或事例、漫画、名言警句等。2.角度:家庭的意义、孝亲敬长的原因和要求、亲子冲突的原因和化解方法、创建和谐家庭的要求
【思维导图】
【考点梳理】
考点1.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重要内容。
(1)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2)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3)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亦师亦友)
(1)彼此尊重,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开始。(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基本道德修养,不仅体现在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态度,且表现在我们与老师日常的言谈举止中。)
(2)平等相待、相互促进,和老师成为朋友。
考点2.知道孝亲敬长的原因,掌握创建和谐家庭的方法
1.孝亲敬长的原因
(1)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
(2)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2.创建和谐家庭的方法
(1)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可以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
(2)有效交流和沟通。(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的变化)
【考点检测】
单项选择题
1.对下面漫画中师生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
①漫画中的学生具有勤学好问的学习态度
②师生之间互动良好
③老师的鼓励有利于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④老师的批评是提醒和劝诫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一位同学在日记中写道:“我很爱戴我的老师,但也很害怕我的老师;我有许多话想和老师说,但又不敢说;我希望能和老师成为朋友,可又担心老师瞧不起我。”这是很多同学内心的矛盾。对此,你给出的建议是(  )
①亲近老师,主动热情地与老师交往
②对老师有礼貌,对老师的话言听计从
③老师是长辈,对他们敬而远之
④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在活动中主动与老师沟通交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3.《中小学生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规则》首次对教育惩戒进行了定义,明确确有必要的可实施教育惩戒。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 对于老师的批评,学生只能虚心接受 B. 只有严厉的惩戒,才能使学生健康成长
C. 教育惩戒能够杜绝学生的违规违纪现象 D. 正确对待教育惩戒有利于自身健康成长
4.10月30日人民网报道:山西太原一男孩患有肌肉萎缩,无法行走。老师张旭龙坚持两年每天7点半在校门口接他并背上3楼教室。张旭龙说“孩子因不能上学而落泪,所以一定要克服困难让孩子来学校。”对张旭龙老师的言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对老师而言,具有道德情操比具有扎实学识更重要
B. 张老师敬业奉献、持之以恒,弘扬了传统美德
C. 张老师能与学生建立了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D. 张老师道德高尚、爱生如子、有仁爱之心,是新时代的好老师
5.小刚数学成绩很好,很受老师喜欢。一次老师错怪了小刚,小刚便对数学老师产生了怨恨。小刚扬言:“我不稀罕听他的课,没有他,我照样能学好数学!”小刚的做法(  )
A. 是接纳自己、欣赏自己的表现
B. 没有理解老师,不利于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C. 有批判精神,能促进自己成绩的提高
D. 没有认识到师生关系对我们的学习起着决定作用
6.临近中考,小军的妈妈每天给小军做各种好吃的.饭菜,想方设法给小军补充营养,同时,禁止小军上网玩游戏、看电视,一看到小军休息就大发雷霆.对此,小军应这样做( )
①感恩妈妈的付出,感激妈妈的苦心
②反感妈妈的严格管束,借机发脾气调节情绪
③适时与妈妈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
④理解妈妈的严格要求,赞赏妈妈的过度管教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7.幸福美满的家庭是我们的共同期盼,它需要全体家庭成员共同创建。下列行为有利于建设美好家庭的是(  )
①放学回家后,主动分担家务
②害怕父母生气,谎报考试成绩
③面对父母争吵,积极劝说和解
④面对弟弟的陪玩要求,非常厌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漫画《数码时代的孤单》启示我们(  )
A. 孝敬长辈要在物质上赡养长辈
B. 孝敬父母需要子女常回家看看
C. 网络具有现实性,可以取代现实生活的全部
D. 加强与长辈情感交流,不要让手机夺走亲情
9.周末,小雅写了一会儿作业,想到客厅看电视休息一下,妈妈制止了:“不许看。”小雅关上电视拿起漫画书,妈妈又说:“不许看漫画,写作业去。”接下来,小雅要怎么办?最恰当的是(  )
A. 放下漫画书,打开电脑玩游戏
B. 扭头回房,关上房门,不理妈妈
C. 责问妈妈:“你怎么老是干涉我自由?”
D. 对妈妈说:“我有点累了,需要放松一下.”
10.2021年贺岁档电影《你好,李焕英》描述了贾晓玲在经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痛后,穿越时空帮妈妈“逆天改命”的故事,呼吁人们珍惜父母亲情。下列古语符合这一电影主旨的是(  )
A.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C.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D.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二、材料分析题
11.材料:小龙喜欢文学创作,经常拿自己写的小说请语文老师指导,得到语文老师的肯定和表扬,一次,上数学课时,小龙偷偷在下面写小说,被数学老师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写了一个多星期的手稿被没收,还被狠狠批评了一顿。
(1) 假如你是小龙,你会如何对待语文老师的表扬与数学老师的批评?
(2) 与老师发生矛盾怎么办?
12.材料一 当代中国,有把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作为毕生追求的林冬妹;有几十年坚守在偏远讲台的支月英;有积极投身玉树大地震抗灾救灾并带头为灾区捐款的王宏老师;还有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伟大事业中的黄大年教授……大批优秀教师塑造了当代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和光辉榜样。
(1)如何愉快地与老师相处,请你给同学们提几条建议。
材料二 著名歌手潘美辰在《我想有个家》中唱道:“我想要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我想要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
(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家的理解。并且说说我们如何为建设和谐家庭出力。
13. 小青的烦恼:“父母不理解我,无论我交什么朋友、穿着打扮,还是吃东西、看课外书,只要是我的事,他们都要干涉,我一点自由都没有。有时候真想一走了之。”
父母的无奈:“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育了,动不动就发脾气顶撞大人,天天把‘我不用你管’挂在嘴边。”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 你认为小青产生烦恼的原因是什么?
(2)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与父母交往需要注意哪些方法或技巧?
三、活动探究题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走进生活,话情感。小强和同学利用假期时间在社区宣传栏中设计以下作品:
作品一 漫画《期盼》。
作品二 家庭聚会上,一位因患阿尔茨海默病而记忆衰退的父亲,抓起桌上剩下的饺子装进自己口袋,嘴里还喃喃自语:“我儿子喜欢吃饺子。”短片旁白:“他忘记了一切,但从未忘记爱你”
(1)两个作品让我们懂得了什么道理
(2)从道德和法律两个角度谈谈父母给孩子做了怎样的榜样。
(3)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给上述宣传内容设置一个主题。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10 ADDAB ABDDB
材料分析题
11.(1)①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②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澈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腥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2)①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②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③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④求同存异,主动关心。
12.(1)①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彼此尊重,意味着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和劳动成果等。②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③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④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答任意三点即可)
(2)对家的理解①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底的哺育和支持。②家是我们心灵的潜湾。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
为建设和谐家庭出力①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信任、体谅和包容。②当家庭成之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充当“黏合”。职极参与家务劳动,养成劳动习惯,增强家庭责任意识。心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生的各种变化,
13.(1)和父母之间在多方面存在差异,因为缺乏沟通产生冲突。
(2)要多沟通,沟通时注意:关注事实、把握时机、留意态度、选择方式、考虑环境。
三、活动探究题
14.(1)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子女应该孝敬父母。
(2)道德角度:孝亲敞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立身处世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孝亲敬长,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法律角度:孝亲敬长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父母孝亲敬长给孩子做了榜样,有利于孩子树立法治观念,忠实懂行公民义务。
(3)如孝敬父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