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坚持依宪治国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坚持依宪治国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1.2.1 坚持依宪治国
【学习目标】
了解我国宪法的构成、内容等基本知识,掌握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的表现和我国坚持依宪治国的原因。
【重点难点】
了解我国宪法的构成、内容等基本知识。
【导学过程】
I.导学及自主学习
作为中国公民,你对我们国家了解多少 请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
(1)我们国家每年要召开两会,你知道两会的全称是什么吗
(2)我国的根本制度是什么
(3)我国治国的基本方略是什么
II.即时巩固
1.宪法是国家的____________,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2.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_____________。
3.宪法是其他法律的________________和立法依据。
4.宪法的________________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5.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________________。
III.要点理解
知识点一、根本的活动准则
目标导学一:我国宪法的构成
目标导学二:我国宪法的内容
【探究与分享】
1.我国现行宪法是新中国第四部宪法。在这部宪法诞生过程中,宪法修改委员会多次广泛征询各地区、各部门,各阶层的意见,并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进行全民讨论。在历时4个月的全民讨论中,广大群众表现出高度的政治热情和积极性,提出大量意见。全国80%以上的成年公民参加了讨论,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也参加了讨论。这部凝聚全国人民意志和智慧的宪法草案,于1982年12月4日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正武通过并公布实施。
思考:我国为什么要对宪法草案进行全民讨论
2.观看视频:2017年12月15日《征求对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的意见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
目标导学三: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的表现
1.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2.为什么要把宪法作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知识点二、最高的法律效力
目标导学四: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探究与分享】播放视频《宪法地位》
说一说: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如此重视宪法呢 那为什么我们要如此重视宪法呢?
目标导学五: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1.从内容上看:
2.从法律效力上看
3.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4.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IV.训练提升
1在我国,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 )
A.宪法 B.法律 C.刑法 D.道德
2.宪法规定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等。这说明了宪法( )
A. 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B. 具有的最高的法律效力
C. 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 D. 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
3.学习宪法知识时,小董在小组讨论会上提出,应该建议全国人大把备受社会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写进宪法。对这一建议,正确的态度是( )
A.不赞成。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B.不赞成。宪法是母法,已经包含了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
C.赞成。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可以严惩这一领域的违法犯罪
D.赞成。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可以让全体人民都重视这一问题
4.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这是因为( )
①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
②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③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④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设立国家宪法日是为了彰显( )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②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③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
④宪法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最根本保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针对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问题,同学们在课堂上展开了热烈讨论。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小刚:宪法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
②小梅:公民的基本权利需要宪法来确认,不需要其他法律来保障
③小辉:宪法和其他法律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我国法律体系
④小光:宪法规定的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V.总结提升
第一框 坚持依宪治国
一、根本的活动准则
1.我国宪法的构成
2.我国宪法的内容
3.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的表现
二、最高的法律效力
1.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2.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导学过程】
I.导学及自主学习
提示:(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会议。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II.即时巩固
1.根本法 2.根本活动准则 3.立法基础 4.制定和修改程序 5.基础
III.要点理解
知识点一、根本的活动准则
目标导学一:我国宪法的构成
及时点拨: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百三十八条。
目标导学二:我国宪法的内容
及时点拨:我国宪法规定的主要内容: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目标导学三: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的表现
及时点拨:
1.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我国宪法在序言中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2.为什么要把宪法作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知识点二、最高的法律效力
目标导学四: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及时点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目标导学五: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1.从内容上看:
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
2.从法律效力上看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3.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保障了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4.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IV.训练提升
1.A 2.A 3.A 4.B 5.A 6.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