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课件(21张PPT)+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课件(21张PPT)+视频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7.1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
2022.2.16
第七课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课前
预习
PART 1
基本国策——对外开放
PART 2
基本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决议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CHAPTER

基本国策——对外开放
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勇敢迈向世界市场的具体行动有哪些?
197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对外开放重大决策
1980年
设立深、珠、汕、厦经济特区(迈出关键步伐)
2013年
提出“一带一路”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
2001年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
2018年
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出口博览会
1990年
开发开发上海浦东(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2020年
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
1.对外开放进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开放型经济体系逐步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
对外开放格局
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对世界各类型国家的开放不仅在经济领域,而且在文化领域等都坚持对外开放。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一一内地”,形成全国范围的对外开放。
立足国情,不仅对国际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市场开放,而且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等广泛领域。
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
注意: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不能说改革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在新时代,我国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更加主动地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冬奥会上的中国制造
说说在国际竞争中“中国制造”有哪些优势?新形势下“中国制造”面临哪些挑战?
思考:通过分析“中国制造”的优势和挑战,探讨如何才能适应新形势,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中国产业链强大,工业门类齐全,产品跨越低端和中高端;"中国制造"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配套优势明显,制造能力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零部件开始由中国本地生产;中国市场潜力巨大,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到中国投资生产;中国政府以巨大勇气持续推进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市场环境良好;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正在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越来越多的劳动力成长为技术技能型人才等。
在制造业增加值率、劳动生产率、创新能力、拥有的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生产、高端产业占比、产品质量和著名品牌等方面,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发展质量不够高的问题十分突出;要素成本上升,传统优势逐步减弱;高品质、个性化、高附加值产品的供给能力不足,高端品牌培育不够;等等。
优势
挑战
②要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拓展对外贸易,推进贸易强国建设。
①适应新形势,我们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
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
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
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如何应对新形势:
③适应新形势,我们要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
④要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促进外商投资,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规范外商投资管理,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三条 国家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鼓励外国投资者依法在中国境内投资。
第四条 国家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准入前国民待遇的实质是在外资进入阶段给予国民待遇,即引资国应就外资进入给予外资不低于内资的待遇。
准入前国民待遇
指政府规定哪些经济领域不开放,除了清单上的禁区,其他行业、领域和经济活动都许可。
负面清单
加强
对海外并购的引导
规范
海外经营行为
健全
服务保障
促进
国际产能合作
创新对外投资方式

CHAPTER

基本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02
立足我国国情,放眼世界,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国既注重对外开放、合作共赢,又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对外开放和自力更生好比两条强有力的“腿”,支撑我国经济迈入现代化。
1.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关系
2.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因
(1)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必要性(我国国情决定)
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赖别人搞建设,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的出发点,这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
(2)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性: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8年美国商务部宣布,未来7年将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中兴通讯在A股和H股市场随后宣布停牌;2019年美国将华为纳入实体清单,升级制裁力度,全方位打击中国核心科技产业链。
走好自主创新的自力更生之路
我们要靠自己的努力,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3.如何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矢志不移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1.2021年12月4日,在国际金融论坛(IFF)第18届全球年会上,IFF发布了其首期全球金融与发展报告。报告预测,2021年全球经济将增长约5.9%,中国仍将以26.39%占比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国。中国能为全球经济增长作贡献是因为( )
①我国不断加快经济全球化步伐,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②我国坚定不移地全面扩大开放,为国际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
③我国致力于通过多主体、全方位、跨领域的互利合作实现共赢
④我国全面放开市场准入,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政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2.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中国等10国正式生效,标志着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落地。除关税优惠外,RCEP还在海关程序、检验检疫等方面为亚大地区经贸规则树立标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生效( )
①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推动区域投资便利化
②有利于减少贸易壁垒,增加区域内经贸往来
③顺应了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自由贸易的发展
④发挥各国比较优势,实现了区域内均衡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谢谢观看 欢迎指正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THANK YOU FOR WATCHING
WELCOME TO POINT OUT MISTAKE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