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必修4 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综合探究 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综合探究 坚持历史难物主义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综合探究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哲学的一般概念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的认识论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本书知识框架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本课知识框架一、追求智慧的学问思考:你能否给出一个词语或者定义,描述什么是哲学?你能写一句具有哲学道理的话么?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是“寻求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黑格尔认为,哲学以绝对精神为对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马克思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概括上述对哲学理解的共同点,并与同学分享你的理解。哲学家如是说(一)哲学的起源1、哲学的本义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构词法:“哲学”的英语单词 philosophy 是由古希腊文 philo(爱、追求) 和 sophia (智慧)这两个词演化而来的,意思就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最早使用这一概念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尔雅》中说“哲,智也”。《说文解字》中说:“哲,知也”。《孔氏传》解释说:“哲,智也,无所不知,故能官人”。在古汉语中,“知”通“智”。探究“二十四节气”科学性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二十四节气的太阳黄经度分别为:春季:立春315度,雨水330度,惊蛰345度,春分360度,清明15度,谷雨30度。夏季:立夏45度,小满60度,芒种75度,夏至90度,小暑105度,大暑120度秋季:立秋135度,处暑150度,白露165度,秋分180度,寒露195度,霜降210度冬季:立冬225度,小雪240度,大雪255度,冬至270度,小寒285度,大寒300度。思考:二十四节气是怎样总结而来?说明了怎样的道理?关于节气的科学性,其主要表征了太阳运行的周期。由于节气和阳历基本吻合,说明节气是可以较准确的反应太阳高度变化对地球季节的影响。节气对农业生产有较好的指导作用。立春雪水化一丈,打得麦子无处放。不懂二十四节气,不会管园种田地。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立夏东南百草风,几日几夜好天公。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雷打惊蛰后,低地好种豆。清明有雨正黄梅,清明无雨少黄梅。清明晴,六畜兴;清明雨,损百果。(一)哲学的起源2、哲学的产生(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解释:①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②人与外部世界的三种关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你曾经因为好奇提出过哪些问题?你为什么会提出或思考这些问题?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思考世界,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在这些思考中,会触及这样或那样的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一)哲学的起源2、哲学的产生(2)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思考世界,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在这些思考中,会触及这样或那样的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思考:哲学有无正确和错误之分?什么样的哲学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哲学?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 ——马克思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应,它会随着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就是因为它从最一般本质和最普遍规律的层面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 相关链接(一)哲学的起源3、哲学的作用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只要留心思考,就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整个世界物质世界(客观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精神世界(主观世界)→人的认识和思维世界观所涉及的问题,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不同于人们对某个具体事物或某个方面事物的个别看法1、世界观(1)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世界观 哲学区别 含义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主体 自发形成,人人都有 哲学家研究的结果,是自觉形成的,并非人人都有特点 朴素的、零散的、不系统的 系统化、理论化的联系 ①哲学与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②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错误倾向 ①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 ②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与普通人无关。 特别提醒 哲学与世界观都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既然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能不能说世界观就是哲学?世界观就是哲学人人都是哲学家××马来西亚一新冠肺炎患者家属,请来本国的王牌女巫师Bomoh为病人“施法”抓病毒。从画面中可以看到,女子站在病床前,连口罩都没有戴。她先在空中做出抓病毒的动作,然后将其放进自己的口袋中,随后女子又从另一边口袋拿出塑料瓶,把病毒往瓶子里面扫。在新冠病毒的肆虐下,欧洲一系列发达国家的确诊人数都在不断飙升。印度国内的一些民众靠着喝牛尿,浸泡在牛粪中洗澡这样奇葩的方式防范病毒。他们为什么这么做?世界观 方法论区别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联系 ①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②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割。 含义不同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人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具体知识,这些知识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类:123自然界【自然科学知识】人的思维【思维科学知识】人类社会【社会科学知识】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1、具体科学(1)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即自然科学知识: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2)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即社会科学知识:如文艺学、伦理学、经济学等(3)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即思维科学知识:如心理学、逻辑学等思考: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和我们平时所学的物理、化学、经济学一样么?若不一样,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它们之间是否毫无联系?苹果落地地球引力万有引力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研究某一领域的具体规律研究整个世界普遍适用的规律哲学物理学具体科学【注意】哲学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区 别 哲学 具体科学研究对象 整个世界 某一具体领域揭示的规律 揭示整个世界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揭示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作用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指导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联系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③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防止两种错误倾向: ①替代论: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 ②取消论: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1-1 吕秀才活活说死姬无命.avi 1.1-1 玄学抗疫:疫情笼罩之下,美国竟要靠牧师驱逐新冠病毒.avi 1.1-1 追求智慧的学问.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