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水草而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逐水草而居

资源简介

逐水草而居
东湖中学 孟强
【课标】:2-7通过典型实例,比较世界一些 区和国家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课型与目标分析】
本课列举了最有代表性的草原生活模式:非洲马赛人的是草原生活──逐水草而居。从这个典型案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不同的自然环境给不同地区的人们带来的生活方式,因此人类生活的丰富多彩,人与地的密切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基本掌握了地图、如何利用各种地图来获取所需要的信息等知识,在此基础上,学生较容易掌握非洲马赛人为什么要过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七年级的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但是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缺乏思想深度。所以拔高层面的环节-----人地关系的思考还需老师加以引导,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做社会小主人的平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分析非洲草原的自然条件及马赛人独具特色的生产生活,体会不同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与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马赛人逐水居而居的典型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以小见大,以点带面谈发展的能力;通过设置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草原文化案例的学习,感受世界的广阔无垠,人们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饱满情怀。通过草原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认识人地和谐的重要性,初步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本课重难点】:
1.本课重点非洲马赛人逐水草而居生活方式的原因
重点攻略:由于人地关系抽象而宏观,所以教师确定自己的任务化抽象为具体,化宏观为微观。借助网络资源与多媒体技术,运用各种地图和图表来说马赛人逐水草而居是由所生活的自然环境来决定的。
2本课难点在非洲马骞人逐水草而居生活方式所表现出来人地关系。
难点功略: 人地的关系错综复杂,由于七年级学生对这个问题以往的认知能力有限,造成了对人地关系理解的困难。如何突破?还应从地图上来作文章,马赛上所生活的区域处于南北两个半球之上,这就决定了其迁移的生活习性。
教学步骤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预设
目的
导入
(2分钟)
多媒体展示材料:我国游牧民族——蒙古人生活图片
提问:同学们推断下,这组图片应该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生活图片呢?他们生活方式是怎样的呢?
学生根据图片回答问题
教学设计意图产:我国游牧民族——蒙古人生活图片来导入新课,使学生很自然地进入新课学习中来。
找一找世界的主要牧区
(3分钟左右)
出示图片:《世界政区图》
陈述:世界的人们生活方式是丰富多彩,同学们知道他们主要由什么因素来决定的
请大家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教师总结:不同区域的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前面我们也讲过了傍水而居的生活方式,是由自然环境来决定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看一下另外一种自然环境所决定的另外一种生活方式——逐水草而居。
提问:大家知道世界主要牧区分布在哪些地方吗?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与经验利用地图谈认识、体会。
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提供的图片资料,让学生充分掌握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一——看图学地理。
走进马赛人
(3~5分钟)
出示图片:组图(马赛人的风土地人情)
请学生谈谈如果到非洲去旅游,走近了马赛人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提示:可以从人文与自然环境角度来谈)
学生根据所提供图片和所了解知识谈自己的虚拟之旅。
学生欣赏图片谈感受
学生同位间也可以进行交流。
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他们的探知性和求知性,充分发挥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作用。
找找马赛人的生活区域
(2分钟)
出示《马赛人生活区域地图》
请同根据地图来看马赛人生活区域。
学生根据图发言
再次强调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
看图识气候
(10分钟)
出示图片《非洲气候变化图》
展示问题:
根据图判断非洲草原地区的气候类型
草原上的降水时间上有怎样的变化
学生根据要示进行小组讨论,有记载,有发言人。
先根据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非洲草原的主要气候类型和降水分布特点。
课堂讨论
出示非洲马赛人迁移路线图,请学生判断马赛人是如何迁移的,为什么?
学生发表见解。
课堂教学怎样有效,是教师将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还是学生根据自己体验获得知识更有效呢?答案肯定是后者。合作中探究,体验中建构是本课主要教学理念。
认识马赛人生活的这片土地
教师对教材进行处理,以图片方式呈现给学生,并进行设问。
学生思考发言。
根据学生发言进行总结,进一步落实非洲草原的气候特点。进一步明确自然环境决定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
马赛马人风俗点滴
展示文字材料,
请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马赛人对待自然的态度给我们什么的启示。
小组合作讨论发言。
利用形象的多媒体技术,使枯燥的文字材料也变得生动有趣。进一步落实重点,解决难点。
问题暴露
提供学案,请个别学生到黑板上解答题目
练习,并为对上黑板来演练的同学进行评析
问题暴露法,可以使教师能对教学过程中也出现的问题即时点评,也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教学预设的反思:
在准确把握课标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与多媒体的功效,对教材进行大胆整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用他们的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知识来认识马赛人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是决自然环境决定的。
在教学难点突破上,由于本人专业的限制未能抓住非洲马赛人生活区域处于南北两个半球之上,也就决定了所迁移路线上的季节是相左的。这要感谢南湖教研员倪爱珠老师课后所给出的宝贵的专业建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