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考热点】时政解读及原创模拟试题70(WPS打开,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中考热点】时政解读及原创模拟试题70(WPS打开,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2中考热点】时政解读及原创模拟试题
政治、经济版块
1
1、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无论是所谓“中国行动计划”,还是美国国内甚嚣尘上的反亚裔言行,都是美国国内系统性种族歧视的体现,都反映出美国国内根深蒂固的社会顽疾。
考点链接:平等的意义 平等的要求 消除歧视 歧视的危害。
2
2、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德国和中国双边贸易额较2020年大幅增长,中国连续第六年成为德国最重要贸易伙伴。
考点链接:时代主题 经济全球化 对外开放的国策 合作共赢 中国对世界经济的作用
3
3、教育部近日出台专门文件部署建立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任期结束综合督导评估制度,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任期结束时将接受综合督导。
考点链接:学校保护 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 提高教育质量 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法律版块
4
4、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做出裁决,认定英国短跑运动员奇金杜·乌贾在东京奥运会期间违反了反兴奋剂条例,取消英国队在男子4X100米接力决赛的成绩并没收其银牌。排名第四的中国队有望递补铜牌。
考点链接:竞争要采取正当的方式 公平竞争 竞争的消极影响 竞争的目的。
5

5、海南省三亚市城郊人民检察院针对罗某平发表侮辱志愿军英烈名誉、荣誉言论的行为,依法向三亚市城郊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和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考点链接:检察机关的职责 刑事责任 民事责任 维护名誉权 维护荣誉权。
原创题
1.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无论是所谓“中国行动计划”,还是美国国内甚嚣尘上的反亚裔言行,都是美国国内系统性种族歧视的体现,都反映出美国国内根深蒂因的社会顽疾。解除美国的社会顽疾需要()
A.平等 B.法治 C.自由D.民主
2.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德国和中国双边贸易额较2020年大幅增长,中国连续第六年成为德国最重要贸易伙伴。这得益于()
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②中国对外开放的国策
③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引领④各国在政治领域的合作
A.①④ в.③④ с.①② D.①③
3.海南省三亚市城郊人民检察院针对罗某平发表侮辱志愿军英烈名誉、荣誉言论的行为,依法向三亚市城郊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和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下列对检察院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①履行了刑事公诉和公益诉讼的审判职能
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
③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加强对英烈的保护
④引导全社会形成崇尚捍卫英雄烈士的氛围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教育部近日出台专门文件部署建立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任期结束综合督导评估制度,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任期结束时将接受综合督导。实行上述制度的原因有()
①强化校(园)长主体责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②能规范学校幼儿园的办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③学校是教育的阵地,学校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
④未成年人没有自我保护意识,自我保护的能力较弱
A①④ в.③④ с.①② D.①③
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做出裁决,认定英国短跑运动员奇金杜·乌贾在东京奥运会期间违反了反兴奋剂条例,取消英国队在男子4X100米接力决赛的成绩并没收其银牌。排名第四的中国队有望递补铜牌。这警示我们()
竞争双方要相互激励、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收获
要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按照公平的原则进行竞争
竞争能激励人们不断进取、奋力向前,进步发展得更快
D.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两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当天恰逢“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立春”,也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二十四节气”代表着一年的时光轮回,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立春”之日,冬奥会开幕。也寓意着各国朋友共同迎接一个新的春天。开幕式倒计时以二十四节气作为设计灵感,凸显中华传统文化令人震撼之美!
材料二:
①芒种 小满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②处署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③小暑 立夏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天地始交,万物并秀
(1)中华文化除了二十四节气之外还有哪些令人震撼之美
(2)请你为实现上述节气描述的情境提建议。
参考答案
ACBCB
(1)中华文化除了二十四节气之外还有哪些令人震撼之美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翩然六百年的昆曲、高山流水的古琴、一字见心的书法、方寸天地的篆刻……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千百年来,流传下无数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涵养了中国人的志趣品格。)
(2)请你为实现上述节气描述的情境提建议。
守望“绿水青山”,需要新发展理念。人类对自然界的索取会越来越多,如果不加以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坚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那么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永远成为一个“美丽的梦想”。因此,我们需要全方位真抓落实,加之生态文明又是中国梦的一部分,未来经济发展不能再像以往那样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而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唯有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真正建设美丽中国。
守望“绿水青山”,需要法律的完善。我国幅员辽阔,资源禀赋不甚平衡,生态环境差异显著。环境治理措施,也需因地制宜。相对来说,地方立法机构更熟悉当地的环境治理情况,更知晓当地群众对生态产品的需求,制定的法规也就更有针对性。制定生态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一方面,要符合中央大政方针精神,确保国家法律和上位法规落细落实。另一方面,地方人大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法规,要重视总结地方经验,重在解决实际问题。
守望“绿水青山”,需要算好政治账。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要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因此,要加大力度,攻坚克难,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更要必须加强政治生态建设,以政治生态山清水秀守护自然生态山清水秀。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从现在做起,把接力棒一棒一棒传下去,我们必定能加快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让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更自然、更健康、更可持续,必能为中华民族赢得美好未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