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抓主干·明考向1理考点·析重点2辨曲直·强思维3练真题·晓考情4抓主干·明考向知识网络社会生活讲道德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社会规则的形成和种类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怎么做为什么是什么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的原因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划定自由的边界社会正常运行的需要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自觉遵守规则坚定维护规则积极改进规则社会规则与秩序、遵守规则常与“权利与义务”P129、“法律的作用”P176结合考查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尊重他人以礼待人为什么怎么做尊重他人的做法对个人对社会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欣赏他人礼的体现及主要表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文明有礼的重要性做文明有礼的人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态度谦和,用语文明仪表整洁、举止端庄影响和带动身边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促进社会和谐,体现国家形象社会生活讲道德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诚实守信诚信的地位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诚信的重要性做一个诚信的人道德角度: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传统美德法律角度:一项民法原则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企业的无形资产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树立诚信意识运用诚信智慧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常与“遵守规则”P9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41结合考查社会生活讲道德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核心观点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重要性)2. 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3.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4.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做法)5.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6.尊重他人需要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欣赏他人。(做法)易错点易错点7.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促进社会和谐,体现国家形象。(重要性)8.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项民法原则。(地位)9.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重要性)10.践行诚信需要我们树立诚信意识,运用诚信智慧,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做法)理考点·析重点1考点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1.什么是社会秩序?社会秩序包括哪些?2.为什么社会生活需要秩序?3.如何正确认识自由和规则的联系?或:怎样理解“自由和规则密不可分”?4.为什么必须维护公共设施?(或公共资源)观点辨析有同学认为,朋友圈是私人空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是我的权利和自由。有的同学则认为,凡事要有约束,不能因泄愤而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对此,谈谈你的看法。(1)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2)朋友圈确实属于私人空间,发表言论也是公民的自由,但是我们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权利,不能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3)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我们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和自由,尊法守法,做守法公民。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2考点1.为什么要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意义、作用、重要性。)(P32~34)2.如何尊重他人?3.为什么要做到文明有礼?4.为什么要讲诚信?5.怎样践行诚信?名言哲语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学会换位思考名言哲语①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②不学礼,无以立;③人而无礼,焉以为德;④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⑤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文明有礼的重要性名言哲语(1)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②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诚信的重要性(2)①言而有信,一诺千金;②以信立身,以诚处世;③言必诚信,行必忠正;④言必信,行必果。 ——诚信的做法(3)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做诚信的人辨曲直·强思维——三步作答法(2020河南备用卷9)小刘和朋友一起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展示不文明标语。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工作人员报警,随后民警将他们带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小刘等人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处以治安行政处罚。据此,有人认为:“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依靠法治比依靠公民的道德自觉更有效。”请你辨析。八上P47 探究与分享【三步作答法】第一步,审材料及观点,明确关切话题:怎样才能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是靠法治还是靠道德?)第二步,找全并分层分析论证辨点 试题观点 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依靠法治比依靠公民的道德自觉更有效 找全辨点 为什么要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法治对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有何作用? 公民的道德自觉对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有何作用?第二步,找全并分层分析论证辨点 结合材料分析辨点 ①良好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②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法治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③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公民自觉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第三步,总结回应关切话题:怎样才能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④法律与道德对社会秩序的作用,正确处理法治与公民的道德的关系(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答案】(1)良好的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2)法律是最刚性的规则。法治能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社会秩序,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的生活安全、有尊严。(3)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需要每个公民的努力。只有每个公民都树立公德意识、规则意识、法治意识,敬畏规则,遵守法律,自觉承担责任,社会秩序才能真正得以维护。(4)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我们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练真题·晓考情一、选择题1. (2021河南10)在公共场所活动,公民应当遵守一定的秩序。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河南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第十二条对公民维护公共秩序作出了具体规定。下列行为符合维护公共秩序规定的是( )①购买商品、等候服务时依次排队 ②文明就餐,使用公勺、公筷分餐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按秩序上下 ④劳动者依法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八上P24 探究与分享C2.(2020河南备用卷1)帮人这件事,有责在肩者,责无旁贷;有技在身者,义不容辞;有心助人者,舍我其谁。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表明( )A.帮助他人是每个人当做能为之事B.应该舍弃自己的一切去关爱他人C.人生在世谁都会遇到困难D.帮助他人是有能力者的事A3. (2021河南1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下列礼貌用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A.这箱书太沉了,能劳驾您帮忙抬一下吗B.这事儿是我不对,大家的批评我包涵了C.你们不用再送了,就到这里,请留步吧D.不好意思,我有事得先走一步,失陪了八上P39 相关链接B抓主干·明考向1理考点·析重点2练真题·晓考情3抓主干·明考向知识网络做守法的公民两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违法行为的分类怎么做为什么是什么违法无小事一般违法行为犯罪(刑事违法行为)指引作用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增强守法观念依法从事民事活动评价作用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遵章守法法不可违常与“法律的特征与作用”P176、“全面依法治国”P25结合考查做守法的公民犯罪的基本特征预防犯罪是什么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避免沾染不良习气为什么怎么做加强自我防范的原因未成年人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应受刑罚处罚性(必然法律后果)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常与“特殊保护”P177结合考查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做守法的公民善用法律依法维权的方式和途径是什么怎么做公民尊法守法见义“智”为青少年与违法犯罪作斗争见义勇为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救济诉讼途径:民事、行政、刑事非诉讼途径:投诉、调解、仲裁、复议、申诉等掌握常见方法核心观点1.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2. 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3.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若不及时改正,任其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联系)4. 犯罪必然是违法行为,但违法行为不一定就是犯罪。5. 犯罪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三个基本特征。6. 不良行为若不及时改正,就可能发展成为违法犯罪。易错点易错点易错点易错点7.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做法)8.在遇到法律问题或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9.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10.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理考点·析重点3考点做守法的公民1.违法行为的分类?2.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3青少年怎样昂成遵章守法的习惯?4.犯罪的含义、基本特征及法律后果?5.刑罚的含义和种类?6.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危害?7.试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是什么?8.遇到非法侵害时,我们应该怎样依法维权?9.诉讼的含义、地位、适应情形?10.依法维权的法律服务和法律帮助机构有哪些?11.青少年怎样与违法犯罪作斗争?12.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方法?【拓展】请你就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提几条合理化建议。(1)国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治安管理,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2)学校: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和法治教育,科学管理,注重引导未成年人遵纪守法。(3)家庭:要以健康的思想和良好的品行教育影响未成年子女。(4)自身:加强文化修养、学习法律知识、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和行为。练真题·晓考情1.(2016河南2)近期,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12个省份的调查显示,未成年人犯罪率有所下降,但低龄化、暴力化趋势却很明显。14~18周岁未成年人罪犯中,14周岁人群所占比重已达20.11%,而在2001年这一比例仅为12.3%。这警示我们( )A.社会戾气在影响,消除犯罪无良方B.少年犯罪危害大,全民执法重处罚C.问题少年有问题,家校合力全解决D.道德法律进课堂,防微杜渐助成长D2.(2021扬州12)某同学用图表法整理“做守法的公民”有关知识时绘制了下表,其中①②③依次应填写( )B违法行为类别 法律责任 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民事违法行为 承担民事责任 ③行政违法行为 ①刑事违法行为 ②A.受到刑罚处罚 受到行政制裁 诉讼B.受到行政制裁 受到刑罚处罚 诉讼C.受到行政制裁 受到刑罚处罚 控告D.受到刑罚处罚 受到行政制裁 控告3.(2021广西北部湾经济区5)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常用方法。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B4.(2021江西13)郭先生在某野生动物世界购买了双人年卡,当时确定为指纹识别的入园方式,后来园方单方面要求改成人脸识别。郭先生因此向法院提起诉讼。2021年4月9日,法院终审判决郭先生胜诉。该案例启示我们( )A.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B.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C.诉讼是维护自己权益的唯一途径D.应该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A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