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坚持依宪治国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坚持依宪治国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1 坚持依宪治国学案
【设计者】
【内容出处】人教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下册(2021年版)第一单元,P20 - P25(2课时)
【课标要求】
1.课标要求: 根据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三、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三)法律与秩序部分中的“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个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的根本活动准则、增强宪法意识。”
2.《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青少年法治教育要以宪法教育为核心,以权利义务为本位。(初中阶段7---9年级):“初步建立宪法法律至上,民主法治等理念”;“进一步深化宪法教育,强化国家认同”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宪法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2、过程与方法目标:明确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能够自觉将宪法作为自己的根本活动准则。
3、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宪法的构成;懂得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知道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明确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理解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教学重点】: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教学难点】:将宪法作为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评价任务】
完成学历案的任务
【学习过程】
【第一部分 预习】 (完成学历案相关预习内容)
【第二部分 学习过程】
导入
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对维护宪法权威的原因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宪法在我国的重要性,但是没有实际行动,维护宪法权威便是一句空话,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第二课保证宪法实施,探索让宪法发挥作用的奥秘。
学习过程
活动一:有关宪法我知道
同学们通过观看宪法视频,完成:
(1)总结宪法包含的内容。 ------------宪法的构成
(2)为什么我们要向宪法宣誓?--------- 维护宪法权威的原因
(3)我们该如何行使宪法所赋予我们的权利?-------将宪法作为根本活动准则的要求
2、活动二:探究宪法与其它法律的区别
材料一:宪法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拘留、逮捕的条件。宪法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教育法规定了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
结论: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条为了惩治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条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结论:从法律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
材料三:宪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出,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其他的法律和议案的制定、修改只需一般程序,有半数以上代表通过。
结论: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材料四:看图说话:
结论:从法制基础上看: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三、小结(板书)
【第三部分 训练】 完成学历案的训练案部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