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青春有格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青春有格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第2课时 青春有格
编写:王雄 审阅:施玲芸
班级 学号 姓名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知识结构
1.通过情境探究,培养正确的荣辱观,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做到慎独,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明确“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的内涵,掌握具体的要求和做法,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课堂流程
【自学导思】
知识准备
1.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自信让我们________。有了自信,我们才能怀着坚定的____________,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业。
2.自强的内容:不断________自己的弱点,________自己、________自己。
3.自强的要求:坚强的________、进取的________和不懈的________。
二、预习文本内容,完成填空
1.“行己有耻”的含义: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 的就不去做。
2.“行己有耻”对我们的要求:(我们该怎样做到“行己有耻”)?
(1)要知廉耻,懂 ;有所为,有所不为。
(2)需要我们有 ,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3)我们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即改, 。
(4)要求我们树立 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坚决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5)需要我们磨砺 ,拒绝 ,不断增强自控力。
3.“止于至善”的内涵:
(1)“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 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 的精神状态。
4.我们应如何践行“止于至善”?
(1)每个人都可以从 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 也。”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3)“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 的习惯。
(4)以修身为本,行走在“ ”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
三、自学感悟(写出你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困惑和发现等)
【共学激思】
活动一:阅读感悟(教材P28)
思考:卢梭年轻是做的事对吗?多年后想起此事仍隐隐作痛,说明了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活动二:探究与分享(教材P28)
思考:(1)你认为还有哪些规则需要遵守?
(2)有人认为,只要不被发现,说谎、欺骗 也是可以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活动三:探究与分享(教材P30)
思考: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议论?
活动四:分组讨论本节课知识结构,画出结构图并展示:
【检学反思】
一、当堂检测
1.★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在个人独处或者没有外部约束和监督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更加注重修养,自觉遵守规则,做到心中有规则,心中有纪律,心中有法律。这是(  )
A.慎独的表现 B.不自由的表现 C.胆小的表现 D.假清高的表现
2.★★“虽然失去了双腿,但我一样可以成为生活的舞者。”16岁的江西女孩蒋张子怡说,“我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一样美丽可爱。我现在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播音主持,用声音和文字传递热爱与希望。”从中可以看出,蒋张子怡能够
①降低要求,知足常乐
②接纳自己,乐观坚强
③直面挫折,自信自强
④挑战权威,我行我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李大钊说:“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这启示我们( )
A.青春是任性的,要张扬个性 B.青春是宝贵的,要珍惜青春
C.青春是短暂的,要尽情享受 D.青春是烦恼的,要自我调节
4.★★★简答题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纵观人类历史,凡有成就者,必有高风亮节。”“高尚的气节是每一个领导者应有的品质。没有气节,就没有了脊梁骨。”这种气节,就是要从“行己有耻”做起,做好修身的根本工作,然后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程中,为民 为公,无私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行己有耻”的意思是什么?
(2)我们如何才能做到“行己有耻”?
(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请你简要谈谈作为中学生,怎样做到“止于至善”?
二、思想提升(写出成败得失、易错易忘、重点难点等)
教师提醒:1、“行己有耻”的要求
2、“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我的提升:3、
4、
5、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