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一、知背景极具浪漫主义情怀的“诗仙”——李白反映现实主义的巨匠“诗圣”——杜甫一、知背景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河南省人。杜甫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篇。当时社会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在他的笔下都有真实的反映,被称为一代“诗史”。他的诗,艺术成就很高,对后世影响很大。作者简介这首诗写于公元763年,当时唐代安史之乱的叛军头子史朝义(史思明的儿子)兵败自杀,河南河北相继收复。诗人在四川,听到胜利的消息后,写下了这首诗。揭示课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听说唐朝军队黄河的南北两岸题意:听说军队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解题蓟北 涕泪 妻子 衣裳还乡 襄阳 喜欲狂jìtìcháng二、读通顺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二、读通顺三、明诗意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剑外:剑门关以外,指四川蓟北:河北北部,安、史叛军的巢穴初闻:刚刚听到涕泪:指因特别高兴而流泪三、明诗意释义:剑门关以南的四川,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这个消息惊喜得涕泪交流,沾湿了衣裳。三、明诗意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却看:回头看妻子:妻子和孩子漫卷:胡乱卷起喜欲狂:高兴得要发狂三、明诗意释义: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平日的忧愁已不知跑到何处去了;我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几乎要发狂。三、明诗意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放歌:放声歌唱纵酒:纵情饮酒青春:春天三、明诗意释义:白日里我要放声歌唱,纵情畅饮;美好的春景正好伴着我返回故乡。三、明诗意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即:立即巫峡:长江三峡之一三、明诗意释义:我们要立即动身,从巴峡乘船,穿过巫峡,顺流直下到达湖北襄阳,再从襄阳北上,直奔洛阳。四、悟诗情思考:杜甫的家乡在哪?这是一条怎样的归乡之路呢?从巴峡到巫峡,周围高山险峻,路途艰难。而出巫峡到襄阳,从襄阳到洛阳又是何等的长途跋涉、千里迢迢。五、知识拓展思考:安史之乱平复后,诗人就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了吗?六、堂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杜甫的这首诗,从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激动心情,不仅仅是因为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更主要的是因为从此祖国可以重归统一,人民可以免受战乱之苦。这是诗人杜甫的心声,更是唐朝千千万万苦难子民的共同心声!七、课后作业1. 背诵并默写古诗。2. 积累杜甫忧国忧民的古诗。八、板书设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听说唐朝军队黄河的南北两岸听 涕泪 盼望已久喜 喜欲狂 爱国情怀行 穿、下 归心似箭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