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章 亚洲第一节 世界第一大洲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初步掌握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2)通过阅读亚洲的面积、人口、国家等图文资料,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2.能力目标通过运用地图说出亚洲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和收集资料分析某区域地理位置特点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亚洲丰富的地域文化,激发学生对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热爱。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以亚洲为例,初步掌握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2.教学难点初步学会分析说明大洲地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三、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纪录片《亚洲 文明之光》部分内容,学生感受亚洲的壮美河山与多样的人文风情。提问:提到亚洲,你想到了什么?学生抢答。(二)互动授课1.雄踞东方的大洲展示亚洲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图。学生观察并分别说出亚洲的位置。(1)说出亚洲的半球位置。学生:从东西半球看,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2)找到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说出它们分别穿过亚洲的什么部位,以及亚洲所跨的温度带。学生:赤道穿过亚洲南部的一些岛屿;北回归线和北极圈分别穿过亚洲的南部和北部。亚洲地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其主体部分地处北温带和北寒带。(3)说出亚洲的海陆位置。学生:亚洲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4)找到亚洲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说出亚洲的相对位置。学生:亚洲西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3页“思考”。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完成活动——“认识北美洲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思考:亚洲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大洲?亚洲的“大”体现在哪些方面?2.面积最大的大洲展示教材图6-1-4,学生了解亚洲的面积。(1)比较说出亚洲的面积及其排名。学生:亚洲面积大,陆地面积约4 40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是世界第一大洲。展示教材图6-1-5,学生找到亚洲的四至点,观察亚洲的范围。(2)亚洲辽阔的面积给亚洲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学生(教师补充):亚洲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使亚洲拥有从赤道到北极绝大多数的气候类型,加上地形的影响,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亚洲东西跨度160多度,是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东西时差达11个小时;大陆内部距海遥远,降水稀少,使得亚洲西部内陆与东部沿海自然景观差异显著。展示教材图6-1-6,学生说出亚洲的六个分区。(3)亚洲是依据什么来分区的?东亚的国家有哪些?学生:人们根据亚洲的地理特点将亚洲划分为六大地理单元。东亚的国家有中国、蒙古、朝鲜、韩国和日本。3.人口最多的大洲提问:我国和印度的人口数量各是多少?我国和印度的人口数量分别位列世界第几位?世界上人口过亿的国家有哪些?这些人口过亿的国家分别位于哪个大洲?学生抢答,教师补充。展示教材图6-1-7和图6-1-8。学生观察并认识到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补充:人口过亿的国家中,位于南亚的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位于东亚的有中国和日本;位于东南亚的有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展示教材图6-1-9,引导学生观察。(1)图6-1-9中的发达国家有哪些?人均GDP高的国家就一定是发达国家吗?学生(教师补充):日本、韩国。不一定,例如,卡塔尔人口稀少,石油资源丰富,大量出口石油,是一个高收入的国家,人均GDP很高,但由于卡塔尔工业化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不高,并不属于发达国家。(2)结合教材总结亚洲经济发展特点。学生:亚洲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有日本、韩国等经济较发达的国家,以及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依靠石油输出获得高收入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等发展中的大国,还有阿富汗、老挝等最不发达的国家。学生课后分组收集亚洲不同国家的饮食、服饰、民俗等方面的资料,比较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小组间交流和感受亚洲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思考不同文化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五、布置作业与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