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九课 我和我的家【教材分析】本课《我和我的家》在小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九课。本课根据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中第2条”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而编写。对于本课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自己与家人的伦常关系,对于小学生要让帮助他们构建传统文化的理念,了解家庭成员,知道正确的称呼家人,并且通过对话,引导学生体会家人之间的血脉亲情。本课一共有四个话题” “我来到我家””我的家人””我身上有家人的影子””家人的故事”,我选择了第三个话题进行教学,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与家人的相似之处,体会血脉亲情与一家人相亲相爱的意义。【学情分析】1.一年级的学生很少关注自己与家人之间的联系.2.学生能够知道自己长得像家长,但很少认真去探究过自己与家人的美丽相似,也很少或者不了解自己像家人的原因。3.对家人之间血脉亲情的意义比较空白.【教学目标】1.通过照一照、讲一讲等活动知道自己外貌、动作、性格等方面与家人相似,从而感受自己和家人之间密不可分的快乐和幸福.2.通过视频等了解自己身上有家人的“影子”的原因,感受自己与家人血脉相连、相亲相爱及对家人的感恩.【教学准备】全家福照片、小镜子、电筒、PPT【教学过程】活动一 看影戏 解“影子”孩子们,刚才玩得开心吗 是啊,与家人在一起,总是很开心!那今天我们继续走进《我和我的家》,去研究研究我身上有家人的影子。1.说一说生活中你看到过影子吗 什么影子 2.赏一赏播放影戏视频。3.玩一玩玩影子,了解影子(略)小结过渡:我们的手做成什么样儿,照出来的影子就是什么样儿,也就是说,影子和手的样子很相像。那么,我们今天说我们身上有家人的影子,我们和家人长得像吗 【设计意图:孩子的理解以具象思维为主,“影子”来自于孩子的生活,但理解高于生活,且比较抽象,于是用一个手影戏,直观形象地让孩子明白,“影子”与实物是有一定联系的,进而理解“我身上有家人的影子”,说明我和家人也有相像的地方,也有联系的。】活动二 左看右看 鼻子眉毛像家人1.猜一猜猜画谜的游戏:安静地看看画像三秒钟,再看看班上的同学,想想是班上哪个同学的家长 2.照一照拿出镜子照一照自己,看看全家福,找找自己长得像谁,哪里最像 抽生(汇报)3.小结(略)从外貌上看,我们身上有家人的影子,我们和家人还真是密不可分的!【设计意图:儿童是天生的游戏者,游戏是儿童天生的语言。此环节从“猜一猜”点燃孩子探究的欲望,以“照一照”满足孩子探究的激情。教育要做到孩子的心上!所以,此小活动看似找“家人的影子”,实则在孩子照一照的过程中“找家人的爱”】活动三 动动手 动动脚 一举一动像家人1.赏一赏播放一举一动像家人的微视频。从刚才的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 2.做一做孩子们,在生活中,你觉得自己的动作、习惯又像谁呢 在小组内讲一讲,做一做。3.小结(略)我们除了外貌有家人的影子,我们的动作、习惯、性格都有家人的影子,正是这一个个家人的影子,组成了一个个相亲相爱的家。【设计意图:外貌是孩子容易发现的“显性影子”,“行为、习惯、性格”是孩子不易发现的或者容易被孩子忽视的“隐性影子”。用“影子微视频”,一石激起千层浪!把孩子的思维一下拉到了自己的生活,拉近了与家人的距离;通过“做一做”,孩子的体验与情感交融,还原孩子的常态生活,却更丰富了孩子的精神世界——自己与家人是密不可分、相亲相爱的。】活动四 看一看 想一想 为何长得像家人1.看一看那我们为什么会有家人的影子 (看生命的起源视频)从遗传基因的角度明白自己与家人是血脉相连的,所以有家人的影子。2.访一访除了遗传原因以外,还有没有其它原因 播放“访一访”视频,明白家人不仅给了生命,而且天天陪伴着我们,养育着我们,所以我们身上总会有家人的影子。3. 说一说那你爱你们的家人吗 请把你想对家人说的话大声说出来。【设计意图:此环节的知识点是孩子的盲点或是空白点,也是这一话题的学习难点,但同时又是学生的道德精神生长点。“生命的起源视频”补充孩子的求知领域,感受自己与家人的血脉相连;“访一访”带孩子重温生活画面,感受与家的相亲相爱;“说一说”让孩子释放内心的感恩和美好提供一个空间,与家人情感碰撞达到高潮。】活动五 说一说 唱一唱 相亲相爱一家人1.想一想这样的”影子” 行不行 观看“不美影子”的案例,明白我们不能做大人不美的影子。我们与家人应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样才会给我们的家人更多幸福和快乐!2.唱一唱用最美的歌声唱出对家人的爱好吗 唱《快乐的一家》。3.总结(略)我们身上有家人的”影子”,家人寄予我们生命,养育我们长大,我们与家人血脉相连、相亲相爱,愿我们每个家庭都互相帮助,快乐生活。【设计意图:批判性思维是21世纪人类的全面素养中的高级素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德源”信息的主要渠道,教育不是单纯的灌输和简单的服从,更不是低级模仿。“不美影子”的设计就是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中,要敢于思考、批判接受,并从“大爱”的出发点,在“批判”中“追求美”,让家庭更和谐、幸福。“快乐一家”的儿歌是从视觉等多“觉”度,调动孩子的积极情绪,让“幸福的一家”在孩子的内心深处扎根。】【板书设计】我和我的家我身上有家人的”影子”性格外貌 血脉相连 习惯相亲相爱……【课后反思】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找自己与家人的相似之处非常的好奇,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亲人间的血脉亲情,教学中我设计了用镜子照一照,大家相互找一找,一起分享。学生通过照镜子与家人照片找相似的过程,情感加深;通过回忆与家人的相处,而且还体会到了在家庭里与家人的快乐和温馨,懂得与家人的血脉之情。这样的教学植根于儿童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思考,引发学生内心真实的情感,让学习更贴近生活。本课教学立足于儿童生活,通过游戏、猜、演、看、做、说、玩、唱,各种丰富的体验活动给孩子带来了欢乐,也带来了收获,也让他们感受到家人之间浓浓的爱,同时还塑造了学生良好的人格,健康快乐地成长。我和我的家人【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识到家人的爱无处不在。2.能准确、全面地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3.能认真体会到家人的爱。4.能感受爱的伟大,学会感恩家人给予自己的爱。过程与方法目标:回忆、描述等不同环节,能够全面认识到家人的爱,感受爱的温暖和伟大,引导我们对感恩家人的爱,并激发同学们对家人的爱。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介绍自己的家人,对自己的家人成员有全面的了解。2.感受到家人给自己带来的温暖与快乐。3.回顾照片与难忘的时光,认识到家人的爱无处不在。4.体会家人爱的伟大,学会感恩家人的爱。【学习重点】1.介绍家庭成员,更全面的了解家庭成员。2.感受家庭给予自己的爱,学会感恩与回报。【学习难点】1.正确的认识自己的家庭成员。2.激发自己对家庭成员的爱与对家人的感恩。【学习过程】一、学习引入。平时你们都在哪里吃饭、睡觉、写作业?二、自主预习。1.你们的家里都有哪些家庭成员呢?2.每位同学的家庭成员都各不相同,那么同学们可以向其他小伙伴们介绍一下自己的家庭成员吗?三、新知学习。活动一:1.晒晒你的全家福,说说你和你的家人。2.在上课前我让大家带来了自己的全家福,还有一些记录了你们和家人难忘时光的照片,大家都带来了吗?3.说一说为什么选择这张照片,这种照片背后有哪些故事?四、巩固练习。1.谁教会你走路、说话?谁最关心你、疼爱你?2.爸爸是家里的_____,妈妈是家里的_____,爷爷是我的_____。3.回想一下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哪些画面最令你感动?哪些事情最令你难忘?4.妈妈的爱是温暖的_____、关切的_____。爸爸的爱是宽厚的_____、鼓励的_____。5.你是否被天地间最伟大的爱所震撼?2 /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部编版五四制)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9.我和我的家 学案.docx 人教版(部编版五四制)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9.我和我的家 教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