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 4.点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点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点的写法、“点”画中的提按。教学难点 点的写法、“点”画中的提按。信息整合点 多媒体教学过程与方法一、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二、 讲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王羲之潜心苦学墨当饭】 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王羲之大约五六岁的时候,就拜卫夫人为老师学习书法。他的书法进步很快,7岁的时候,便以写字而在当地小有名气了,很得前辈的喜爱和夸奖。王羲之在11岁的时候,就读了大人才能读懂的《笔说》。他按照《笔说》中所讲的方法,天天起早摸黑地写呀,练呀,简直都入了迷。过了一段时间,看看自己写的字,与以前写的比较,果然有些变化。一天他的老师卫夫人看了后吃了一惊,对人说:“这孩子一定是看到书法秘诀了,我发现他近来的字,已达到成年人的水平了,照这样发展下去,这孩子将来在书法方面的成就一定会淹没我的名声的。”王羲之并没有因老师称赞而沾沾自喜,骄傲自满,他临帖更用心、更刻苦了,甚至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有一次吃午饭,书童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几次催他快吃,他仍然连头也不抬,像没听见一样,专心致志地看帖、写字。饭都凉了,书童没有办法,只好去请王羲之的母亲来劝他吃饭。母亲来到书房,只见羲之手里正拿着一块沾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呢,弄得满嘴乌黑。原来羲之在吃馍馍的时候,眼睛仍然看着字,脑子里也在想这个字怎么写才好,结果错把墨汁当蒜泥吃了。母亲看到这情景,憋不住放声笑了起来。王羲之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听到母亲的笑声他还说:“今天的蒜泥可真香啊!”王羲之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练,临帖不辍,练就了很扎实的功夫,这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铺平了道路。 【欧阳通学书买父字】 欧阳通,唐代大臣、书法家。欧阳通是欧阳询的儿子。 欧阳通很小的时候,欧阳询就去世了。欧阳通懂事后,母亲开始教他临习父亲的字。欧阳通人小,练字时间一长,就想出去玩,字也写得马马虎虎。母亲就对他说“孩子,你父亲写的字可好了,还有许多人用很高的价钱来买他的字。你要像你父亲那样,写出一手好字来。”欧阳通听了说:“我也能像父亲那样写出好字,只是不知道被人家买出的父亲的字是怎样的。”以后,他就经常把母亲给的零花花积起来,将父亲以前卖给人家的字,再买回来。人家不肯卖时,他就出高价。在知道父亲的字确实很好后,他练字就不再偷懒了。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欧阳通的字能写得和他父亲一样好,来买他写的字的人也多了。三、 讲授新课。1.出示课题:点的写法。2.出示挂图,请同学们观察“点”画的特点:3、它像什么?(大瓜子、雨点等)4、在米字格中的位置。点的写法:右下入笔,右下按,提笔回收。一、点的变化:1、长点长点似反捺,但较反捺短。中锋落笔,侧锋运笔,至末端回锋。末端宜园润有力。2、方点方点如不规则几何图,可为四边形,亦可为五边形。书写时应注意使笔画方正刚劲。3、圆点圆点如半月,宜圆润光滑,侧锋起锋,侧锋收笔。4、挑点挑点写法是逆锋起笔,然而笔锋稍驻,向右上轻挑出锋。5、垂点中锋落笔后,右侧锋向左下运笔,回锋收笔,使其有垂露末端之感。6、瓜子点瓜子点如瓜子,为不规则几何图形。7、竖点竖点除起笔为顺锋落笔外,其余写法与垂露相同。8、撇点逆锋起笔,稍作驻锋,轻松出锋。二、点的组合:1、左右点左右点左右相对,要有呼应之感。2、上下点可以写成纵向的“左右点”,亦可以写成形态相似,大小不同,还可写成大小相似,形态各异。3、相向点相向点中间没有其他笔画,写法与左右点相似。4、横三点横三点为三点相连,或三点并列而中间有其他笔画相隔。宜写成右斜状态。5、竖三点即三点水,宜写成纵向锐角三角形,即上下两点大概在一条直线上,中间点向左拉着开。6、合三点左点和右点为相向点,左点和中间点为顺向点。7、羊头点羊头点如“羊”之头,要宽松开张,但若有其他笔画在旁,宜避让。8、其脚点如“其”之脚下两点,要写得沉稳雄健,有大厦基石之感。9、火底点即横四点,有时被写成一横。第一点和第四点为相向点,第一点和第二点、第三点一般是顺向点。10、两对点一般以竖为中心,各据一方,四个点形态各异,但相对对称。末点比其他三点稍有力度。好了,关于楷书点的这些变化和组合就聊到这。请同学们自己总结出点的写法。5、 完成第4课作业、范字处理时,请同学说出其图形、笔顺。硬笔书写强调提按。老师巡视行间,此时可放音乐,调解课堂气氛。(见课本)6、 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板书设计:4.点点的写法:右下入笔,右下按,提笔回收。教学反思:学生们能够正确临写带点结构的字了,观察也比较仔细,能够自己看出这种类型的构字特点,书写较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