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草船借箭》 课课练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草船借箭》 课课练 (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一课一练
《草船借箭》
基础提优
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东吴dū du( )周瑜dù jì( )诸葛亮的才华,设计陷害他。诸葛亮请lǔ sù( )私自调拨船只,并用青布幔子遮起来, 三天后,他们开船逼近Cáo jūn( )的Shuǐ zhài( ),并léi gǔ( )nà hàn( ),对方命令弓弩手射箭,最后,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chā mǎn( )了箭。
二、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私:①属于个人的或为了个人的,跟“公”相对;②秘密而不公开,不合法:③暗地里,偷偷地。
1.老师不在教室时,同学们就开始窃窃私语。 ( )
2.于谦为人大公无私,被百姓们称为“于青天”。 ( )
3.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给诸葛亮。 ( )
三、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1. 照样子,写词语。
(1)例:虚实(互为反义词)
(2)例:齐全(互为近义词)
(3)例:探听探听(ABAB式)
2. 在下列句子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 )诸葛亮( )能在三天之内造十万支箭。
(2)( )诸葛亮识天文,懂地理,( )他答应周瑜三天造十万支箭。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改为陈述句)
2. 一万多名弓弩手齐朝江中放箭 ,箭好像 。(把句子补充完整)
3.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桂花可真香啊, 。
4.诸葛亮对鲁肃说,让鲁肃借给他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多名军士。(改为直接引语)
课文提优
一、品读课文重点句子,完成练习。
1. 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
鲁肃说:“都是你自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
(1)周瑜认为诸葛亮中了自己的计,因而很高兴,他说的话的实际意思是
。鲁肃也认为诸葛亮中了周瑜的计,他说的话的实际意思是 。
(2)从周瑜、鲁肃说的话中可以看出他们分别是怎样的人 (用合适的词语概括)周瑜: 鲁肃:
2. 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1)周瑜的话在文中起 、 的作用。课文中与之相呼应的句子是“ 。”
(2) 周瑜的“长叹”写出了他 的心情,如果选择一句名言劝勉周瑜,我会说:“ 。”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选自 (朝代) 写的长箱小说《 》,课文以“ ”为主线,按照 顺序展开叙述,表现了诸葛亮 、 、 的特点。
三、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拔水军弓餐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早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概括选文的故事情节:船靠近曹军水寨→ →擂鼓呐喊→曹军放箭 。
2.选文中画“ ”的句子是 描写,其作用是

3.诸葛亮为什么“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
4.鲁肃的“ ”和诸葛亮的“ ”形成对比 ,突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
5.诸葛亮下令把船一字摆开,后来还要掉转船头,原因有(多选)( )。
A.船一字摆开,可以增加受箭面积,确保受箭的数量多。
B.让曹军看清楚东吴军队的阵势之大,以产生畏惧之心。
C.掉转船头可以让船的两面都受简,以增加受箭的数量,利于保持船的平稳,也为借箭成功后离开节约了时间。
6.结合选文内容,下列对“诸葛亮笑着说"中“笑”的理解,恰当的有(多选)
( )。
A.诸葛亮深知曹操疑心重,用兵谨慎,断定曹操不会贸然出兵。
B.诸葛亮嘲笑鲁肃因为不明白他的用意而惊慌失措的样子。
C.表现了诸葛亮的胸有成竹,是诸葛亮足智多谋的表现。
D.诸葛亮故作镇定,既是安慰自己,也是安慰鲁肃。
拓展提优
一、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学校拟开展“阅读名著,走进经典”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练习。
1.照样子,为本次活动再设计一个活动方案。
方案一:开展名著主题课本剧演出活动。
方案二:
2.假如采用方案一“开展名著主题课本剧演出活动”,你们组选择演出《草船借箭》,请想象下曹操在听到江上招鼓呐喊声之后的反应及与军士的对话,为其设计台词。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空城计
有一次,魏国得知蜀国的战略要地西域兵力薄弱,只有不到一万士兵,就派大将司马懿率领十几万军队前去攻打。西域危在旦夕,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一向足智多谋的军师诸葛亮身上,诸葛亮命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城里的人不许随便出入,然后大开城门,等候敌人的到来。司马懿不久即带兵包围了西域,但令他吃惊的是,本来以为会戒备森严的西域却城门大开,城墙上也看不到一个守卫的士兵,只有几个百姓模样的人在城门前扫地。正在他大惑不解的时候,看到城楼上出现一个人,正是他的老对手诸葛亮。只见诸葛亮不慌不忙地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魏国的将士都愣住了,在大军围城的危急关头,蜀国的军师诸葛亮却弹起了琴,他们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面对开着的城门和弹琴的诸葛亮,老奸巨猾的司马懿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他早就知道诸葛亮足智多谋,可诸葛亮胆敢大开城门迎候十几万大军,这太出乎他的意料了。因此他想,城里必定埋伏了大量兵马。这时,城楼上传来的琴声由舒缓渐渐变得急促起来,仿佛暴风雨就要来临一般。司马懿越听越不对劲,他怀疑这是诸葛亮发出的调动军队反攻的信号,于是急忙令他的军队撤退。成千上万的魏军迅速撒退,就这样,蜀国的西域没有用一兵一卒就得以保全。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危在旦夕:
(2)笑容可掬:
2.用“一”画出写诸葛亮得知魏军来了之后的做法的语句。他这样做是为了
3.用“ ”画出第2自然段中描写诸葛亮的语句,从中可以看出诸葛亮 。
4. 诸葛亮的“空城计“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多选)( )。
A.司马懿头脑愚笨,看不出城里有多少兵力。
B.诸葛亮准备充分,他藏旌旗,禁止百姓随便出人城门,大开城门,自己焚香弹琴,营造了安乐祥和的氛围给司马懿造成城中设有埋伏的错觉,
C.诸葛亮背后有雄厚的兵力支援,这令司马懿闻风丧胆。
D.诸葛亮识人心,他料定司马就疑心重,知道自己一生谨慎, 一定不敢轻易冒险。“空城计”是“三十六计”之一,你还知道其中哪些计谋 请写出两个。
日积月累
一、把下列形容诸葛亮的成语补充完整。
料事( )( ) 足智( )( ) 神机( )( ) ( )( )帷幄
初出( )( ) 才华( )( ) 胆( )心( ) 雄才( )( )
二、把下列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歇后语补充完整。
1. 鲁肃宴请关云长----
2. 徐庶进曹营----
3. 周瑜打黄盖----
4.张飞吃豆芽----
5.刘备借荆州----
6.张飞穿针----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一课一练
《草船借箭》参考答案
基础提优
一、都督 妒忌 鲁肃 曹军 水寨 擂鼓 呐喊 插满
二、1.③ 2.① 3.②
三、1.示例:(1)是非 东西 黑白 (2) 张望 打击 欢喜 (3)考虑考虑 打扫打扫 商量商量
2.(1)只有 才 (2)因为 所以
四、1.十万支箭,三天造不成。
2. 示例:下雨一样
3.示例:站在一里外都能闻见香味
4.诸葛亮对鲁肃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多名军士。”
课文提优
一、1. (1) 示例:诸葛亮这是自作自受,自认倒霉吧诸葛亮不应该立下军令状,现在即使他想帮诸葛亮也是无能为力 (2) 示例:阴险狡诈 忠厚善良
2. (1)总结全文 照应开头 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 (2)失望、怨恨 示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二、元末明初 罗贯中 三国演义 借 事情的发展 有胆有识 足智多谋神 机妙算
三、1.一字摆开 掉船头受箭
2.环境 既写出了诸葛亮算得准,熟知天文,也为下文写借箭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3. 虚张声势,迷惑敌人,既要让敌人不敢出来,又要让敌人找到射箭的方向和目标,多放箭。
4.吃惊 笑 5.AC
6.AC
拓展提优
一、示例:1.开展“好书推荐,读书分享”的演讲活动。
2.【江上擂鼓呐喊声正盛】曹兵:丞相,东吴战船逼近水寨。曹操:哦,有多少条船 曹兵:大雾中,只见灯光闪闪,敌船不计其数。曹操:速率水军迎战。 曹兵:是。曹操:(突然)且慢! 大雾 (想了一会儿)江上雾大,敌人突然来攻,我们探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调配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就行了。曹兵:是。
二、1. (1)形容危险就在眼前。(2) 笑容露出来,好像可以用手捧住,形容笑得明显。
2.诸葛亮命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城里的人不许随便出入,然后大开城门,等候敌人的到来。故弄玄虚,让敌人摸不清虚实
3.只见诸葛亮不慌不忙地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 胸有成竹、镇定自若
4. BD
5. 示例:苦肉计、金蝉脱壳。
日积月累
如神 多谋 妙算 运筹 茅庐 横溢 大 细 大略
一、1.暗藏杀机 2.一言不发 3.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4.小菜一碟
5.有借无还 6.大眼瞪小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