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导学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导学案(含解析)

资源简介

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
 
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青春的到来,努力培养独立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精神,勇于创造。
能力目标:正确认识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
知识目标:了解青春期思维的发展变化。
重、难点:1.青春期的独立思维、批判精神;2.青少年创造潜能的开发。
预习案
1.思维的独立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意味着 ,有自己独到的 ,同时 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2.在我们的成长中,与思维的独立性相伴随的是思维的 。3.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离不开 和 。4. 是创造的源泉,给了我们广阔的创造空间,激发我们创造的热情。
探究案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华社2020年1月21日电 2019年年底开始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了社会强烈关注。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指出,目前的防控重点仍集中在武汉,建议原则上不出入武汉。钟南山认为,当前病例主要集中在武汉,而且出现在其他省市,以及国外的病例,也几乎都同武汉有关,这证实了疫情有人传人的情况,同时提出有发热症状的人应强制禁离武汉。
钟南山院士身上有什么思维特质?这种思维特质有哪些表现?
从钟南山院士提出人传人的科学论断,思考这种思维特质有什么意义?
如何培养这种思维特质?
2.【青春的创造】
江西淮安六年级的小学生王康宇,在疫情期间关注新闻时,看到钟南山爷爷的眼睛上起雾,就想发明一种口罩,能够防止眼镜起雾,这样可以方便很多戴眼镜的人。经过一番研究,王康宇终于发明了一种口罩,可以有效缓解眼镜起雾的现象。而且,他还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申请通知书,但他把专利技术无偿捐献给一家口罩生产厂家,以帮助到更多的人。
青春期具有无限的创造潜能,我们青少年怎样发挥青春的无限创造力?
【训练案】
1.香港大学有位面试官曾表示,面试时要观察学生的表达、分析、沟通及与人合作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要能独立思考。对独立思考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独立思考表现为不人云亦云
②独立思考意味着一味追求独特,不必理会他人
③独立思考意味着见解独到,一切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④独立思考并不排斥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数十年来始终不离田间地头,埋头实验,创造了一次又一次世界水稻单产新纪录。这说明,开发青春的创造潜力(  )
A.要敢于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与浪漫
B.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和实践
C.必须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推陈出新
D.要有质疑的勇气,敢于表达不同的观点
3.步入青春期,我们的思维逐渐具有独立性。下列对思维的独立性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步入青春期,对问题开始有更多的见解
B.步入青春期,对求知的事物充满好奇
C.思维的独立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
D.培养思维独立性就不能接纳他人意见
4.下列设问中,主体适合用层进思维进行分析的是(  )
A.我国为什么要加大对侮辱、诽谤英雄烈士行为的打击力度?
B.创建文明城市对城市发展的现实意义有哪些?
C.有人在参观科技馆、博物馆时大声喧哗,请你对此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
D.清明节假期,全国收费公路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这一举措有哪些益处?
5.会说理是理性思维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学生应有的核心能力。下列设问主体体现的层进思维的是哪一项?(  )
A.未经授权,某些短视频平台翻拍影视剧的行为,你怎么看?
B.为什么某市举办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深受欢迎?
C.如何避免高空抛物的行为产生?
D.西安中学生经过详细调研走访之后,提出“关于运用‘硬科技’资源,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提案,并带进今年两会。这给我们哪些启示?
6.没有哥白尼的批判精神,就没有神学大厦的坍塌;没有费尔巴哈的批判精神,就没有对黑格尔哲学的摒弃。这启示我们(  )
①要培养批判精神
②对事情要有自己的看法
③要摒弃一切传统的观点
④要敢于向权威挑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鲁班是我国古代建筑工程家。他发明的每一件工具,都是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启发,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创造出来的。这告诉我们(  )
A.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 B.创新要关注他人和社会
C.要始终坚持自己的主见 D.从小事做起,敢于尝试
8.七年级学生顾则行,在翻看《中国历史地图册》时,发现被标注为北魏孝文帝时期的铜钱“宣和通宝”应为宋徽宗时期所造。该书责任编辑张怀表示,将“宣和通宝”放在孝文帝时期确有不妥,考虑在明年修改教材时将这一处图文删掉。顾则行(  )
A.学贵有疑,具有批判精神
B.求全责备,善于挑剔他人
C.怀疑一切,敢于挑战权威
D.独立思考,凡事特立独行
9.青春凝聚着动人的活力,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为我们的成长带来无限可能。开发创造潜力,我们(  )
①要敢于打破常规,开创前人未走之路
②要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
③要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④只要有足够的想象力,就一定能够创造科学奇迹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下列材料对应的主体思维分析错误的是(  )
A.央视记者追踪云南野象群迁徙的行为意义何在?——因果思维
B.我们应如何看待辛亥革命?——辩证思维
C.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薪火相传的原因是什么?——因果思维
D.你如何看待中学生小牛混合投掷干湿垃圾的行为?——层进思维
11.进入青春期,我们的生理发育进入快车道,与之相随的是思想和精神方面也随之变化。其中思想、精神方面变化最大的是(  )
A.我们的学习意识在不断提高
B.我们的独立意识在不断发展
C.我们的身体发育在不断加快
D.我们的依赖意识在不断增强
12.备受关注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其中明确指出要培养“批判质疑”素养。培养“批判质疑”的意义在于(  )
①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和解决问题
②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
③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
④促使我们解决一切问题,改进现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对于不同的问题,我们需要采用不同的思维模式来分析说明。下列思维模式的运用与分析说明题的设问不匹配的是(  )
A.请你谈谈如何在中小学校开展党史教育。——主体采用并列思维
B.请你谈谈雾霾带给人类的危害。——主体采用层进思维
C.请你谈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的理由。——主体采用因果思维
D.出于安全考虑,很多学校和老师不允许中小学生在课间外出玩耍。“安静的课间十分钟”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对此,你怎么看?——主体采用辩证思维
14.北京大学前校长许智宏说:“大学核心精神应有‘理性的质疑和批判’。”这启示我们要培养批判精神。下列关于批判精神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要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达不同的观点
②要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
③要敢于向权威挑战
④体现在学习中就是要学会质疑,多提问题,多发现问题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5.袁隆平先生生前,一档名为《似是故人来》的实景文化访谈节目专访了袁隆平先生。当时袁老已是60岁了,依旧在做科研、带学生,他在节目里说:“我带研究生有一个要求:你下不下田?你不下田我就不带。”袁老的要求告诫我们在学习中要做到(  )
A.自主学习 B.敢于质疑 C.勤于思考 D.知行合一
参考答案
探究案
1.(1)批判精神。表现为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
(2)①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②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
(3)①要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②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③掌握批判的技巧:批判只针对事情本身,而不攻击他人;批判要具有一定的建设性。
2.①我们要争当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好少年。②敢于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与浪漫,开创前人未走之路。③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④创造离不开实践。我们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
训练案
1.【分析】本题考查发展独立思维。独立思维并不等同于一味的追求独特,而是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的,正确的意见。
【解答】依据教材知识,独立思维并不等同于一味的追求独特,而是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的,正确的意见,①④说法正确;②③错误,要接纳他人合理的,正确的意见。
故选:B。
2.【分析】青春期的我们凝聚着动人的活力,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为我们的成长带来无限可能;青春期的我们思想活跃,感情奔放,朝气蓬勃,充满对未来的憧憬,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
【解答】开发创造潜能,我们要敢于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与浪漫,开创前人未走之路;我们要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以此分析材料可知,袁隆平的事迹体现了,我们要劳动和创造,创造离不开实践,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去尝试、探索和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所以B是正确的选项;A选项材料没有体现;C选项“必须”一词太绝对;D选项体现了批判精神,排除。
故选:B。
3.【分析】本题考查发展独立思维。独立思维并不等同于一味的追求独特,而是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的,正确的意见。
【解答】依据教材知识,步入青春期,我们的独立意识不断发展,对问题开始有更多的见解,对求知的事物充满好奇。独立思维并不等同于一味的追求独特,而是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的,正确的意见,AB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4.【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思维方式的认识。常见的思维方式有辩证思维、因果思维、层进思维、并列思维、混合思维等,我们根据自身情况培养思维模式。
【解答】因果思维就是以结果作为特性,以原因作为因素,逐步深入研究和讨论项目目前存在问题的方法。辩证思维主要指看问题要全面、客观,并学会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强调辩证思考问题,即要看到事物的对与错、积极与消极影响、意义与危害、成就与问题、权力和义务、区别和联系等。层进思维的特征类似于“剥竹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低到高、由小见大、由轻到重,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并列思维就是多角度、多层次的回答问题。分析各个选项可知,A属于因果思维,B属于并列思维,C属于层进思维,D属于辩证思维。
故选:C。
5.【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培养批判精神。批判性思维的要求: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和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考虑他人感受,要知道怎样的批判容易被接受,有利于解决问题。
【解答】层进思维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低到高、由小见大、由轻到重,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未经授权,某些短视频平台翻拍影视剧的行为,你怎么看,应该用层进思维来说理,A说法正确;B中主体用因果思维,应排除;CD主体用并列思维,应排除。
故选:A。
6.【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培养批判精神。思维的批判性表现在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发表不同的观点,敢于向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
【解答】题文描述启示我们,培养批判精神要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敢于向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体现在学习中就是要学会质疑,多提问题,多发现问题,所以选项①②④说法都正确,符合题意;③错误,批判并不代表着要摒弃一切传统的观点。
故选:B。
7.【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开发创造潜能的认识。青春期的我们凝聚着动人的活力,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为我们的成长带来无限可能;青春期的我们思想活跃,感情奔放,朝气蓬勃,充满对未来的憧憬,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
【解答】鲁班的每一件工具,都是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启发,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创造出来的。这告诉我们创造离不开社会实践,它是我们创造的源泉,我们要多参加社会实践,A正确;BCD排除,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
故选:A。
8.【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培养批判精神。批判性思维的要求: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和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考虑他人感受,要知道怎样的批判容易被接受,有利于解决问题。
【解答】题干启示我们要有质疑的勇气和能力,敢于向权威挑战,A符合题意;B错误,我们不能求全责备、挑剔他人;C中“怀疑一切”的做法错误;D错误,要善于合作,不能特立独行。
故选:A。
9.【分析】本题考查如何开发自己的创造潜能。根据教材知识,从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与浪漫、关注他人与社会,注重创造的意义与价值、创造离不开实践,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等方面展开作答即可。
【解答】开发创造潜力,我们要敢于打破常规,开创前人未走之路,要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要积极参与实践活动,①②③正确;④错误,“一定”说法太绝对。
故选:A。
10.【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培养批判精神。批判性思维的要求: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和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考虑他人感受,要知道怎样的批判容易被接受,有利于解决问题。
【解答】央视记者追踪云南野象群迁徙的行为意义何在?主体用并列思维,A错误,符合题意;我们应如何看待辛亥革命?属于辩证思维,B正确;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薪火相传的原因是什么?——因果思维,C正确;你如何看待中学生小牛混合投掷干湿垃圾的行为?——层进思维,D正确。故BCD与题意不符。
故选:A。
11.【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发展独立思维的理解。思维的独立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意味着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解答】青春期,我们开始具有独立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思想变得更活跃,对事情有了自己的看法,具有批判精神,拥有创造潜力,其中思想、精神方面变化最大的是我们的独立意识在不断发展,B符合题意;ACD与题意不符。
故选:B。
12.【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培养批判精神。批判性思维的要求: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和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考虑他人感受,要知道怎样的批判容易被接受,有利于解决问题。
【解答】培养“批判质疑”旨在培养批判性思维,能调动自身经验,激发学习动机,解决问题,改变现状,有助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故①②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④错误,表述绝对。
故选:A。
13.【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发展独立思维的理解。思维的独立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意味着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解答】学会说理,理性思维,也是公民素养的基本要求。面对不同的问题,应该用不同的思维模式来说理。分析选项可知,请你谈谈如何在中小学校开展党史教育,属于主体采用并列思维,A匹配正确,不符合题意;请你谈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的理由,属于主体采用因果思维,C匹配正确,不符合题意;出于安全考虑,很多学校和老师不允许中小学生在课间外出玩耍。“安静的课间十分钟”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对此,你怎么看?属于主体采用辩证思维,D匹配正确,不符合题意;请你谈谈雾霾带给人类的危害,属于主体采用并列思维,B匹配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B。
14.【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培养批判精神。在我们的成长中,与思维的独立性相伴随的是思维的批判性。在学习中,我们需要批判的精神和勇气。
【解答】思维的批判性表现在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发表不同的观点,敢于向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要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和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①②③④说法都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B。
15.【分析】本题考查批判精神。思维的批判性表现在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发表不同的观点,敢于向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
【解答】“我带研究生有一个要求:你下不下田?你不下田我就不带。”说明要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D符合题意;ABC与题干无关,应排除。
故选:D。
反思:
周次: 学科:道德与法治 主备人:
备课日期: 授课日期: 授课人:
PAGE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