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冲刺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6 崇尚法治精神【中考考情】考点 课程标准 2022年命题预测尊重自由平等 1.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弱,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2.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1.背景:网络制造谣言受到制裁、惩治贪污犯罪的案例、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就业歧视现象、漫画、名言警句等。2.角度:自由是有限制的、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珍视自由的要求、践行平等的要求维护公平正义 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公正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矛盾,理解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 1.背景:我国政府采取的一些关注和改善民生的举措、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公平正义的讲话、司法改革、纠正冤假错案、正义人物的事迹、法治人物的事迹。2.角度:公平的意义、怎样维护公平、正义行为的判断标准、正义的意义、怎样守护正义【思维导图】【易错辨析】1.自由就是挣脱法律和道德的约束。( )2.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权利。( )3.公平是指每个人都拥有一样的权利,享有绝对的公平机会。( )【考点梳理】考点1.珍视自由,践行平等1.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1)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会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2)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2.珍视自由的基本要求(1)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具体要求: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2)必须依法行使权利。(具体要求: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2.践行平等的基本要求(平等在法律意义上的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1)反对特权。(①特权的含义: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②特权的表现:有的人或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或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或利用社会关系追逐一己之利,并想方设法逃避法律制裁。③追求特权的后果: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必将受到制裁和惩罚。)(2)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①原因: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②要求: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3)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不平等现象的危害:损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考点2.坚守公平;追求正义。1.公平的重要性: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的含义(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公平的内涵(1)内涵: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等。要求:①权利公平,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②规则公平,要求每个人都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③机会公平,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2.坚守公平(1)个人维护公平。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待人处事。(2)国家通过制度保障公平。(①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②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3.正义的重要性: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也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内涵: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要求①要求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②要求人们分辨是非,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③要求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4.追求正义(1)个人守护正义。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2)国家通过司法维护正义。(①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②国家积极推进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5.为什么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①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②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增加: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的重要内容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考点检测】单项选择题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关于依法惩治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广东省铁路安全管理条例》明确对上述行为亮剑:《广州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规定》则将上述行为纳入失信信息。这些举措意在( )①用法律法规为自由划定边界②依靠严厉惩罚实现良法善治③以信用法制化引导人们守公德④以外在监督促使个人行为自觉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女大学生小郭在应聘某烹饪学校职位时,多次因该校“限招男性”的招聘条件而被拒绝,随后她提起了诉讼。法院最终判决该校行为侵犯了小郭的平等就业权,应向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 B. 诉讼是公民维护合法权益的最佳途径C. 公民政治权受法律保护 D. 就业歧视违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3.针对“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刑法修正案,新增加“冒名顶替”犯罪。这一修订告诉我们( )①要杜绝公民教育侵权行为发生②珍视自由,必须谨遵法律要求③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④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4.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下列选项符合平等要求的是( )①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从重从严处罚②在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选民一人一票③老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被特殊关照④未成年人平等地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5.互联网给生活带来了便捷的同时,却也给谣言提供了新的空间和途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因为编造、传播有关疫情的网络谣言,一大批造谣者被处罚。这带给我们的反思是( )①在享受网络服务并实现“言论自由”基本权利的同时,必须要遵守法律,承担相应的义务②我们要珍视自由,依法行使权利③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④在网络上要做到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②④ D. ①③6.8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指导意见》印发。《指导意见》要求,要切实防止“谁能闹谁有理”“谁死伤谁有理”的错误做法,坚决捍卫“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法治精神。这一要求( )①体现了通过正义制度捍卫公平正义②说明了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唯一目标③将会彻底根除无理闹事的社会现象④鼓励支持公民见义勇为,守护正义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7.9月,一段10秒钟的小视频刷爆了不少人的朋友圈。视频中,一个小女孩和妈妈一起走过马路,在通过斑马线时,小女孩向礼让行人的公交车驾驶员鞠躬行礼。看到这个视频,最能表达你内心感受的是( )①关爱赢得尊重,礼貌彰显魅力②规则保障秩序,礼让促进和谐③平等促进沟通,诚信铸就人格④社会呼唤公平,法律捍卫正义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8.李克强总理有过这样的比喻:政府的职责就是管好“两个灯”。管好“路灯”,就是要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为所有人照路;管好“红绿灯”,就是要讲规则。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公平就是让人人拥有相同的权利②社会公平对社会的稳定发展有重要意义③增强规则意识,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公平④公平的制度,使社会弱势群体也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9.扫黑除恶,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深入参与,正是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这场人民战争的力量源泉。据国家统计局下半年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民意调查显示,95.72%的群众对专项斗争成效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这体现了( )①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②追求正义是每个公民应尽的法定义务③“扫黑除恶”杜绝了违法犯罪行为④期盼正义、实现正义是人们的共同心声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10.“长风1号”集中打击收网行动后,赣州警方破获一批涉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案件,抓获618名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打掉电诈犯罪团伙65个、端掉窝点90个,取得了初步战果。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 )①彰显道德价值,化解社会矛盾②彰显法治价值,维护社会稳定③体现民主价值,增进民主意识④保护群众利益,维护公平正义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二、材料分析题11.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同学们搜集了该法的有关资料,并进行了分享与交流。(1) 结合小闽搜集的资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国家对未成年人保护法进行修订的理由。(2) 运用法治与自由关系的知识,为小福答疑解惑。12.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刑责年龄最低降至12周岁。在课堂学习中,同学们对此展开讨论。(1) 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小林的看法进行分析。(2) 请把小敏的观点补充完整。13. 阅读社会新闻,回答问题。2021年6月10日,北京头条记者从北京通州警方获悉:近日通州公安分局根据涉事车主报案描述,成功打掉一个在北京市流窜作案的“碰瓷”团伙,刑事拘留4人,初步核实案件60余起,涉案金额10万余元。(1) “碰瓷”团伙侵犯了他人的什么权利?(2) “碰瓷”团伙被刑事拘留,体现了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是什么?(3) 新闻启示我们,个人应该如何守护正义?三、活动探究题14.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最高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依法审理孙小果案、杜少平操场埋尸案让正义最终得以实现。围绕着“正义”这个话题,某班同学准备举行一次研讨活动,请你参与进来与他们一起探讨下列问题:(1)请你推荐让同学们感受司法正义的两种具体活动并写出注意事项。(2)请向同学们阐述现代社会追求正义的主要理由。(两个方面即可)(3)从个人角度看,为了守护正义,请对同龄人提出一些要求。(两个方面即可)【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1——10 CDBBA AACCC材料分析题11.(1)①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原有的规则需要调整和完善;②是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合法权益的需要,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等。(2)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分割,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法治是自由的保障,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②对未成年学生使用手机进行规范有利于保护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12.(1)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③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已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在生理、心理上已相当成熟,所以降低刑责年龄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①从小树立法治意识,懂得敬畏法律、尊崇法律③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③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等。13.(1)财产权。(2)公平正义。(3)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三、活动探究题14.(1)法庭审判现场观摩,注意事项有遵守规则、保持安静、认真学习等;举行模拟法庭活动,注意事项有认真准备、积极投入、写好总结等。(2)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等等。(3)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二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