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设计分类垃圾箱》活动设计:活动目标:根据综合实践总目标第8项“操作与创造能力”对六年级下册学生实践活动的要求“会设计或创作一个作品”,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确立了以下活动目标:1、知识与能力:1、从实际需要出发,设计一个分类垃圾箱,与环境地点相适宜,美观实用。培养设计与创新能力。要求:(1)、能体现垃圾分类与回收的主题和内涵;(2)、能借助多种技法丰富形象,并加以创新;(3)、想象合理、构思新颖、造型美观。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活动,让学生关注生活中垃圾分类情况,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出美观实用的分类垃圾箱。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环保意识,进一步了解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角色和定位,养成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活动重点:设计分类垃圾箱。活动难点:从实际需要出发,设计与环境地点相适宜的分类垃圾箱。活动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多媒体。学生准备:图画纸、彩笔、彩纸等。调查家里或学校垃圾分类的现状以及目前使用的垃圾箱的弊端。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设计主题。1、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垃圾对人类的危害以及分类回收垃圾的重要性,想一想:你家里是怎么给垃圾分类的?(学生根据课前的调查来回答。)2、出示图片,观察家里和学校目前使用的垃圾箱,有哪些弊端?你想怎么解决?观察思考,说一说自己认为合理的想法。3、引入设计主题:设计分类垃圾箱二、讨论交流,力求方案合理。1、指导学生欣赏一些新式垃圾分类回收箱的图片,了解它们的优缺点。-2、了解我国分类垃圾标识。3、小组讨论设计方案,各抒己见。出示讨论要点:设计分类垃圾箱时需要综合考虑哪些因素?学生汇报讨论结果。三、实践创新,小组合作设计。实践与创新。1、为家里或班级设计或制作一个垃圾分类回收箱。要求:(1)、能体现垃圾分类与回收的主题和内涵;(2)、能借助多种技法丰富形象,并加以创新;(3)、想象合理、构思新颖、造型美观。2、小组合作设计。四、评比反馈,活动成果展示。1、各组选出组内的最佳设计参与全班展示。2、小结。(略)板书设计:标识 造型箱体数量 设计分类垃圾箱 材质放置地点 颜色、大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