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考热点】时政解读及原创模拟试题94(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中考热点】时政解读及原创模拟试题94(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2中考热点】时政解读及原创模拟试题
政治、经济版块
1
1、习近平将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
考点链接: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时代潮流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我国高举互利共赢的旗帜,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
2
2、美议员再次窜访台湾,我外交部回应,打“台湾牌”必定要撞南墙、自食恶果。
考点链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属于我国内政,任何国家不容干涉;维护国家利益和祖国统一
3
3、当地时间25日,两对中美跨国混双组合均战胜对手,顺利闯入世乒赛16强。
考点链接:自觉高扬民族精神;合作与竞争的关系;运动员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
社会、法律版块
4
4、我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杭台高铁开始试运行。
考点链接:我国的高铁技术走在世界前列;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

5、住建部消息,今年1-10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4万个,已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考点链接: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有利于缓解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
【原创试题】、单项选择题:
习近平将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这表明()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②我国坚持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
③我国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
④非洲各国与我国的利益一致,永远都是好伙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2.美议员再次窜访台湾,我外交部回应,打“台湾牌”必定要撞南墙、自食恶果。外交部的坚定回应( )
①是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表现②表明台湾问题不容他国干涉
③是与美国宣战的具体表现④表明中美关系已针锋相对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3.当地时间2021年11月25日,两对中美跨国混双组合均战胜对手,顺利闯入世乒赛16强。对材料评价正确的是()
A.胜利的背后离不开运动员的努力训练
B.在国际运动场上,竞争比合作更重要
C.在国际运动场上,合作比竞争更重要
D.参与比赛时,坚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4.2021年11月26日,我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杭台高铁开始试运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我国的经济体制不再是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非公有制经济飞速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
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主导作用
D.非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住建部消息,2021年1-10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4万个,已经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这有利于()
A.打赢脱贫攻坚战,把我国建设成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
B.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指日可待
C.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缓解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
D.迅速提高老旧小区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共同富裕实现
二、2021年广东新型中考试题
背景材料:2021年11月26日,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分别向中俄科技创新年闭幕式致贺信。
内容一:习近平指出,2020年8月中俄科技创新年开幕时,我和普京总统分别致信表示祝贺,寄予厚望。一年多来,中俄两国共同携手,克服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响,创造性实施千余项科技创新合作交流活动,积极推动两国在疫情防控、航空航天、核能、数字经济等领域取得一批丰硕合作成果,中俄联合科技创新基金成功启动,战略性大项目合作取得重要进展。实践证明,中俄两国科技创新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内容二:习近平强调,中俄互为最大邻国,在当今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共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双方要秉持世代友好、合作共赢理念,务实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促进中俄关系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高水平迈进,为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力。
(1)结合内容一,说说科技创新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2)结合内容二,说说各国应如何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青少年应如何适应世界发展趋势要求
参考答案
AACDC
结合内容一,说说科技创新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①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科学技术之所以成为社会最高的革命力量,是因为其不仅可以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而且能使生产力得到不断的加速的发展。
②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促进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整个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
③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巩固和发展进步的社会政治制度。一在我国,只有把社会主义与科学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才能有效地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④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在于以科学技术武装人能提高劳动者和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邓小平指出:“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国家之间的竞争变成了在科学技术领域创新的竞争,各国都纷纷拿出了相应的科研规划,以期在核心技术方面占领制高点.我国更是清醒地意识到,自主创新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灵魂,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准确把握自主创新的内涵,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清醒去认识:我们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才能使我国的产业突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获得有利的贸易和国际地位,为我国经济的腾飞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的创新,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创新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制度和机制的创新,保证技术创新的环境和氛围,使创新意识、创新文化、创新理论,得到完好地发挥和实现.
(2)结合内容二,说说各国应如何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准确把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时代背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各国日益相互依存、命运与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世界各国更需要以负责任的精神同舟共济,共同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与此同时,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日益改变国际力量对比,也日益重塑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一)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大国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管控矛盾分歧,努力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关系。大国对小国要平等相待,不搞唯我独尊、恃强凌弱的霸道。(二)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当前,国际安全形势动荡复杂,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安全问题的内涵和外延都在进一步拓展,同时人类越来越利益交融、安危与共。在这种新形势下,冷战思维、军事同盟、追求自身绝对安全那一套已经行不通了,各方应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
(十九大对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进行了顶层设计,明确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将“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列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指明了方向,为解决国际社会面临的各种全球性挑战提出了中国方案,体现了中国的责任与担当。那么如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是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二是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建立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三是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四是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五是环境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青少年应如何适应世界发展趋势要求
(1)我们要从普通的事做起,通过自身的努力为人类发展和世界进步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着眼未来,我们要适应世界发展趋势要求,全面提升个人素养。
①不断丰富知识储备,增强人文底蕴。
②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思维方法。
③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会观察、思考各种社会现象,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①我们要传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自己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做到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
②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积极关切人类问题和世界局势,掌握相应的知识,在与世界各国青少年交流中提高我们影响。
③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在世界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提高改变世界的素质和能力。
④要尊重差异,理解不同,包容多样化文化,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风貌,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纽带,承担起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
了解世界,提高自己,做自己能做的事。首先要做造福于世界的事,比如精神文明道德,减少环境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支援灾区、贫苦地区人民等等。( 第一,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完成基础知识储备,为将来实现知识作好准备。
第二,更新思想观念,树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思想观念。
第三,全面提高素质。不光是学习书本知识,还要提高动手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努力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