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潜能无限》教学设计课题: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十四课《潜能无限》教材分析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具有巨大的潜能,让学生树立信心,也为根据自身实际确立努力目标奠定基础。本课题教学的难点是是学生认识自己的巨大潜能,以树立信心。其教学重点是与学生共同探讨自己具有巨大潜能的科学依据,并进一步掌握一些发掘潜能的方法。学情分析初中一年学生从小学升入中学,进入一个新的学校、新的班集体中,学科增多,学习压力、难度的增强,很多学生失去了自信心,总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什么都不如别人。从而影响自己的健康成长,因此,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具有巨大的潜能,使学生对潜在的自我树立更多的信心,为根据自身实际确立努力目标奠定基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什么是潜能,每个人都存在着巨大的潜能,人的潜能是多方面的。2.掌握发掘自己潜能的几种方法。(二)能力目标:1. 提高发现潜能、克服困难的能力,从而增强自信心。2.提高反思自我、激励自我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人的潜能的巨大,从而树立自信心,培养乐观向上的意志品质。2. 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成功欲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每个人都具有潜能的,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巨大潜能,树立信心!教学难点:掌握开发潜能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通过视频《天赋潜能》引入,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着巨大的潜能,并理解发现潜能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活动一:掌声响起来。1、 你认为你自己一分钟可以鼓掌多少次?把第一印象写在纸上。2、 十秒倒计时,看谁鼓掌次数最多。3、 分享感受,交流心得。教师小结:我们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和实际能力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些实际存在的没有表现 出来 的能力,就是我们所说的“潜能”。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潜能就是一个人的心理能量,也就是一个人的精力,所以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潜能不同于特长,尚未全部表现出来或者较弱的方面才是你的潜能所在。二、资料介绍,了解潜能研究发现,普通人一生中真正应用的心理潜能平均只有7.2%,而92.8%的心理潜能尚在沉睡。前苏联学者伊凡叶夫里莫曾估计:“如果人类能发挥大脑一半的功能,将轻易学会40种语言,背诵整本百科全书,拿到12个博士学位。” 可见,人的潜能很大,像个沉睡的巨人,等待我们去唤醒。三、名人故事:安东尼 罗宾的故事。(一个高中学历的人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世界第一名的潜能培训大师,证明人的潜能无限。)激发学生兴趣了解一个人通常都存有极大的潜能,名人有,普通人也有,就看你有没有去发现而已。名人故事二:李小龙的故事。李小龙是个先天问题N多的人,腿不一边长,眼睛近视……但他把缺点变成了优点,用长的腿攻击,眼睛不好,打近身拳。(在潜能开发上,一定要根据自身天赋、资质来开发自己的优势潜能,扬长避短。不求全责备,也不妄自菲薄。)四、故事拓展:一头驴子不小心掉到一口枯井里。它哀怜地叫喊求救,期待主人把它救出去。驴子的主人召集了数位亲邻出谋划策确实想不出好的办法搭救驴子,大家倒是认定,反正驴子已经老了,“人道毁灭”也不为过,况且这口枯井迟早也是要填上的。于是,人们拿起铲子,开始填井。当第一铲泥土落到枯井中时,驴子叫得更恐怖了——它显然是明白了主人的意图。又一铲泥土落到枯井时,驴子出乎意料地安静了。人们发现,此后每一铲泥土打在它背上的时候,驴子都在做一件令人惊奇的事情:它努力抖落背上的泥土,踩在脚下,把自己垫高一点。人们不断地把泥土往枯井里铲,驴子也就不断地抖落那些打在背上的泥土,是自己再升高一点。就这样,驴子慢慢地生到枯井口,在众人惊奇的目光中,潇潇洒洒、溜达地走出枯井。(独特的情境、压力反而能激发人的潜能,所以我们应该感谢困境,感谢压力。)五、开发潜能的方法:要树立远大志向肯定生命的价值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要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学会学习诚实评估自己六、潜能训练:人从纸中过。想办法将一张A4大的纸,剪成一个可供人穿过的完整大纸圈,中间不允许断开.小组合作,每组提供1把剪刀,3张纸。 七、总结感悟,交流心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