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时事热点专题——冬奥会开幕式和河南春晚、泉州申遗(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时事热点专题——冬奥会开幕式和河南春晚、泉州申遗(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时事热点专题
冬奥会开幕式和河南春晚、泉州申遗
热点话题:
1、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顺利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海丝泉州,申遗成功!保护爱护,再立新功!”在泉州庆祝活动现场,民众手举国旗,手持写有“热烈祝贺泉州申遗成功”“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横幅,高喊口号送上祝福。
2、近年来,河南深耕文化领域,致力于破解传统文化创新表达的密码,带动传统文化审美渗入到人们的生活中。2021年6月12日,河南卫视端午特别节目《端午奇妙游》中一段不到两分钟的水下中国风舞蹈视新《洛神水赋》惊艳亮相,火爆全网。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推特为《洛神水赋》点赞;美国《侨报》载文《《洛神水赋〉让中国风舞蹈再次惊艳世界》。“国潮”文化作品频频“破圈”,圈粉无数。
3、惊艳!河南春晚神仙舞蹈《国色天香》登热搜第一 网友:每一帧都是文化底气。1月30日晚,河南电视台春晚舞蹈《国色天香》登上微博热搜第一。据悉,《国色天香》云集了十一位顶尖舞者,演绎了白居易、狄仁杰、上官婉儿等十一位风云人物,精湛舞蹈刻画传奇人物,讲述牡丹雪中盛放的美丽传奇。
4、2022年2月4日20:00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举行。非常惊艳,既展现了奥运更快更高更强团结的体育精神,也展示了中国大国气魄和文化魅力。其中几个印象深刻的中国元素有:二十四节气+中国诗词做倒计时,也代表了第24届冬季奥运会,而且最后一个倒计牌是立春,正好就是昨天开幕式的日期和节气。黄河之水天上来,对水、雪花和冰的引出,用大屏幕展示了气势磅礴的黄河之水天上来。
5、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梁亚滨表示,“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确充满了中国美学的意趣和山水画的美感。中华文明一直在强调黄河文明,黄河文明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创意从形象的角度出来,背后体现出农耕文化特色。黄河之水天上来,汇入黄河,流入大海,这体现出的就是融入世界,“我们有自己的特色,但我们的特色最终是融入世界。”
北京体育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蒋小杰表示,开幕式之前的二十四节气的倒放,令人印象更深刻。第一个感觉很亲切,有很强烈的文化展示意味在里面。此外,开幕式呈现了非常强烈的科技美学的东西,用现在最新的一些科技手段来整体呈现中华文明。开幕式上确实没有出现古人的衣服,从文化自信的角度来说,把主体性自身抽掉,反倒使得主体性呈现出来了。“我们不用刻意表现我们是谁,但是同时就表达了我们是谁。这本身就表明了我们有足够的自信。”
知识梳理:
1.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特点、影响
(1)形成: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 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 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 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3)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文化的影响:
(1)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2)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2.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1)重要性: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 传承发展
(2)要求:①既要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又 要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②还要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3.文化多样性:
(1)如何正确理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多样的文化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选择,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姿。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不同特质的文化相互交融,能够为彼此增添新的元素,激发新的活力。
(2)如何正确面对(文化差异):A.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有值得尊重的经验和智慧;B.要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通过平等交流、对话,达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C.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限时检测:
一、单选题
1.如图为2022年冬奥会的会微,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题,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人书合一,天人合一,冬字下面两点顺势融为2022生动自然,该会徽既展示了冬季运动的活力与激情,更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一设计说明( )
①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
②新时代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不忘本来,拒绝外来,面向未来
③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④增强文化自信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二十四节气反映寒暑变化和农时季节,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自秦汉算起,已经有两千多年的流传过程。从空间区域看,其流传遍及大江南北,影响远至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以此为论据,可以论证的观点是( )
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②中华文化浓缩着中国人民的智慧
③中华文化决定了我们的行为方式 ④世界文化影响中国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从“汉字听写大赛”到“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见字如面”,一个个有时代创意又有文化底蕴的电视综艺节目,触动了观众对“诗和远方”的美好遐想及心中深藏的传统文化情结。关于“中国味儿”文化类节目的走红,下列说法正确是( )
①越古老的文化越有魅力,要全面地继承 ②现代传媒助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③要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 ④中华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被誉为“芯片之母”,我国在该领域一直面临“卡脖子”的危机。2021年11月,五位中国年轻人拿下EDA比赛全球冠军,令国人振奋不已。这表明( )
①我国已经打破芯片关键技术的垄断
②国际竞争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
③年轻一代正努力担当国家发展重任
④我国科技研发已全面居于领先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2021年10月14日,我国成功发射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羲和为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太阳女神与制定时历的安神,并以太阳母亲的形象为人们所认知。“羲和号”取义“效法羲和驭天马,志在长空牧群星”,象征中国对太阳探素的缘起与拓展。这说明( )
①我国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唯一因素 ④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今天,无数青年在努力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华彩篇章。他们有的钻研科学,用实验室里的青春换来我国科研领域的发展进步;有的在奥运场上拼搏、奋斗,以中国热血挑战世界……他们共同彰显了( )
①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 ②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
③自强不息、坚持实干的奋斗品质 ④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事准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百年颂·共此时——点亮欧洲”的当代中国画艺术国际巡展于2021年12月在德国法兰克福开幕。本次展览打破国别、时空和文化界限,展示了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艺术造诣。材料表明( )
①重视文化多样性与差异,提倡和谐共处 ②彰显优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③坚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文化交流 ④要积极吸收西方优秀文明成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丰收不是浪费的理由!"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于2021年4月29 日施行。这启示我们要( )
①自给自足,挥霍无度 ②增强文化安全危机意识
③饮水思源,厉行节约 ④反对餐饮浪费行为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9.从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文化,到两汉经学、魏晋南北朝玄学,再到隋唐儒释道、宋明理学,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到中国音乐、绘画、瓷器,都因其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在世界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历史悠久
②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
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④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每年5月2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茶日”,这是我国首次成功推动设立的农业领域国际性节日,有效提升了国际社会对茶业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的认可与重视,为进一步弘扬中国文化、助力我国茶产业“走出去”并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③中华文化增添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和自豪 ④中国应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分析说明题
11.捏糖人、皮影戏、剪纸……这些都是旧时人们常见的民间技艺。可是如今,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已经越来越少,几近失传。
小文同学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不需要再去继承和弘扬。
请辨析小文的观点。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迅速制定并实施了系统全面、精准到位的疫情防控措施。全国人民高度团结,以难以想象的巨大忍耐与牺牲,为全世界赢得了疫情防控的宝贵时间、积累了重要经验。中国在第一时间向国际社会通报疫情信息,毫无保留地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并尽己所能向国际社会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支持全球抗击疫情。
(1)材料一体现了中国在抗击疫情中是怎样积极有作为?
材料二:2020年3月26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以视频会议方式举行。习近平主席指出:在中方最困难的时候,国际社会许多成员给予中方真诚帮助和支持,我们会始终铭记并珍视这份友谊。各国必须携手拉起最严密的联防联控网络。中方愿同各国分享防控有益做法,开展药物和疫苗联合研发,并向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2)材料中“各国必须携手拉起最严密的联防联控网络”体现了教材哪些道理?
材料三:2020年,我国承办了G20峰会、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世界工业互联网产业大会等多项重要国际盛会,我们越来越多地与世界各地友人面对面地交流,讲述我们的中国故事。
(3)作为中国故事的讲述者,你打算如何承担好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13.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56处位居世界第一。
(1)我国文化遗产总量位于世界第一说明什么?
(2)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什么意义?
(3)保护文化遗产,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14.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是人们生活的点缎,也是情感的纽带,更是精神力量的源泉。为此,班上发起了“文化点缀生活”的主题活动,九年级学生小明打算从不同的视角来展示中华文化,以下是他搜集到的一些资料,请你认真研读并运用国情国策知识,帮助他完成讲述提纲。
视角一:2021年5月18日,世界各地迎来了第45个国际博物馆日,北京地区的博物馆展示了唐丰碑、宋书法、清国画等,这些都是北京极具代表的文化符号。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在危机中,各地博物馆加快创新步伐,尝试推出的新的文化体验和传播形式,让全国人民在家也能感受到不同风格的文化之美。
视角二:2021年广西文化和旅游厅打造了“壮族三月三,玩出新花样”为主题的文旅活动。在民族服饰秀环节,某品牌展示了系列民族潮服,其中凤凰和壮锦的民族元素加上现代设计,非常创新大胆,传统与时尚碰撞出耀眼的火花。这一场韵味十足的华服秀上演,让游客领略“广西衣”的魅力,感受广西传统服饰之美。
视角三:2021海峡两岸青年文化月在苏州狮山国际会议中心开幕,这次活动将持续开展中华传统文化交流、非遗传承等4大类17场两地文化交流活动,为两岸青年交流合作搭建崭新平台。两岸青年互学互鉴,找寻共同的文化血脉,有利于推动彼此之间的交流与了解,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讲述提纲要求:
2 请结合搜集的资料,从文化、创新方面,完成讲述提纲。
②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列出要点即可。
参考答案
1-5CABCA 6-10BADAA
11.【答案】小文的观点是错误的。①材料中提到的民间技艺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形式,而相当一部分传统文化没有得到保护,需要我们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②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③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④文化是一个国、一个民族的灵魂,在新时代,我们要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与时俱进地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解析】
本题考查保护传统文化,此题属于辨析题,题干中小文的观点是“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不需要再去继承和弘扬。”,解答时首先要判断观点是错误的,根据所学,可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角度分析理由。具体可从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中华文化增添了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要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等方面进行概括。
12.【答案】(1)①防控疫情需要新思路与大智慧的引领,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疫情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②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在承担责任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增长智慧;③积极主动同世卫组织和国家社会开展合作和信息交流,努力防止疫情在世界蔓延;④在抗疫过程中积极探索、有效行动,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⑤积极参与全球疫情防控,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既量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2)①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紧密联系的世界。②和平、合作、发展、共赢是不可阻挡的潮流。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④国家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⑤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3)①承担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增强文化认同感,提高文化自信。如:多阅读经典、学习书法等传统文化;积极向中外友人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我们要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如:入乡随俗,尊重他国的语言文字、文化习俗等。
【解析】
(1)本题考查中国积极有作为。依据材料一中中国在抗疫中的表现,从防控疫情需要新思路与大智慧的引领,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疫情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在承担责任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增长智慧;积极主动同世卫组织和国家社会开展合作和信息交流,努力防止疫情在世界蔓延;在抗疫过程中积极探索、有效行动,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疫情防控,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既量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等方面回答。
(2)本题考查世界趋势。材料中“各国必须携手拉起最严密的联防联控网络”,表明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紧密联系的世界;和平、合作、发展、共赢是不可阻挡的潮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国家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紧扣材料,言之有理即可。
(3)本题考查如何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依据教材知识,从承担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增强文化认同感,提高文化自信。如:多阅读经典、学习书法等传统文化;积极向中外友人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如:入乡随俗,尊重他国的语言文字、文化习俗等方面回答即可。
13.【答案】(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2)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中华文明的演进,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具有独特的作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提升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影响力。
(3)自觉保护文化遗产,宣传文化遗产,弘扬历史文化,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做文化遗产的继承者,精神家园的守望者。热爱民族文化,融合多元文化,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自觉承担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等。
【解析】
背景素材: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56处位居世界第一
考点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青少年如何保护文化遗产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意识
(1)第一步:审设问。
本问的设问主体是我国,需要调用对中华文化的正确认识。
第二步:审材料。
有效信息: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56处位居世界第一,可联系中华文化的特点、历久弥新的原因。
第三步:组织答案。
得分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2)第一步:审设问。
本问的设问主体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调用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
第二步:审材料。
有效信息:“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可联系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第三步:组织答案。
得分点:对于研究中华文明的演进,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具有独特的作用+对于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提升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有利于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影响力。
(3)本问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围绕有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宣传、落实行动等角度作答即可。
14.【答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 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我国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我国在保护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不断推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青少年要勇于创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解析】
背景材料:班上发起了“文化点缀生活”的主题活动;
考点考查:中华文化,创新;
能力审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素养。
第一步:审设问。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列写发言提纲, 联系中华文化,创新等相关知识;
第二步:审材料。有效信息①:世界各地博物馆展示本国文化;
有效信息②:广西文化和旅游厅打造了“壮族三月三,玩出新花样”为主题的文旅活动,展示壮族服饰,是对壮族民族文化进行大胆创新;
有效信息③:海峡两岸青年举办文化月,开展中华传统文化交流,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了解中华文化特点和文化重要性,增强文化自信,感受中华文化魅力;
得分点②:加强文化交流,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推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得分点③:创新重要性,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创新能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等方面作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