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两极格局的形成(3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两极格局的形成(31张PPT)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罗斯福:我感到了家庭的气氛。
斯大林:我们在和平时期的关系也会如战时的关系一样牢固。
会议期间,美国成功进行了“三一核实验”。原子弹意味着对日作战将很快结束,随着西方讨好斯大林的动机消除,谈判语调变得更加充满敌意。
1945.7.波茨坦
二战前的两次重要会议暴露了美苏双方态度有什么变化?
“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英国首相帕麦斯顿
VS

英国赢得了战争,输尽了财富。它在战争中损失兵力120万,消耗大量资金,外贸濒于停顿,黄金储备几乎枯竭,海外投资也大部分变卖。战争结束债台高筑。
法国在二战中沦亡,元气大伤。尽管戴高乐将军领导“自由法国”运动,组建军队,建立法国政权,但它的力量不被盟国重视,直到战争结束才依靠盟国的力量恢复了作为大国的政治地位,国际威望急剧下降。

二战极大改变了世界各国政治力量的对比
时间 总兵力 军费开支 军事基地及其他 黄金储备 工业产值 外贸出口
1939年 33.5万 12亿美元
二战后 初期 1230万 90多亿美元 数百个军事基地,最强大的海、空军,垄断原子弹 占资本主义世界3/4 占资本主义世界2/3 占资本主义世界1/3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我们赢得了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在美国人头上,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
---杜鲁门
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恺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六、拿破仑和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杜鲁门
美国欲称霸世界,
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此材料表明美国什么野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些欧亚国家相继建立起人民民主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战争的胜利,使苏联的军事力量空前强大,政治威望空前提高,到1945年,苏联拥有军队1140万人,军事工业仅次于美国。在亚洲,苏军进驻中国东北和北朝鲜,占领了日本北方四岛。在苏联影响和帮助下,东欧和亚洲一系列国家建立起人民民主政权,苏联成为政治军事大国。

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53年苏联氢弹爆炸成功。
这次战争和过去不同了: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有别的情况。
—苏联领导人斯大林
2、二战后,社会主义的影响扩大,苏联的国际威望有了很大的提高,被美国视为全球称霸的最大敌人
意识形态
矛盾
国家利益
姓“资”还是“社”
世界霸权
3、美苏国家利益(战略的对立)和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矛盾
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
冷战政策的提出
冷战的概念: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对象: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
目的(实质):
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手段: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和竞争状态。



丘吉尔回忆雅尔塔会议的情景时,曾说:“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座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 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
温斯顿·丘吉尔
冷战开始的标志
哈里·杜鲁门 美国第33任总统,1947年提出“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这一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1.政治: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
杜鲁门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体”两个对立的营垒,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苏联
冷战表现
内容:
要求国会拨款援助希腊和土耳其
目的: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影响: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国进入全球扩张阶段,也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冷战表现
2.经济:“欧洲复兴计划”(马歇尔计划)
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目的: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加强对西欧的控制
“我们每接受一笔贷款,我们的独立便减少一分。”
—法国总理皮拉尔迪
评价: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
也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又一重要步骤。
观察左图,结合“二战”后初期的有关史实回答:
(1)你认为,画面中的“医生”和“病人”分别指代什么
(2)“医生”开的是什么“药方”
(3)“药方”的作用是什么
“医生”指代美国;
“病人”指代“二战”后的西欧。
马歇尔计划(或欧洲复兴计划)
复兴欧洲经济,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用膏药援救死者》
有人说:“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 
思考:“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运用,二者的实质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区别:杜鲁门主义是在政治上公开的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是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控制西欧,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手段不一,目的一致)
纳粹法西斯政权垮台以后,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
背景:1948年2月,美、英、法三国计划将占领区合并,引起苏联的抗议。“柏林危机”爆发。
德国分裂:
①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西德”。
②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或“东德”。
德国的分裂,使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军事:北约与华约的成立
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成立了一个以美国为首的军事联盟,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性质:军事政治集团
冷战表现
“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
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北大西洋公约》第5条
资本主义阵营
的形成
华约的建立:1955年,苏联同东欧7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华沙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华约实际上处在苏联的控制之下。
冷战时期苏联宣传画: 苏联人对美国人说 “你最好别惹我!”
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冷战”政策
铁幕演说
——揭开“冷战”的序幕
杜鲁门主义
——“冷战”开始的标志
马歇尔计划
——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约和华约
——两极格局形成
20世纪50年代末以后,苏联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20世纪50年代末以后,苏联的霸权主义也膨胀起来,在军事力量上成为与美国并列的超级大国。美苏两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它们各自拥有的核武器,足以多次毁灭地球。
u-2飞机拍摄到的苏联运送导弹的船只,这些导弹被大胆地成排放在甲板上
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袭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在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内相拥哭泣,等待末日到来。在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个黑影、声响都令市民心惊肉跳。
古巴导弹危机
上述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古巴是加勒比海上的一个岛国,距离美国的佛罗里达州仅90千米。1962年8月,美国发现了苏联设在古巴的导弹发射场。10月22日,美军进入最高戒备状态,对古巴实行海上封锁,载有核弹头的美军轰炸机进入古巴周围上空。战争一触即发。后经两国协商,苏联下令停建导弹发射场,从古巴撤走军事人员和导弹,古巴导弹危机结束。
赫鲁晓夫
肯尼迪
扳手腕的态势反映出优势在哪一方?
图中两个人物分别是谁?
古巴导弹危机
反映美苏争霸的态势,优势在美方
双方还展开了激烈的太空竞赛,并在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等领域彼此对抗,互相隔绝或封锁。例如,20世纪80年代,双方都没有派代表团参加在对方国家举行的奥运会。在全面冷战格局下,也发生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等局部“热战”。
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
冷战的影响:
1、冷战期间,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互相抗衡的两极格局。
2、在冷战形势下,没有发生世界范围的战争,但区域性的局部热战此起彼伏,世界长期处于以美国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全面对峙的紧张态势中。
冷战是二战后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抗,即二战后美苏两大阵营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等方面进行的紧张而激烈的对抗,但并没有发动大规模的军事冲突。
两极格局是二战后分别由美国、苏联及其盟友组成的强有力的集团,彼此对立,谁都不占绝对优势与统治地位的形势。美国和苏联就是两“极”,由此形成的世界格局被称为两极格局。
美苏争霸是冷战的主要内容,是两极格局的主要表现形式。
冷战、两极格局、美苏争霸的区别
冷战
美苏争霸
两极格局的形成
课堂小结
背景:
序幕:
表现
两极格局的形成:
表现
局部热战:
美苏两国实力的增长及对外战略上矛盾日益加剧
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政治方面: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经济方面: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军事方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北约与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
军事上:美苏两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
其他领域:太空竞赛,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等领域彼此对抗
两极格局形成(二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对峙
多极化趋势出现(20世纪六、七十年代):
美苏实力下降,西欧、 日、中和第三世界国家力量上升
两极格局瓦解(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多极化趋势加强(目前):一超多强
二战以来国际格局的演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