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八章 西北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读图明确西北地区的位置与范围,能够在地形图上找出西北地区主要地形组成。2. 掌握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干旱,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表现、形成的原因及变化规律。3. 了解西北地区受干旱气候的影响下,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特色。二、过程与方法:1. 读图确定范围、概括位置特点,分析归纳本区的自然地理特征。2. 初步认识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 增加对我国国情的认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2. 初步树立人地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难点】重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及成因;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难点:西北地区干旱的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过程】【流程一】设疑导学播放西北地区的景观图片,感受“西北印象”,导入新课。2. 出示学习目标:(1)认识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和地形。(2)掌握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了解干旱的表现、成因及变化规律。(3)了解西北地区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特色。3.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指导。【流程二】依疑自学快速通读教材P72—P77,在3-4分钟内独立完成下列各题,并将有疑问的问题做出标记。1.自学问题:(1)说出西北地区位置和范围。(2)西北地区的地形特征是什么? (找出主要地形区)(3)西北地区发展了哪些农业类型?2.自学反馈:根据自学目标逐一对照,分别讲述在书本阅读过程中,学到了哪些相关知识内容。同时提出自己在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惑和不解。【流程三】质疑探学草原和荒漠:【小组争星】展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我国地势阶梯图、 西北地区的地形图,学生回答下列问题:(1)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青藏地区的界线是什么?(2)西北地区的地势处于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哪一级阶梯?(3)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单元有哪些?从东往西看,说出主要的山脉、高原和盆地。(4)西北地区有哪些主要的河流?内流区还是外流区?不管是自然环境,还是人们的生活,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有着明显的不同: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就是干旱。【小组讨论】教材P73—74 的活动:认识西北地区的景观变化规律及原因。(1)西北地区的年降水量超过400毫米和低于50毫米的地区分布在哪里?西北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有何规律?(2)三幅景观照片中,哪幅照片反映的地理环境最湿润?哪幅最干旱?说明其理由。【流程四】释疑深学牧区和灌溉农业区:既然西北地区这么的干旱,这里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有什么不同呢?【小组争星】阅读教材图8.5:西北地区主要牧区和畜种的分布示意图,学生回答问题:(1)找出我国在本地区的二大著名牧区?(2)西北地区牧区空间分布有何地区差异?分别都有哪些著名畜种?西北地区比较干旱,水资源贫乏,降水难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只能满足牧草的生长需要。因此西北地区畜牧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2.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是不是除了牧业,就没有种植业了呢?(1)阅读教材图8.7:西北地区灌溉农业区的分布,学生回答问题:【小组争星】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因素是什么?人们是如何因地制宜来发展农业的?②找出图中西北地区灌溉农业分布特点和规律?(2)在干旱的西北,蒸发特别强烈,人们是怎样保护珍贵的水资源的?【小组讨论】教材P76--77活动:西北地区绿洲农业生产所依赖的水利工程----坎儿井。①观察图8.12,你能找到坎儿井吗?你还能获得哪些有关当地自然环境的信息?②对比图8.12与图8.13,坎儿井的开凿利用了当地哪些有利条件?为什么修建暗渠而不是修建容易开凿的明渠?围绕坎儿井工程这一人类利用自然的创举,说说你的感想。【流程五】解疑创学阅读教材图8.10 和图8.11,观看“坎儿井”视频,思考:1.西北地区有哪些有名的水果?这些水果因何而出名?2.为何新疆会成为全国的长绒棉基地?3.结合自然环境条件就如何发展高邮的特色农业,请你举一事例予以说明。【课堂小结】(地形:山岭阻隔) (位置:距海较远)内容结构:(牧业发达) (原因)(内流河主要分布区) (干旱的西北地区) (影响)(发展灌溉农业)(荒漠广布) (递变规律)(干旱程度从东向西递增)(表现降水少)【课堂检测】1.回归中考2.学生完成地理填充图册【教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