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格局,了解我国四大地区的划分依据,比较四大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2.运用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原则,对区域发展的案例进行分析。
依据:
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
温故:中国_______________
四大地理区域
知新:中国_______________
四大地区
依据:
?????
西部地区
中部地区
东北地区
东部地区
任务一:
给下列地图命名,并说明图中所示区域划分依据。
西部地区
中部地区
东北地区
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中部地区
东北地区
东部地区
中国的四大地区及其三大产业的比例
历年四大地区GDP
地区 东北地区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省级行政数量 个 10个 6 个 12 个
经济 发展 特点 不同点 第 产业 比重最高 第 产业比重最高 第 产业比重最低 第 产业比重最高
第 产业比重最低
相同点 四大地区都是第 产业占比最少 结论 经济水平: 地区> 地区> 地区> 地区 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状况 。 3
一
三
一
二
三
一
东部
东北
中部
西部
存在差异
振兴
开发
崛起
率先发展
比较四大地区经济发展特点:
依据:综合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经济方面)
(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温州重点发展粮食作物还是经济作物。
材料二:
温州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但以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不利于发展大规模的粮食作物,可以发展经济作物,种植经济价值高的水果与蔬菜。
答题技巧:
如何因地制宜地为区域提供发展建议?
(1)首先,依据材料确定区域的特点
(2)然后,依据特点采取适当的发展策略
材料一:
2018年温州粮食
年产量80多万吨
消费总量213万吨
从外地总调入粮食200多万吨。
东北三省调入粮食量达48万吨。
温州人主食四分之三是米饭,
每4碗饭就有1碗来自东北。
怎么办?
因地制宜
图8-41 东北地区的气温和降水
图8-40 东北地区的地形
B
A
C
因为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类型丰富,
因此成为了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任务二:结合资料,分析东北地区发展商品农业的优势。
优势互补
东北地区:
农业产品丰富
温州:
市场,资金
答题技巧
不同区域之间如何进行交流合作,以实现互利共赢?
(1)首先,阐述两地各自的优势条件。
(2)然后,阐明能给对方提供怎样帮助。
(1)长江经济带发展: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优化沿江城镇和产业布局,实现长江上、中、下游互动合作。
(2)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3)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统筹国内外区域开发与国际经济合作。
例题:
1.下列省区按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顺序,对应正确的是
A. 四川、江西、广东、黑龙江
B. 陕西、甘肃、山东、吉林
C. 江苏、青海、陕西、黑龙江
D. 福建、湖北、云南、辽宁
四川:西部;广东:东部
陕西、甘肃:西部;
山东:东部
青海:西部;
2.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甲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 林地 B. 水田 C. 草地 D. 早地
3.乙地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A. 太阳能丰富
B. 水能资源丰富
C. 科技力量雄厚
D. 铁、煤等矿产资源丰富
例题:
【2019台州中考】下图为小西同学针对环境问题梳理的知识框架,“…...”处内容应是
①建设人工林场 ②合理利用水资源
③大力发展旅游业 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自然原因:
干旱缺水
人为原因:
干旱缺水
人口增长过快
过度开采矿产
植被严重破坏
过度开垦放牧
荒漠化
合理控制人口
治理措施
……
例题:
四大地区
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因地制宜发展工业
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和金融业
长江上中下游区域的互动合作
因地制宜
谋发展
优势互补
京津冀协同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
四大地区划分:东部、中部、西部、东北
区域发展原则
目的:互利共赢
意义: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划分依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