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二课《风光迥异》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第二课《风光迥异》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第二课《风光迥异》教学设计
一、【课标解读】:
课标:1-1-2 描述世界地形、河流、湖泊和气候类型的总体特征及其分布,列举自然条件对人类生活有重要影响的实例。
解读:五种基本地形区的特点,世界一些著名地形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某些地区的气候特点;世界著名的河流和湖泊。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影响人们的生活,会形成不同的生活特色。
二、【教材简析】:
1.教材编写特点及意图:
教材立足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选取了大量的图片,而且都是差异较大、特点鲜明的景观图片,并通过图说描述了这些景观所在的位置及其特点,比较完整而丰富的对这些景观图做了介绍。尽可能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生动。让学生通过观察这些图片,发现每一种景观都是这个地区地形或气候或各种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教材结构体系:(最好有一张结构体系图或表)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结合图片和文字资料,复习几种主要地形特点及重要地形单元的名称。
2.复习世界各地不同区域气候特点,理解世界各地地形和气候的差异。
3.了解自然景观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地形、气候和景观等方面。
4.理解造成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的原因是由于世界各地地形和气候的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图片资料,能够分析造成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的原因。
2.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比较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学习中感受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2.在感受世界各地自然景观地区差异的同时达到美育的效果,激发学习的动机与兴趣。
3.树立积极的人地和谐发展的观念。关心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热爱大自然,树立环保意识,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造成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的原因是由于世界各地地形和气候的差异。
难点:理解造成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的原因是由于世界各地地形和气候的差异。
五、【教学策略】:
1.主要采用图片教学法。创设直观的、具有教学美感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教学在潜移默化中进行。
2.配合文字的讲述,让学生全方位的了解图片中的景观的位置及特点。
3.采用板演指导学生学习,准确把握教学内容。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展示几张家乡的风光图,思考:家乡是什么气候?有什么特点?家乡是什么地形?有什么特点?
承转:每个地方都有着不同的自然景观,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极地风光、高原风光、热带风光、沙漠风光和平原风光。
设计意图:回顾气候和地形的相关知识
2.教学过程:
展示极地风光的图片
设问1:北极、南极的景观有什么特点?
设问2:为什么会形成如此的景观?
拓展: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范围,极昼和极夜。
设计意图:自然景观跟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示高原风光的图片
着重看图2-32
设问1:内蒙古高原有什么特点?主要的生产特色是什么?
设计意图:理解自然环境影响人类的生产。
展示热带风光的图片
热带雨林:着重看图2-34
设问1:图中所示地形区是什么景观?有什么特点?
设问2:为什么会形成如此景观?
热带草原:着重看图2-35
设问1:图中所示的是什么地形区?
设问2:图2-34和图2-35所示地区同样在赤道附近,为什么气候类型不同?
设计意图:自然景观的不同是由于地形的差异
展示沙漠风光的图片
着重看图2-33
设问:图中所示的是什么景观?这一景观的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自然景观跟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示平原风光的图片
设问1:这一景观有什么特点?
设问2:为什么会形成如此的景观?
设计意图:自然景观跟气候和地形有着密切的关系
活动:在《世界地形图》上找出书本的图片所描述的地方。
4.课堂小结:
造成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的原因是由于世界各地地形和气候的差异。
5.作业布置:
作业本
七、【板书设计】:
风光迥异——多种多样的自然景观——原因:地形和气候的差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