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小问号伴我学——心理健康教育(小学二年级下册)课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小问号伴我学——心理健康教育(小学二年级下册)课件+教案

资源简介

(共12张PPT)
12.小问号伴我学
《心理健康教育》小学二年级
《心理健康教育》小学二年级——12.小问号伴我学
小问号伴我学
《心理健康教育》小学二年级——12.小问号伴我学
暖 心 坊
育 心 场
成 长 苑
互 动 角
《心理健康教育》小学二年级——12.小问号伴我学
你在学习中是否也应该多问几个“什么”、“怎么样”、“为什么”呢?

《心理健康教育》小学二年级——12.小问号伴我学
活动1:我会提问题
小红问:叶子为什么有的红、有的黄呢?
小刚问:为什么叶子的形状会不一样呢?
针对叶子,你还会提出哪些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小学二年级——12.小问号伴我学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样重要,一个勤学好问的学生,会学到很多知识,也会变得更聪明。
《心理健康教育》小学二年级——12.小问号伴我学
活动2:
生活中有些同学也有很多问题,可他们会因为种种原因不敢提出问题。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办?
我还是别提问了吧。同学们会笑话我的。
这题我不会,不过没关系,问一下老师,勤思考是好事。
《心理健康教育》小学二年级——12.小问号伴我学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会害怕向别人请教,不敢提出自己的问题,又或者看到别人都会的事情自己却不会感到很羞愧,不好意思请求别人的帮助,这时,我们可以怎么办呢?
告诉自己每个人都有不会的问题,也许某个问题不如别人厉害,但是其他方面你却比别人强,因此,没有必要感到羞愧。
请教他人时可以多用礼貌用语,如“请问”、“谢谢”等,有礼貌的孩子谁都不会拒绝。
遇到问题要先思考,要实践,不能总是依赖他人告诉你答案,只有通过自己的探索得到的知识才是最宝贵的。
《心理健康教育》小学二年级——12.小问号伴我学
分小组讨论,如果你的身边有个像小明这样的“小问号”,你会怎么看待他呢?
问题可以引领我们去积极思考、探索,因此,爱提问的孩子只会更受欢迎。
《心理健康教育》小学二年级——12.小问号伴我学
怎样才能让小问号伴我学呢?
用眼睛去发现
用大脑去思考
用行动去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小学二年级——12.小问号伴我学
日期 我的提问 我的结论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保持好奇心,每天提出一个问题,再用你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坚持一周后,查看你的问题和结果,看看你都收获了哪些新知识。
谢谢欣赏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二年级)
12、小问号伴我学
备课时间: 活动时间:
活动主题 12. 小问号伴我学
设计理念 1.提问的基础是观察和思考,帮助学生学会观察,使其学会提问,打开思路,敢于质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鼓励学生提问,启迪学生运用自己的心智能力去发现和探索问题,保持一颗好奇心,从而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 2.问题意识也称为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正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是指一个人问题解决的意识、心理过程以及能力的高低。问题及其解决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活动,也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途径。从不提问,到敢提问,再到会提问,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与鼓励,学生的观察与坚持,共同努力来培养“问题意识”的思维品质。 3.本课通过活动实践,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提问。结合互动角的每日观察,引导学生培养主动思考的习惯。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能认识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一样重要。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主动思考的习惯,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提问。 3.情感态度目标:爱观察,好发问;喜欢探究未知事物,保持好奇心。
活动准备 1.请学生提前亲自去收集不同的树叶至少10片。 2.问题小贴纸。 3.制作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复备栏
1.热身导入(15分钟)。 (1)教师播放3段录音。每一段播放完让学生来交流自己的看法。 第一段:小明的提问。 提问:如果你是小明的同学,对小明提出这样的问题,你怎么看? 第二段:小红的担心。 提问:小红的担心,你怎么看? 第三段:教师的决定。 提问:教师的决定,你怎么看? 小结:小明看似提出了一个不相关的问题,但是他在教师的支持下获得了成功。你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机会,但是错过了呢?还记得你自己的小问题吗?大家都来说一说。 (3)你觉得自己是像小红还是小明呢?咱们分为两边站一站。 “小红”们,来说说你的担心吧! “小明”们,请你来鼓励鼓励“小红”们吧。 (4)小结:问题可以引领我们积极思考、探索,因此,爱提问的学生会更受欢迎。 本环节的设计结合了课本两部分的内容,将故事和讨论结合在一起,引发学生不断地思考和自省。通过角色体验来探索内心,通过相互鼓励来帮助学生克服心中的胆怯,大胆提问。
2.体验活动(10分钟)。 (1)请学生拿出自己收集来的树叶。在小组中交流,看看大家带来的树叶有什么不同。 (2)这2个问题你会回答吗?(出示课本中活动一的2个问题) (3)围绕这些树叶,你还能提出怎样的问题? (4)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评选“最可爱的问题”“最容易被忽略的问题”“最有意思的问题”“最没想到的问题”。 (5)小结: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一样重要,一个勤学好问的学生,会学到很多知识,也会变得更如聪明。 鼓励学生多角度的观察和思考,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特别之处,是一种需要培养的思维能力。通过有趣的奖项设立,鼓励学生肯定自己的提问,激发提问的兴趣。
3.主题探究(10分钟)。 (1)出示课本成长苑中的内容。 (2)结合小贴士大家来讨论: 观察什么? 怎样才能让思考变得有趣? 除了求助电脑,我们还可以怎么做? 知行合一才能促进思维的发展,观察是基础,提问是源泉,探究是动力。结合生活实例,体会观察、提问、探究的方法和意义。
课外拓展(5分钟)。 每天一个小问题。学生按学号轮流把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问题贴在班级交流区,大家也可以给这些问提供答案,让“小问号”成为班级受欢迎的“小学问家”。 通过每天一个小问题的实践,促使学生坚持提问,让提问成为习惯。教师的及时点评会提高学生的提问积极性,让实践更有意义。
活动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