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长江中下游平原【教学目标】1.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范围、位置、气候。2.说出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发展的条件及发展方向。3.结合地图,归纳长江中下游城市的分布特点,并说出长江为本区城市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4.结合地图,说出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工业基地和主要工业部门,并说出长江为本区工业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5.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环境污染问题和洪涝灾害的危害,说出治理长江中下游平原洪涝灾害的主要对策。【教学重难点】重点:(1)长江中下游平原区位优越条件。(2)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农业生产及主要农产品的分布。(3)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城市,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4)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洪涝灾害和环境污染及其治理。难点:(1)长江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域发展的作用(2)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环境污染及治理措施。【教学过程】(一)导入“江淮水为田,舟楫为室居。”古诗句引入。(二)区位条件优越让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问题。设问:1.长江中下游平原由哪些平原组成,地形特点怎样?2.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自然资源是什么样的?3.长江中下游平原具有怎样的区域优势?(三)鱼米之乡1.引导学生对“鱼米之乡”的说法应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农业生产方面去理解。结合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农产品分布图回答问题:(1)长江中下游平原有哪些农业发展优势?(2)长江中下游平原有哪些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3)长江中下游“渔业”展的怎么样?2.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发展方向(1)请同学们思考长江中下游平原面临的问题有哪些?(2)农业发展方向是怎样的?3.活动让学生明白不可拘泥于字面意思,应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方面引导学生回答。(四)沿江分布的城市1.引导学生读“长江中下游平原城市人口规模”进行交流讨论。2.介绍武汉城市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武汉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3.介绍长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及上海市的地位时,观看上海的景观图和视频,对上海的经济发展有一个总体了解。(五)沿江工业走廊让学生阅读长江中下游平原工业分布图,读出三大工业基地及其中心城市,说出其分布特点。并回答问题:长江对工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找出工业走廊中提到的城市。(六)保护母亲河1.出示图片,反映了哪些地理灾害现象?存在哪些环境问题。2.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母亲河,有哪些措施?(七)巩固练习本节练习册练习(八)课堂小结同学们,我们学完长江中下游平原这一节,你对这一区域有何认识?还存在哪些疑问?【教学反思】本节紧扣教材进行教学,没有过多的使用多媒体,用的是传统教学方式,我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哪怕在以后的学习中没有老师,他们也可以自己学习。通过对课本的读图,归纳所要学习的重点,这对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有极大的帮助。但美中不足的是,没有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激发,学习起来枯燥泛味,很难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3 /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