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坚持依宪治国 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坚持依宪治国 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第1课时 坚持依宪治国
【学习目标】
1、感受宪法在国家生活中的崇高地位,树立宪法至上的理念。
2、自觉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3、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和法律权威,是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法律为行动准则。理解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重点难点】
重点: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最高的法律效力。
难点:维护宪法的权威;根本的活动准则。
【自主学习】
1.我国宪法是_________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________。
2._______是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的行为准则。
3.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__________,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__________。
4._______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________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________。
【课时达标】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宪法规定的内容有( )
A.国家的性质
B.犯罪的特点和刑罚
C.国家的根本制度
D.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2021年6月1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该法第一条规定: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护我国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说明(   )
①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②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总和
③我国坚持依宪治国
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宪法》规定公民基本权利,《民法典》对公民的隐私权、肖像权、紧急自卫权、继承权、人身权利等公民的基本权利做了详细和深度的规定,可见(  )
①民法典规定的内容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②宪法是根本法,规定和制约了民法典内容
③民法典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④民法典是基本法,细化并延伸宪法的内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 某校八年(3)班举行以民生问题为话题举行“我为人大来献策”讨论活动。张某在小组讨论会上提出,建议全国人大把当前备受社会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写进宪法。对这一建议,你的态度是( )
A.不赞成。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B.赞成。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可以让全体公民都重视这一问题
C.不赞成。宪法是母法,已经包含了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
D.赞成。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可以严惩这一领域的违法犯罪
5.材料分析题
2021年6月1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任命王国生为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根据宪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依法进行宪法宣誓。
全国人大机关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宣誓活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沈跃跃主持并监誓。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什么要进行宪法宣誓?
参考答案:1.B 2.A 3.A 4.A
7.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行动准则。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