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案【章节节次】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2课时(共两课时)【章节节次】2020年12月23日(星期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2.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八大行星基本数据的对比、分析、归纳,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正确的宇宙观,抵制伪科学。【教学重难点】重点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难点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小组讨论法、自主学习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播放电影片段《疯狂的外星人》思考,真的会有外星人存在吗?如果存在,需要满足那些条件?学生1:存在,要有可以呼吸的空气,有水和温度就能有生命存在。学生2:不存在,人类迄今为止没有发现外星人的存在。(二)讲授新课1.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我们知道,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的普通成员,而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为什么呢?首先就运动特征来说,分别从运动方向、轨道平面、运动轨迹三个角度来描述行星围绕太阳的公转运动。我们从北极上空俯瞰八大行星的运动,各大行星都是按照逆时针方向,即自西向东绕日运行。公转方向一致,这是它们第一个运动特征------共向性。其次我们来看八大行星的运动轨道平面,八大行星是不是都在一个轨道平面上公转呢?不确定,因此我们把其他行星公转轨道面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记录下来,用轨道倾角来表示,我们来看一下行星轨道倾角的数据。我们发现,轨道倾角最大的是水星与地球之间的夹角7°,然而7°比较微小,最大的夹角都比较微小,因此我们可以说,行星大体在同一轨道平面上公转。这是八大行星第二个公转特征------共面性。而从运动轨迹来说,八大行星是沿着近圆形的轨道绕日运行的,这是八大行星公转的第三个特征------近圆形。所以从八大行星的公转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形来看,地球的确没有什么离经叛道的地方。那我们再来看一下八大行星的物理特征,从这些物理特征可以把这八大行星分成三类,第一类是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因为它们都是与地球类似的行星,它们都距离太阳比较近、同时质量和体积都比较小,平均密度比较大。第二类是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得到这个称谓是因为木星和土星的质量和体积都比较大,平均密度最小。最后剩下的天王星和海王星,由于两者太阳比较远,得到了远日行星的称谓。远日行星距离太阳最远,质量和体积均位于上面两类行星之间。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这八大行星之最,首先距日最近的是,水星,距日最远的是,海王星。从质量方面来说,质量最大的是,木星,质量最小的是,水星。从体积方面来说,体积最大的是,木星,体积最小的是,水星。那我们的地球呢,处于中游,默默无闻,从距离来说,它排在第三位,质量排在第四位,体积也排在第四位。大家说,从这些物理特征来分析,地球是不是八大行星中普通的一颗行星呢?2. 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刚才我们从八大行星的公转特点和物理参数来说明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但是地球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同学们知道它的特殊之处在于哪里吗?因为地球是目前所知道的唯一一颗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星球。为什么地球能够存在生命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生命产生需要一些什么条件?水、空气、光、热量......为什么地球具备了这一些条件呢 我们分别从地球的自身条件和外部条件两方面来考虑。首先是外部因素:第一是地球有安全的宇宙环境。我们上节课学习过,在太阳系中,地球与其他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公转轨道近似圆形,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这样就是得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减少了发生行星相撞的概率。第二在于稳定的太阳光照。自地球上生命诞生以来,太阳没有发生过明显的变化,也就是地球所得到的光照条件相对稳定,这样地球上的生命会不断繁衍和演化。其次是地球自身的原因:第一在于日地平均距离适中,使得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适宜,给地表加热适中,地表的温度适宜,适宜的温度使得液态水得以保存,从而利于生命的诞生和发育。距离太阳太近,例如水星朝向太阳的一面,地表温度可达400。C以上。地表温度过高,无法形成生命。而距离太阳太远,如海王星表面温度在--200摄氏度以下,同样无法形成生命。第二,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其引力形成了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大气层为生命提供了氧气;同时,大气层的存在保护了地球,减弱和避免了宇宙的固体杂质撞击地球;而且臭氧吸收紫外线,使得地球上的生物不受紫外线的伤害;大气的存在,是降水的必要条件......大气层有利于生命活动。没有大气的星球,比如质量和体积较小从而吸引不了大气的月球,是一个荒凉死寂的星球。第三,地球的自转、公转周期适中,使得地表温度在一天、一年之内的变化幅度不大,适宜于生命的新陈代谢,从而利于生命的生长发育。正是地球自身的特殊条件,再加上外部的安全和稳定,才使得地球拥有液态水、适宜的温度和比较厚的大气层这些“金锁链”条件,从而孕育和诞生了生命。(三)巩固总结教师:学生扮演“地理小博士”做归纳总结。(四)小结①日地距离适中,使温度介于0-100℃之间,水呈液态状态。地球大小适中,使地球能够吸引住大气。②太阳的光照条件一旦发生变化,那么地球上所得的热量也将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温度和水的相态,以至于影响到生命的存在,地球上的生命也可能随之而消失。③九大行星绕日运行具有共面、同向性,彼此间不会发生碰撞,故地球所处的行星际空间安全稳定。④因火星与地球在距日距离、公转周期等方面与地球相似,故火星上可能会存在生命物质。(五)布置作业教师:运用所学内容,分析除地球外,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可能存在生命的是哪个星体并简述理由。【教学后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