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课件(共28张PPT+1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课件(共28张PPT+1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1.理解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2.了解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实践形式——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3.理解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和要求。 1.政治认同:了解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熟悉发展基层民主的原因及实践;掌握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
2.科学精神:具备结合生活实例分析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职能及优势。
3.公共参与:认同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自觉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民主管理。
1.重点: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基本形式:居委会和村委会;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特点。 2.难点: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基层政权的关系。
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1
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2
议题任务
村民自治改革先锋

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探究与分享
有同学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拍到这样一张照片:李家村的办公楼前挂着三块牌子,分别是中国共产党李家村支部委员会、李家村村民委员会、李家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围绕这张照片,大家提出了不少问题。
同学一:这三个机构是层级相同的村级组织嘛?
同学二:村务监督委员会与另外两个机构是什么关系?
同学三:三块牌子刮在一起,说明三个机构的组成人员是一样的吧?
同学四: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委会是什么关系?他们管的事情是一样的吗?
同学五:村委会是如何产生的?
探究与分享
村支部委员会
(农村的基层党组织)
村务监督委员会
(村务监督机构)
村民委员会
(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领导
监督
领导
提示:
①村支部是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委会的工作,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②村委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③村务监督委员会独立行使监督权,对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不从事具体的村务工作。
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是指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
1.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
主体
领导
依托
方式
实质
1.基层群众自治的特点和组织形式:
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1)特点:发生领域的基层性、民主参与的直接性、管理活动的自治性。
(2)组织形式: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
注意
①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村委会和居委会;
②基层政权是乡镇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③街道办事处是基层政府的城镇派出机构,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对
居委会工作进行指导,不能干预;
④村支部是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自治工作的进行。
村委会和居委会
组织形式 村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
性质
主要职能
产生:民主选举
民主管理
意义
是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是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是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选举产生,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决的有效途径。
居委会成员居民选,社区大事居民定,日常事务居民管。
①这大大调动了广大居民(村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也有效提高了居民(村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
②有利于保障村民(居民)当家做主,维护社会稳定,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

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村里举办晚会,需要花4 400元吗?”在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石烟塘村定期召开的村务监督月例会上,监督员对村里的活动开支提出质疑。“灯笼花费1 200元,摄影人员劳务费1 000元……”报账员小唐拿着发票,一一作出说明。
村务监督员对财务收支情况进行问询和表决,是村务监督委月例会上的重要流程之一。每月在村务公开栏上公布的村级账单上,从几千元到几元,每一笔账,都有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的审核签名。 “让群众看明白账、做明白人,让村干部干清白事、当清白官。”永州市零陵区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村务由一人“作主”变为大家“作主”,村民心中的疑虑消除了,点赞多了,干部办事也信心满满。
探究与分享
阅读材料,该村村民是如何行使民主权利的?行使的是何种权利?
二.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1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应该将其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加以推进。
2
1.为什么要发展基层民主?
二.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在我国农村和城市,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基层民主实践活动。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
  民主决策
  民主协商
  民主选举
注意
基层民主实践应符合发展基层民主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
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原则,且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
的政策相抵触。
民主选举
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农村的村民委员会和城市的居民委员会,按法律规定均由本居住地的村民或居民直接选举产生。
农村
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的产生采取村民直接选举的办法,实行无记名投票、公开计票,选举结果当场公布。
城市
设区居委会正从过去的居民代表选举,向更高比例的居民直接选举发展,选举程序更加规范,给城市基层治理带来显著变化。
自己选举当家做主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是居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民主协商
本着有序参与的原则,合理表达意见和建议,求同存异。(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有事会商量)
我国城乡的基层民主协商,在街道或乡镇、社区或行政村以及企事业单位等不同的层次
展开也贯穿基层治理的全过程。
民主决策
城乡基层的公共决策与每家每户的利益直接相关。
农村
凡关系村民公共利益的事项都要由村民以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方式集体作出决定。
城市
社区公共事务的民主决策通过召开居民会议进行。
注意
村委会和居委会不属于国家机关,不具备决策权,但可以
行使民主决策的权利。
民主管理
在法律上,基层公共事务的管理属于本村的全体村民或本区的全体居民,运作时一般要通过一定程序,授权给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来进行。
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推动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
城乡基层公共事务管理涉及面广,包括办理本区或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或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依法管理本村或本区的公共财产,协助人民政府开展工作,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普法教育,普及科技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等等。
民主监督
负责城乡基层公共事务管理的居委会和村委会事实上都掌握一定的权力。为了防止以权谋私,尽可能避免管理工作的失误,必须实行民主监督。
凡是与基层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和需要让基层群众知晓的事项都应公开,让每个居民或村民了解,还应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实际管理工作进行评议。
设立“社区公开栏”“村务公开栏”是城乡各地普遍采用的公开形式。城市社区对居委会进行民主评议和监督的主体,可以是居民代表、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也可以是由居委会代表、社区协商医师委员会代表和居民代表联合组成的民主评议小组。在农村,通过民主评议对村委会实行民主监督的职能,主要由村民会议承担。
知识拓展
发展基层民主有什么意义?
对我国民主的意义 ①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切实的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最有效的途径。
②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对(村民)居民的意义 推进基层民主自治,发展基层民主,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提高了村民(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调动了广大村民(居民)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对点训练
1.“云社区”是指在“云时代”基于云计算应用并结合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对社区进行智能化管理的新型社区。社区居民通过网络进行线上交流、反映诉求、获取社会服务。可见“云社区”(  )
①作为社会公共服务的主要载体,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
②创新了社区自治的组织形式,完善了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③搭建了基层组织服务群众的便捷通道,加强了与居民的有效沟通
④推进了民主治理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创新了社区自治的管理形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对点训练
2.(2020·江苏高考)某村实施议事会制度,“社员代表大会议大事,议事团议难事,楼道议事会议琐事,媒体平台议丑事”,一一化解各项难题。优良家风、守法新风、最美民风成为村庄亮丽的风景线。材料表明,议事会制度(  )
①推动了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②创新了村务公开形式,有效扩大了村民民主权利
③选出了本村当家人,牢牢夯实了村民自治的基础
④促进了村民自治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对点训练
3.某市为解决当前农村土地确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全市175个行政村成立“百姓议事堂”,让群众充分参与协商讨论有关土地确权、流转、承包、征收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取得了良好效果。“百姓议事堂”的设立(  )
①调动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②拓宽了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渠道
③解决了群众的所有问题
④发挥了基层民主自治组织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对点训练
4.在我国,村长到底是什么“官”,又是如何产生的?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村长是村人大常委会主任——由村民代表选举产生
B.村长是村党支部书记——由村党支部党员直选产生
C.村长是基层行政组织负责人——由村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D.村长是村民委员会主任——由村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
D
对点训练
5.村委会组织法对村民自治有明确规定,提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对此规定理解正确的是(  )
①村委会是基层政府的派出机构
②政府和村委会是指导与协助的关系
③村委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④政府和村委会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A
对点训练
6.在我国,广大群众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基层民主实践,下列行为属于人民群众参与基层民主实践的是(  )
①村民甲参与了关于本村开设村办食品加工厂的协商
②居民乙参加了所在社区关于重新规划小区停车位的居民代表会议
③村民丙因对县政府拆迁赔偿款不满意向县信访部门反映情况
④居民丁作为正定县人大代表,参与了石家庄市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对点训练
7.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养狗已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社会现象,户外遛狗也成为市民娱乐休闲的一种生活方式,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但与此同时,有些人遛狗不牵绳,大型宠物狗咬人伤人、随地便溺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下列治理措施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序号
① 社区居民大会通过表决制定《社区文明养犬公约》,加强文明养犬的宣传、引导,及时劝阻违规养犬行为
② 社区召开居民代表大会,占社区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非养犬户提议禁止养狗,居委会据此出台“禁养令”
③ 社区根据该市《物业管理条例》,禁止在物业管理区域内饲养烈性犬和大型犬,违者由公安机关没收其犬只
④ 社区居民委员会共同制定《社区文明养犬公约》,进行自我管理,规定对违反公约的养犬户最高处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C
课程完毕 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