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第2框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一、学习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你将了解到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以及如何规范这些国家机构权力的运行的。二、自学释疑1宪法是如何组织设置国家机构的?宪法设置国家机构的原则:保障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___________宪法规定,我国设置的国家机构包括:权力机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政机关(__________),监察机关(___________),审判机关(_____________),检察机关(_______________)宪法规定了国家机构的产生及其相互关系:宪法不仅设置国家机构,还授予国家机构______________,明确国家机构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以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宪法规定我国国家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主要表现为: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______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在国家机关内部做出决策、决定时,实行______________2 为什么要规范权力的运行?权力是把_________,运用得好,可以____________;如果被滥用,则会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_________________,让________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________的笼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__________谋福利。3 宪法如何规范权力的运行?国家权力必须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使。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________依据,不能___________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________________。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行使。凡不按_______________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福利。三 合作探究1 宪法组织设置国家机构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中提到了哪些国家机构,请你解读材料中提到的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材料肩负人民重托,共商发展大计,数千名全国人大代表委员汇聚北京。2021年3月初,我国如期进入两会时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所作的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张军所作的工作报告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说说材料所体现的我国国家机构的工作原则是什么材料2021年2月2日,河北省省长许勤在主持召开石家庄疫情防控指挥部会议时强调,各分指挥部和县市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底线思维,全面梳理检查疫情防控各环节、各个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扎实做好各项防控工作,巩固好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请结合实际说说,为了落实这一原则,张家口指挥部和县区市采取了哪些措施呢?2 宪法规范权力的运行请你从权力作用的角度分析两则材料共同蕴含的道理请你从两个角度分析材料带给我们的启示综合上述材料及问题,请你从权力运行方面概括出你的忠告材料材料一:2021年初,河北省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开始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党和国家的统一部署下,各省市的支援力量和国家级医疗救治专家陆续向河北汇聚;来自北京、天津、湖北等九省市的供电保障队伍也抵达河北;疫区的政府、社区尽职尽责……多方助力,使河北省疫情防控有序推进。材料二:2021年1月5日,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赖某某以受贿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法院受理的职务犯罪案件中受贿数额最大的,其索取或非法收受相关单位和个人给予的财务高达17.88亿元。四、河北中考链接(2021)1 全国模范法官胡国运时常对同事们说:“我们的每一次审判都连接着社会的神经,关系着法治的进步。法官不仅要做好每个案件的裁判,更要通过司法的力量去激活社会的正义和良知,”从中我们感悟到( )司法维护公正 ②政府应依法行政③检察权受制约 ④法治的价值追求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序号 内容①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审结涉黑涉恶犯罪案件33053件226495人② 批准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70561人、提起公诉1572971人③ 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中国建设取得新成效④ 抓紧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领域立法如表内容摘自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不同国家机关的工作报告。回答2-3题2 表内容中摘自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应是( )A.① B.② C.③ D.④3 综合理解上表内容,可知( )①对权力的监督得到加强②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③法治中国建设全面推进④公民享有广泛民主权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在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别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标准计算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有公民对此提出合宪性审查建议,认为这样会导致司法审判实践中出现不公平现象,与宪法有关精神不一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审查后,建议最高人民法院适时修改完善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统一城乡居民人身损害赔偿标准。4 最高人民法院应该如何对待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建议?(2020)第六条 作出重大行政决策应当遵循民主决策原则,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保障人民群众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决策。 第七条 作出重大行政决策应当遵循依法决策原则,严格遵守法定权限,依法履行法定程序,保证决策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等规定。 --摘自国务院出台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据此回答1-2题。5 《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第六条的规定( )A.反映了民族区域自治的要求B.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C.说明公民必须履行法定义务D.表明宪法保护公民人身自由6 《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第七条的规定符合( )①立法机关科学立法的要求②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要求③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的要求④依法规范权力运行的要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19)近年来,北京市数量庞大的超标电动自行车如脱缰野马,成为危害道路交通安全的隐患。社会各界要求对电动自行车加强管理的呼声日益强烈,经充分调研论证,凝聚共识,2018年9月28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当年11月1日开始实施。《条例》规定,电动自行车需登记挂牌才可上路,凡是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不能上路行驶。《条例》的出台不仅让车主有了合法身份,也让政府的交管部门摆脱了“无法可依”的尴尬。7 请简要说明为什么是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条例》。(3分)(2018)相关链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议程第四项是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第七项是审议监察法(草案)。8 用材料一的观点解释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议程安排。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