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第2章 第3节 小儿运动的发育规律与神经心理发育特点(含同步训练与执业资格考试模拟试题+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儿科护理》第2章 第3节 小儿运动的发育规律与神经心理发育特点(含同步训练与执业资格考试模拟试题+答案)

资源简介

第三节 小儿运动的发育规律与神经心理发育特点
知识要点1.小儿大运动和精细运动的发育规律2.小儿的感觉、语言等能力的发育特点 3.小儿心理活动和社会行为的发展规律
运动的发育可分为大运动(包括平衡)和精细运动。胎儿期的反射和胎动为最初的运动形式。小儿出生后随着大脑皮质功能、骨骼和肌肉的发育,其运动功能渐趋于完善。
一、平衡与大运动
新生儿具有先天性反射活动及无意识、不协调的运动,2个月时俯卧位能抬头,3个月俯卧位能抬胸,3、4个月可翻身,4个月成人扶着婴儿髋部时能坐,5个月扶前臂可站直,6个月会双手向前撑住独坐,7个月可有意从俯卧位到仰卧位或从仰卧位到俯卧位翻身,8个月时可用双上肢向前爬、可扶站片刻,背、腰、臀部能伸直;9个月会扶站,10个月能扶小车迈步,11个月可以独站,1岁左右会走路,1岁半可跑和倒退走,2岁会双足并跳,2岁半会单足跳。
请记住大运动发育口诀:2抬3翻6会坐;7滚8爬9扶站;10月扶车迈几步、11独站12走;2岁跑得好,3岁独足跳。
二、精细运动
3~4个月可胸前玩手,5个月用双手抓物。6~7个月出现换手与捏、敲等探索性动作;9~10个月时可用拇、食指取物;12~15个月学会用匙、自己用杯子喝水、能叠起2块积木; 18个月左右会乱画、掷球、叠起3~4块积木;2岁会叠起6~7块积木、折纸、翻书;3周岁会脱衣服,能画圆圈、直线,能叠8块积木、用积木等搭桥;4岁会穿衣服、鞋帽,会刷牙;5岁时可画出人体的六部分、写出自己的名字。
请记住精细运动发育口诀:3玩5抓7换手;9、10个月捏豆豆;1岁涂画2折纸,3岁搭桥不会塌。
三、感觉的发育
神经心理发育包括感知、运动、语言、情感、思维、意志和性格等方面,随着小儿年龄增长,神经系统逐渐发育成熟,其感知、运动、语言等功能也渐趋完善。
1.视觉发育 新生儿已有视觉感应功能,瞳孔具有对光反射,可短暂注视物体,但由于发育不全只能看清15~20cm以内的物体。1个月时可凝视光源,并能追随物体在水平方向上转动,第二个月可以协调的注视物体。3~4个月时,看见母亲脸就有喜悦的表现,头眼协调180度。第4~5个月开始认得母亲和奶瓶,6~7个月时目光可随物体在垂直方向上转动,开始分辨颜色,喜欢红色、绿色等鲜艳明亮的玩具。8~9个月出现视深度感觉,能看到小物体。18个月时能区别各种形状,2岁时协调能力较好,3岁时能说出基本颜色,视力达0.5,4~5岁时视力达0.6~0.7,6岁时视深度已充分发育,视力达1.0。
2.听觉发育 出生时听力差,生后3~7天听觉敏锐性逐渐提高,声音可引起呼吸节率的改变;半个月后即有听力;3个月时有定向反应,听到悦耳的声音会微笑;6~7个月可区别父母声音,唤其名有反应;1岁开始区别语言的意义,听懂自己的名字;1~2岁能听懂简单的吩咐与命令;3岁能区别不同的声音;4岁听觉发育完善。
3.味觉发育 新生儿的味蕾已发育完善,对不同的味道产生不同的反应,喜欢甜味,遇到苦、酸味时出现痛苦表情。4~5个月时食物味道的轻微改变即会引起敏锐的反应,是味觉发育的关键时期,故应合理添加各类辅食,促进味觉的发展。
4.嗅觉发育 新生儿嗅觉发育较好,对强烈气味有反应,闻到乳香就会积极寻找乳头,3~4个月能区别愉快与不愉快的气味,7~8个月时嗅觉比较灵敏,2岁能鉴别各种气味。
5.皮肤感觉的发育 皮肤感觉包括触觉、痛觉、温度觉和深感觉。新生儿的触觉已很灵敏;温度觉出生就很灵敏,冷刺激比热刺激强。新生儿痛觉已存在,但不灵敏、易泛化,2个月起逐渐改善。所以,要注意保暖,护理动作要轻柔;抚触可使婴儿产生愉快情绪。
6.知觉发育 6个月之前主要是通过感觉认识事物,6个月之后随着动作的发育,手眼相互协调,能对物体的看、视、摸、问、咬敲击产生初步的综合性知觉。1岁末空间知觉初步发展,3岁能辨别上下,4岁能辨别前后,5岁能辨别以自己为中心的左右。小儿时间知觉发育较晚,4~5岁时具有早上、晚上、今天、明天、昨天等时间概念,5~6岁能区别前天、后天、大后天,6~8岁能对时间概念掌握较好。
四、语言的发育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用于表达思维、观念。小儿语言的正常发育与环境和人的接触及交流密切相关,一般要经过发音、理解和表达三个阶段。
1.发音阶段 新生儿已会哭叫,1~2个月婴儿开始发喉音,2个月能发出“啊、咿、呜”等元音,这种偶然发音所产生的听觉刺激及喉部的本体感觉会促使小儿重复这种发音,6~8个月时最为明显。6个月开始发辅音,能听懂自己的名字;7~8个月即能发出“爸爸”“妈妈”等复音,但无意识。8~9个月开始模仿成人发音。
2.理解阶段 在发音阶段,小儿能无意识的逐渐理解语言,并经多次强化,小儿便会逐渐理解这些音的特定含义,进而理解词、句子、语言。8~9个月能听懂成人简单的词意,并对成人的一些要求有所反应,如按照成人的吩咐做出“再见”“欢迎”“谢谢”等动作。
3.表达阶段 在理解的基础上,小儿学会表达语言。10个月能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10~11个月开始用单词,12个月能说简单的或复声单词,如“没”、“玩儿”、“饭儿饭儿”等。1岁能简单叫出常用物品名称,1岁半能指认并说出家庭成员的主要称谓,2岁能说出2~3个字构成的句子,3~4岁能说短的歌谣,会唱歌,5岁后说话接近成人,能讲完整的故事,一般七岁以后,小儿不会再出现自言乱语,如此时仍继续存在自言乱语应注意。
小儿语言发展口诀:1、2个月啊咿呜;6月发出辅音声。7、8个月爸妈音;8、9个月听懂词。10月知道叫爸、妈;12个月词复声。1.5岁称谓明;2岁单词句讲清。3、4岁歌谣说得好;5岁故事讲完整。
五、心理活动的发展
1.注意的发展 注意是人们对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环境的选择性警觉,或对某一刺激的选择性反应。注意可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巨大的响声及强光刺激会对觉醒的新生儿产生无条件定向反射,这是一种原始的无意注意。婴儿期的注意不断发展,首先是只要能满足其需要的事物(如奶瓶),都会引起小儿无意注意;2~3月开始注意新鲜事物,5~6个月出现短时集中注意。1岁左右萌发有意注意。小儿5~6岁就能较好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充实的生活内容可激发兴趣,加强注意的目的性,提高小儿注意的稳定性。
2.记忆的发展 出生后第9~14天出现第一个条件反射,即被母亲抱起时出现吸吮动作,标志着记忆的开始。2~3个月婴儿能用眼睛去寻找从视野中消失的玩具,表明已有短时记忆,3~4个月出现对人的认知,5~6个月能辨认自己的母亲与陌生人。婴儿期记忆的时间短、内容少、精确性差,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的内容、范围越来越广,时间也随之延长。3~4岁以机械记忆为主,5~6岁开始利用概念帮助记忆,并会用一些简单的记忆方式,如喃喃自语,但学前儿童的逻辑记忆能力还较差。
3.思维的发展 思维是心理活动的高级形式,小儿1岁后开始产生思维,3岁之前是直觉行动思维,即思维过程离不开感知和动作,感知和动作中断,思维就中断。如在做布娃娃游戏时,布娃娃被拿走,游戏活动就停止。学龄前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常根据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联想,如把有胡须的人都叫“爷爷”;其后期逐渐出现抽象的逻辑思维,6~11岁儿童能将事物归类,并逐渐能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认识事物。
4.想象的发展 想象也是一种思维,在婴儿期无想象,1~2岁才萌发想象,如画个圆圈称“太阳”,但是想象内容贫乏、简单,没有明确目的,仅是模拟生活中成人的某些动作。3岁以后出现初步的有意想象,学龄前期儿童仍然是以无意想象为主,学龄期儿童有意想象和创造性想象迅速发展。通过练习绘画、写作、手工、朗诵、唱歌等都可以发展儿童想象,同时练习续讲故事、补画面、提出问题由儿童解决等能培养儿童的想象能力。
5.情绪与情感的发展 情绪是活动时的心理状态。新生儿有愉快、不愉快两种情绪反应,并与外界环境有密切关系,因环境不适,会表现哭闹、不安等消极情绪;而哺乳、抚摸、抱、摇等会使其愉快。3个月后积极情绪增多,6个月开始辨认陌生人,并对母亲产生依恋,出现分离性焦虑。以后随着与他人交往的增多,逐渐产生喜、怒、爱、憎等比较复杂的情绪。婴幼儿的情绪反应特点是时间短暂、反应强烈、容易变化、真实而又外显。随着年龄增长和与人交往的增加,有意识控制情绪的能力逐渐增强,情绪趋于稳定,情感也日益分化,当其安全感、自尊心、责任感、荣誉感、被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可产生焦虑、恐惧。
6.意志的发展 意志为主动的自觉调节自己行为克服困难以达到预期目标或完成任务的心理过程。新生儿没有意志,随着语言、思维的发展婴幼儿期开始有意志的萌芽。随着年龄的增长3岁左右出现事事都要“自己干”的行为,是意志发展的标志,此后意志逐渐形成并发展。小儿年龄越小,积极的意志品质表现越差,易出现依赖、顽固和冲动等消极的意志表现,可通过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培养儿童自制力责任感和独立性等积极的意志品质。
7.性格的发展 个性是每个人处理环境关系心理活动的综合形式。性格是个性心里特特征的重要方面,是在人的内动力与外环境产生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具有阶段性。婴儿期的一切生理需要依赖于成人,逐渐建立起对成人的依赖性和信任感。幼儿期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如独立行走、诉说自己的需要等,但又未脱离对成人的依赖。学龄前期生活基本能自理,主动性增强,具有进取精神和丰富的想象力,但主动行为失败时易出现失望和内疚。学龄期开始正规的学习生活,重视自己勤奋学习的成就,如不能发现自己的学习潜力将产生自卑。青春期少年体格生长和性发育开始成熟,同时青春期社会交往增多,心理适应能力增强,但易波动,在情感、交友、择业、道德评价、人生观等问题上处理不当时易发生性格变化。
六、社会行为的发展
小儿的社会行为是各年龄阶段心理行为发展的综合表现,其发展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与小儿接受的教育密切关联。新生儿对成人的声音、触摸等表现出看、听、安静及愉快等反应;而不舒服时会哭叫。2个月开始注视母亲脸,引逗会微笑。4个月认出母亲,能发现并玩弄自己的手、足等,开始与他人玩,高兴时笑出声。6个月能辨认陌生人。8个月能注意周围人的行动,寻找被当面拿走的东西。9~12个月会模仿他人的动作,有喜或憎的表现,能表演多种面部表情,呼其名会转头。1岁后独立性增强,喜欢玩藏猫游戏,能较正确表示喜怒、爱憎、害怕、同情、嫉妒等感情。2岁左右不再认生,爱表现自己,吸引他人注意,喜欢听故事、看动画片,按着命令做游戏。3岁时会穿衣、与人交往更熟练,在游戏中能认真遵守游戏规则。此后,随着活动范围扩大,接触人、物增多,对人和环境的反应能力更趋完善。
小儿社会行为发展口诀:2笑4认6怕生;7月8月看行动;9月会做再见样,10月模仿大人动;11、12多表情,1岁情感需要明;2岁游戏做得好,3岁穿衣交往灵。
【知识链接】
【同步训练】
1.感知的发育包括:
A.视、听觉的发育 B.皮肤知觉发育 C.味觉发育 D.嗅觉发育 E.以上都是
2.心理活动的发展包括:
A.注意的发展 B.记忆的发展 C.思维与想象的发展
D.情绪与情感的发展 E.以上都是
3.正常小儿一般在 能发出爸爸、妈妈等复音,但是无实际意义。
A.4、5个月 B.5、6个月 C.7、8个月 D.9、10个月 E.12个月
4.心理活动的发展包括 、 、 、 、 及 。
5.请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大运动、精细运动和社会行为发展口诀。
6.分组讨论:分别把感觉的发育与心理活动的发展编成简单的口诀。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模拟试题与答案】
第三节
1.正常小儿能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的月龄是
A.4个月 B.6个月 C.8个月 D.10个月 E.12个月
2.按运动功能的发育规律,小儿起坐的年龄一般为
A.3~4个月 B.5~7个月 C.8~9个月 D.9~10个月 E.10~12个月
3.下列叙述小儿动作发育,哪项是正常的
A.8个月会爬 B.4个月开始抬头 C.8个月开始能坐
D.12个月会独站 E.18个月开始独走
4.下列哪项符合3个月小儿动作行为发育
A.会坐 B.会爬 C.用双手握持玩具 D.腋下能站起 E.直位时能抬头
5.母亲带着4个月小儿来院进行检查,结果正常。母亲询问何时开始会爬,正确的回答是
A.3个月 B.5个月 C.6个月 D.8个月 E.10个月
6.下列哪项心理沟通方式用于婴儿
A.因势利导 B.搂抱与抚摸 C.多做游戏 D.适时鼓励 E.社会交流
7.属于5个月小儿动作行为发育的是
A.会坐 B.会爬 C.扶腋下能站 D. 扶腋下能走 E.会翻身
8.属于2岁小儿动作行为发育的是
A.单腿跳跃 B.用积木搭桥 C.双腿分开跳跃 D.双腿并拢跳跃 E.画直线
DBAED BCD
小儿早教与身体锻炼
早期教育是指从出生直至进入小学之前这段时期对儿童进行一定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以便为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神经心理发育特点,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开展早期教育,培养儿童的感知、动作、语言、认知能力、行为和习惯,使孩子在脑发育的黄金时期接受早期教育,最大限度开发孩子的智力潜能,对促进儿童神经心理及智力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家长们在关注孩子智力开发和语言开发的同时,要重视孩子的运动发育,许多孩子智商高、语言发育好,但空间感觉差、手眼协调差。其实,身体锻炼是学习能力发展的基础,让几个月大小的宝宝离开家长的怀抱,在适当的空间里多练习抬头、翻身、爬、抓、握这样的动作,可以促进小儿的运动发育,从而促进智力发育,并增进其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