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历社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同步练习一、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1.(2019八上·台州开学考)汉高祖提出:“过去可以在马上打天下,现在怎能还在马上治天下呢?”这句话告诫当时的统治者( )A.秦朝的统治被推翻B.必须解除统军大将的兵权C.尽快停止战争,注重恢复和发展生产D.大力分封同姓人做诸侯王2.(2019八上·台州开学考)诗歌和童谣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一种途径,在秦朝时期,流行这样一句童谣“阿房,阿房,亡始皇”。这句童谣暗指( )A.阿房将发动起义灭亡秦朝 B.秦朝滥用民力,以致民怨沸腾C.秦朝刑法特别残酷 D.秦始皇将葬于阿房宫3.(2019八上·台州开学考)贾谊的《过秦论》中以“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记叙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发动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有( )①陈胜 ②吴广 ③项羽 ④刘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B.这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族起义C.陈胜吴广率起义军推翻了秦朝D.起义在大泽乡爆发5.历史证明有压迫就有反抗。由于秦朝的暴政,引发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A.项羽、刘邦起义 B.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C.王莽起义 D.陈胜、吴广起义6.秦末农民战争开始的领导者是( )A.刘邦、项羽 B.萧何、张良 C.赵高、子婴 D.陈胜、吴广7.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比较关心重视的问题。农民,在促进历史变迁和社会更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A.国人暴动 B.黄巾起义C.项羽、刘邦起义 D.陈胜、吴广起义8.用“时间轴”了解历史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在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了大泽乡起义。根据下列时间轴,这一历史史实正确的描述时间是( )A.公元前3世纪末 B.公元前3世纪初C.公元前2世纪末 D.公元前2世纪初9.“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此号召下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农民起义是指( )A.刘邦领导的起义 B.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C.项羽领导的起义 D.张角领导的起义10.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材料表明秦朝( )A.徭役繁重 B.赋税沉重 C.刑法严酷 D.焚书坑儒11.下列对楚汉之争的性质叙述最恰当的是( )A.农民反抗封建压迫的斗争 B.诸侯争霸战争C.刘邦反抗项羽的正义战争 D.刘邦、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12.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号召,决心反抗秦的暴政,爆发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事件是( )A.商汤灭夏 B.武王伐纣C.陈胜吴广起义 D.黄巾起义13.成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赞扬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革命首创精神。发动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 )①陈胜②吴广③项羽④刘邦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4.在学习了陈胜、吴广起义后,小明又翻阅了大量有关资料,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准备和同学们交流。他的观点与史实不符的是( )A.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其首创精神值得学习B.作为统治者,必须轻徭薄赋才能够维护社会安定C.起义动摇了秦朝统治基础D.起义实际上没有失败,因为他们的余部项羽、刘邦最终推翻了秦朝15.(2017八上·柯桥期中)“亭长何曾识帝王,入关便解约三章。只消一勺清凉水,冷却秦锅百沸汤(采取一些措施,化解了秦末以来的诸多矛盾)”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 )A.肯定了刘邦推翻秦朝的功绩 B.分析了楚汉战争的性质C.指出了刘邦约法三章的目的 D.认识到刘邦得民心的原因二、材料探究16.中国作为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制度发展历史之长久,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上述材料中的这种政治制度的创立者是谁?对于他,历史上褒贬不一,在你心目中,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就一种观点进行简单评价。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朝的赋税很重,农民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每年在外服役者不下三百万人,繁重的徭役,迫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材料二:当时在秦朝的市场上,有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材料三: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2)材料三的这句话是谁说的?他讲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此人有什么壮举?(3)材料一、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有没有联系?为什么?18.读图,回答问题。(1)图(a)反映了我国哪个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除图(a)内容外,这个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还采取了哪些措施?(2)图(b)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这个封建王朝为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仅经历二世就灭亡了。请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该王朝的灭亡给你的最大启示是什么。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解析】【分析】汉高祖说的“过去可以在马上打天下,现在怎能还在马上治天下呢?”意思是汉朝通过战争建立统一政权,现在管理国家就不能再依靠战争了,要注重恢复和发展生产。ABD三项内容材料均不体现,不符合题意;C项尽快停止战争,注重恢复和发展生产是汉高祖提出:“过去可以在马上打天下,现在怎能还在马上治天下呢?”要告诫当时的统治者的内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旨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读懂材料熟练掌握西汉初的基础知识。2.【答案】B【知识点】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解析】【分析】题干的童谣“阿房,阿房,亡始皇”实际是暗指修建阿房宫使得秦始皇滥用民力,农民阶级受到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成千上万的农民背井离乡,脱离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再加上其刑法严苛,最终导致百姓的反抗。B项秦朝滥用民力,以致民怨沸腾是题干童谣暗指的内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秦朝的暴政相关内容,旨在考查认知和分析的能力。3.【答案】A【知识点】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解析】【分析】由于秦的暴政,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在大泽乡发动了反秦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故①②符合题意;项羽、刘邦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代表人物,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领导者。A项①②是大泽乡起义的领导人,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陈胜、吴广起义的史实。4.【答案】C【知识点】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解析】【分析】因为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爆发于公元前209年的大泽乡,最终失败,陈胜吴广起义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但是陈胜吴广起义没有推翻秦朝的统治,推翻秦朝统治的是刘邦率领的起义军。ABD三项说法都正确,不符合题意;C项陈胜吴广率起义军推翻了秦朝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陈胜吴广起义的相关知识。5.【答案】D【知识点】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解析】【分析】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反抗秦的暴政,最终失败,陈胜吴广起义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D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秦末农民起义相关知识的识记。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记忆。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掌握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以此排除其它选项最终确定答案。6.【答案】D【知识点】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解析】【分析】抓住题干所给信息“开始的领导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在大泽乡爆发,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D项符合题意;A项是秦末农民战争后期的领导人;B项是刘邦的谋士;C项不是秦末农民战争的领导人;由此分析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了秦末农民起义的有关知识,学生要掌握起义的时间、人物、结果和意义。本题难度适中。7.【答案】D【知识点】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解析】【分析】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D项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陈胜、吴广起义的相关知识。8.【答案】A【知识点】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了大泽乡起义”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算公元前几年是公元前几世纪,可以按照算数轴的方法,从公元元年(公元1年)往前推,公元前一年、公元前二年,公元前的世纪初和我们公元后的世纪初正好相反,例如公元前3世纪从公元前300年到公元前200年,所以公元前209年就应该是公元前3世纪末,A项符合题意;公元前3世纪初应该是公元前299年左右,B项不符合题意;公元前2世纪末应该是公元前101左右,C项不符合题意;公元前2世纪初应该是公元前199年左右,D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秦末农民起义,需要学生对秦朝历史有一定了解,熟悉掌握那个时期重要历史事件发生时间及公元纪年法。9.【答案】B【知识点】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解析】【分析】陈胜、吴广起义战争是在秦朝末年,以陈胜、吴广为首领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战争。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秦末农民战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的相关知识点。注意掌握秦末农民战争的根本原因为秦的暴政。10.【答案】C【知识点】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断去左足”、“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秦的暴政中的刑法严酷,故C符合题意;徭役繁重、赋税沉重、焚书坑儒都属于秦的暴政的表现,但是材料中并未体现,故排除A、B、D。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秦朝刑法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材料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信息意图,学会知识迁移,认知和分析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依据材料分析秦朝刑法的严酷,以此排除其它干扰项确定答案。11.【答案】D【知识点】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灭亡后,原来的农民反秦领袖刘邦和项羽为争夺统治权进行了长达4年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结果,项羽连战失利,在乌江自刎。刘邦因势利导,终于战胜了项羽,登上了西汉皇帝的宝座,由此可知,楚汉之争的性质是刘邦、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不是准确描述的楚汉之争的性质,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楚汉争霸战争性质的认知,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12.【答案】C【知识点】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解析】【分析】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胜吴广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在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攻下陈,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号,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是陈胜、吴广起义。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掌握。13.【答案】A【知识点】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解析】【分析】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为旗,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攻下陈,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了秦末农民起义的有关知识,学生要掌握起义的时间、人物、结果和意义。14.【答案】D【知识点】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刘邦和项羽不是陈胜、吴广起义军的余部,而是另外的反秦起义军。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了秦末农民起义的有关知识,学生要掌握起义的时间、人物、结果和意义。本题难度适中。15.【答案】D【知识点】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秦的暴政。而刘邦入关中与民约法三章,化解了秦末以来的诸多矛盾,赢得了民心,即得民心者得天下。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6.【答案】(1)秦始皇秦始皇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封建帝王。 (1)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了中国。顺应历史潮流,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2)政治上,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3)经济方面:统一货币、度量衡。促进了各地经济交流,巩固了统一。(4)文化:统一文字(小篆)。促进各地文化交流,巩固了统一。(5)军事(民族):北击匈奴,修长城;开发边疆,兴修灵渠。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上说明秦始皇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晌的皇帝。(以上功绩写出其中两点即可)。(或他是统寄台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熟之中;他焚书坑儒,限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任选2点即可)【知识点】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秦始皇的创立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并要求学生能客观评价秦始皇的功过。材料显示的政治制度在中央是有三公,地方上实行郡县制。这是秦朝的制度,这种政治制度的创立者是秦始皇。评价秦始皇,他的功绩:(1)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了中国。顺应历史潮流,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2)政治上,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3)经济方面:统一货币、度量衡。促进了各地经济交流,巩固了统一。(4)文化:统一文字(小篆)。促进各地文化交流,巩固了统一。(5)军事(民族):北击匈奴,修长城;开发边疆,兴修灵渠。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他的过错: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熟之中;他焚书坑儒,限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点评】掌握秦始皇的创立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并能客观评价秦始皇的功过17.【答案】(1)反映的是秦朝赋税、徭役繁重.(2)陈胜。为了号召大家起义,推翻秦朝的统治。他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或大泽乡起义)。(3)有联系。正是因为秦朝统治残暴,激起了人民的反抗,所以陈胜号召大家起义来推翻秦朝统治。【知识点】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秦朝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的相关知识。本题是基础题。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秦朝赋税、徭役繁重.材料三的这句话是陈胜。为了号召大家起义,推翻秦朝的统治。陈胜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正是因为秦朝统治残暴,激起了人民的反抗,所以陈胜号召大家起义来推翻秦朝统治。【点评】掌握秦朝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的相关知识18.【答案】(1)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为加强思想控制,实行焚书坑儒;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开凿灵渠;北击匈奴,修筑长城。(2)陈胜、吴广起义。秦的残暴统治。(3)残暴的统治必然导致国家灭亡;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知识点】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a)反映的是政治上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全国设立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三公,分管行政军事监察,地方推行郡县制。这是我国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除图(a)内容外,秦朝还采取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为加强思想控制实行“焚书坑儒”;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开凿灵渠,修筑长城等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b)反映的是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秋,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就会被杀,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发动兵变,这就是陈胜、吴广起义。所以该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残暴统治。(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虽然秦朝为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后期的残暴的统治,是人民生活困苦,必然导致国家灭亡;由此可知,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点评】本题考查了秦末农民起义的有关知识,学生要掌握起义的时间、人物、结果和意义。本题难度适中。1 / 1初中历社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同步练习一、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1.(2019八上·台州开学考)汉高祖提出:“过去可以在马上打天下,现在怎能还在马上治天下呢?”这句话告诫当时的统治者( )A.秦朝的统治被推翻B.必须解除统军大将的兵权C.尽快停止战争,注重恢复和发展生产D.大力分封同姓人做诸侯王【答案】C【知识点】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解析】【分析】汉高祖说的“过去可以在马上打天下,现在怎能还在马上治天下呢?”意思是汉朝通过战争建立统一政权,现在管理国家就不能再依靠战争了,要注重恢复和发展生产。ABD三项内容材料均不体现,不符合题意;C项尽快停止战争,注重恢复和发展生产是汉高祖提出:“过去可以在马上打天下,现在怎能还在马上治天下呢?”要告诫当时的统治者的内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旨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读懂材料熟练掌握西汉初的基础知识。2.(2019八上·台州开学考)诗歌和童谣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一种途径,在秦朝时期,流行这样一句童谣“阿房,阿房,亡始皇”。这句童谣暗指( )A.阿房将发动起义灭亡秦朝 B.秦朝滥用民力,以致民怨沸腾C.秦朝刑法特别残酷 D.秦始皇将葬于阿房宫【答案】B【知识点】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解析】【分析】题干的童谣“阿房,阿房,亡始皇”实际是暗指修建阿房宫使得秦始皇滥用民力,农民阶级受到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成千上万的农民背井离乡,脱离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再加上其刑法严苛,最终导致百姓的反抗。B项秦朝滥用民力,以致民怨沸腾是题干童谣暗指的内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秦朝的暴政相关内容,旨在考查认知和分析的能力。3.(2019八上·台州开学考)贾谊的《过秦论》中以“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记叙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发动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有( )①陈胜 ②吴广 ③项羽 ④刘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知识点】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解析】【分析】由于秦的暴政,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在大泽乡发动了反秦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故①②符合题意;项羽、刘邦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代表人物,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领导者。A项①②是大泽乡起义的领导人,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陈胜、吴广起义的史实。4.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B.这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族起义C.陈胜吴广率起义军推翻了秦朝D.起义在大泽乡爆发【答案】C【知识点】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解析】【分析】因为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爆发于公元前209年的大泽乡,最终失败,陈胜吴广起义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但是陈胜吴广起义没有推翻秦朝的统治,推翻秦朝统治的是刘邦率领的起义军。ABD三项说法都正确,不符合题意;C项陈胜吴广率起义军推翻了秦朝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陈胜吴广起义的相关知识。5.历史证明有压迫就有反抗。由于秦朝的暴政,引发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A.项羽、刘邦起义 B.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C.王莽起义 D.陈胜、吴广起义【答案】D【知识点】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解析】【分析】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反抗秦的暴政,最终失败,陈胜吴广起义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D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秦末农民起义相关知识的识记。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记忆。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掌握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以此排除其它选项最终确定答案。6.秦末农民战争开始的领导者是( )A.刘邦、项羽 B.萧何、张良 C.赵高、子婴 D.陈胜、吴广【答案】D【知识点】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解析】【分析】抓住题干所给信息“开始的领导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在大泽乡爆发,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D项符合题意;A项是秦末农民战争后期的领导人;B项是刘邦的谋士;C项不是秦末农民战争的领导人;由此分析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了秦末农民起义的有关知识,学生要掌握起义的时间、人物、结果和意义。本题难度适中。7.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比较关心重视的问题。农民,在促进历史变迁和社会更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A.国人暴动 B.黄巾起义C.项羽、刘邦起义 D.陈胜、吴广起义【答案】D【知识点】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解析】【分析】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D项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陈胜、吴广起义的相关知识。8.用“时间轴”了解历史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在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了大泽乡起义。根据下列时间轴,这一历史史实正确的描述时间是( )A.公元前3世纪末 B.公元前3世纪初C.公元前2世纪末 D.公元前2世纪初【答案】A【知识点】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了大泽乡起义”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算公元前几年是公元前几世纪,可以按照算数轴的方法,从公元元年(公元1年)往前推,公元前一年、公元前二年,公元前的世纪初和我们公元后的世纪初正好相反,例如公元前3世纪从公元前300年到公元前200年,所以公元前209年就应该是公元前3世纪末,A项符合题意;公元前3世纪初应该是公元前299年左右,B项不符合题意;公元前2世纪末应该是公元前101左右,C项不符合题意;公元前2世纪初应该是公元前199年左右,D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秦末农民起义,需要学生对秦朝历史有一定了解,熟悉掌握那个时期重要历史事件发生时间及公元纪年法。9.“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此号召下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农民起义是指( )A.刘邦领导的起义 B.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C.项羽领导的起义 D.张角领导的起义【答案】B【知识点】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解析】【分析】陈胜、吴广起义战争是在秦朝末年,以陈胜、吴广为首领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战争。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秦末农民战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的相关知识点。注意掌握秦末农民战争的根本原因为秦的暴政。10.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材料表明秦朝( )A.徭役繁重 B.赋税沉重 C.刑法严酷 D.焚书坑儒【答案】C【知识点】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断去左足”、“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秦的暴政中的刑法严酷,故C符合题意;徭役繁重、赋税沉重、焚书坑儒都属于秦的暴政的表现,但是材料中并未体现,故排除A、B、D。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秦朝刑法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材料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信息意图,学会知识迁移,认知和分析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依据材料分析秦朝刑法的严酷,以此排除其它干扰项确定答案。11.下列对楚汉之争的性质叙述最恰当的是( )A.农民反抗封建压迫的斗争 B.诸侯争霸战争C.刘邦反抗项羽的正义战争 D.刘邦、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答案】D【知识点】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灭亡后,原来的农民反秦领袖刘邦和项羽为争夺统治权进行了长达4年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结果,项羽连战失利,在乌江自刎。刘邦因势利导,终于战胜了项羽,登上了西汉皇帝的宝座,由此可知,楚汉之争的性质是刘邦、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不是准确描述的楚汉之争的性质,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楚汉争霸战争性质的认知,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12.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号召,决心反抗秦的暴政,爆发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事件是( )A.商汤灭夏 B.武王伐纣C.陈胜吴广起义 D.黄巾起义【答案】C【知识点】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解析】【分析】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胜吴广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在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攻下陈,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号,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是陈胜、吴广起义。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掌握。13.成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赞扬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革命首创精神。发动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 )①陈胜②吴广③项羽④刘邦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A【知识点】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解析】【分析】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为旗,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攻下陈,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了秦末农民起义的有关知识,学生要掌握起义的时间、人物、结果和意义。14.在学习了陈胜、吴广起义后,小明又翻阅了大量有关资料,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准备和同学们交流。他的观点与史实不符的是( )A.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其首创精神值得学习B.作为统治者,必须轻徭薄赋才能够维护社会安定C.起义动摇了秦朝统治基础D.起义实际上没有失败,因为他们的余部项羽、刘邦最终推翻了秦朝【答案】D【知识点】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刘邦和项羽不是陈胜、吴广起义军的余部,而是另外的反秦起义军。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了秦末农民起义的有关知识,学生要掌握起义的时间、人物、结果和意义。本题难度适中。15.(2017八上·柯桥期中)“亭长何曾识帝王,入关便解约三章。只消一勺清凉水,冷却秦锅百沸汤(采取一些措施,化解了秦末以来的诸多矛盾)”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 )A.肯定了刘邦推翻秦朝的功绩 B.分析了楚汉战争的性质C.指出了刘邦约法三章的目的 D.认识到刘邦得民心的原因【答案】D【知识点】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秦的暴政。而刘邦入关中与民约法三章,化解了秦末以来的诸多矛盾,赢得了民心,即得民心者得天下。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二、材料探究16.中国作为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制度发展历史之长久,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上述材料中的这种政治制度的创立者是谁?对于他,历史上褒贬不一,在你心目中,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就一种观点进行简单评价。【答案】(1)秦始皇秦始皇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封建帝王。 (1)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了中国。顺应历史潮流,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2)政治上,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3)经济方面:统一货币、度量衡。促进了各地经济交流,巩固了统一。(4)文化:统一文字(小篆)。促进各地文化交流,巩固了统一。(5)军事(民族):北击匈奴,修长城;开发边疆,兴修灵渠。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上说明秦始皇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晌的皇帝。(以上功绩写出其中两点即可)。(或他是统寄台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熟之中;他焚书坑儒,限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任选2点即可)【知识点】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秦始皇的创立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并要求学生能客观评价秦始皇的功过。材料显示的政治制度在中央是有三公,地方上实行郡县制。这是秦朝的制度,这种政治制度的创立者是秦始皇。评价秦始皇,他的功绩:(1)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了中国。顺应历史潮流,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2)政治上,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3)经济方面:统一货币、度量衡。促进了各地经济交流,巩固了统一。(4)文化:统一文字(小篆)。促进各地文化交流,巩固了统一。(5)军事(民族):北击匈奴,修长城;开发边疆,兴修灵渠。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他的过错: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熟之中;他焚书坑儒,限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点评】掌握秦始皇的创立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并能客观评价秦始皇的功过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朝的赋税很重,农民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每年在外服役者不下三百万人,繁重的徭役,迫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材料二:当时在秦朝的市场上,有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材料三: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2)材料三的这句话是谁说的?他讲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此人有什么壮举?(3)材料一、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有没有联系?为什么?【答案】(1)反映的是秦朝赋税、徭役繁重.(2)陈胜。为了号召大家起义,推翻秦朝的统治。他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或大泽乡起义)。(3)有联系。正是因为秦朝统治残暴,激起了人民的反抗,所以陈胜号召大家起义来推翻秦朝统治。【知识点】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秦朝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的相关知识。本题是基础题。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秦朝赋税、徭役繁重.材料三的这句话是陈胜。为了号召大家起义,推翻秦朝的统治。陈胜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正是因为秦朝统治残暴,激起了人民的反抗,所以陈胜号召大家起义来推翻秦朝统治。【点评】掌握秦朝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的相关知识18.读图,回答问题。(1)图(a)反映了我国哪个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除图(a)内容外,这个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还采取了哪些措施?(2)图(b)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这个封建王朝为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仅经历二世就灭亡了。请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该王朝的灭亡给你的最大启示是什么。【答案】(1)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为加强思想控制,实行焚书坑儒;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开凿灵渠;北击匈奴,修筑长城。(2)陈胜、吴广起义。秦的残暴统治。(3)残暴的统治必然导致国家灭亡;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知识点】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a)反映的是政治上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全国设立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三公,分管行政军事监察,地方推行郡县制。这是我国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除图(a)内容外,秦朝还采取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为加强思想控制实行“焚书坑儒”;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开凿灵渠,修筑长城等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b)反映的是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秋,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就会被杀,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发动兵变,这就是陈胜、吴广起义。所以该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残暴统治。(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虽然秦朝为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后期的残暴的统治,是人民生活困苦,必然导致国家灭亡;由此可知,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点评】本题考查了秦末农民起义的有关知识,学生要掌握起义的时间、人物、结果和意义。本题难度适中。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初中历社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同步练习(学生版).docx 初中历社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同步练习(教师版).docx